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房屋拆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探讨中,更多关注拆迁过程中的土地征收和征用、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公共利益的界定等内容,而对拆迁过程中政府的行为讨论较少。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行为,包括行政行为和行政相关行为,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法律层面认真研究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中的征地拆迁与权益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本来着眼于改善居民生活务件的旧城改造及扩张征地拆迁,有些却演变成了以营利为目的,着眼于土地炒卖,以地生财,压低甚至侵吞征地拆迁费,与民争利的“扰民工程”。如何既促进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又兼顾被征地拆迁群体利益实现城市建设初衷和行政宗旨?关键在于实行制度创新,寻求征地拆迁与权益保障的优化结合,并让被征地拆迁群体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城市小产权房”成因分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已对这种新产物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从“小产权房”的性质入手并结合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和房地产市场实际.分析指出目前在城市房地产市场中同样存在着许多“小产权房”,这些房产多是利用城市中特殊用途土地开发、建设,因此同样具有小产权的性质;同时根据这些城市小产权房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用“租赁”等方式进行产权管理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并激化,房屋拆迁的本质是国家征收,其作为一种消灭房屋所有权的国家行为,因满足公共利益需要而合法化.通过对房屋拆迁和土地征收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规定以及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认为应从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层面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此外,决定是否拆迁要严格区分公益用地和商业用地,并完善实体与程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城市房屋拆迁,实际上是一种对城市房屋所有人的房屋及其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政征收行为。现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回避了宪法所规定的出于公共利益需要的法定事由,缺省了城市房屋拆迁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混淆了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程序。应从下列三方面依法规范:一是通过概括和列举方式依法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及具体事项;二是将公益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明确确立为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原则;三是依法确立并规范有关城市拆迁规划、拆迁决定、补偿安置、房屋拆除等相应的城市房屋拆迁程序。  相似文献   

6.
作为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法定原因之一的"公共利益",因其内涵模糊不清、界定主体异化,往往成为达到征收与拆迁目的的"法器"。界定公共利益,应首先设定界定标准,同时构建公共利益的评价机制。对于前者,国家须在立法上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多种要素的综合考量;对于后者,国家应强调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作用,摒除行政机关的评价,并赋予被征收人、被拆迁人参与评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麻博洋 《现代经济》2009,(9):103-104
本文从城市空间要素平衡的理论入手,深入分析研究了在拆迁改造用地上新建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拆迁改造地上新建的高层建筑应该与城市空间“三维化”衔接的建议,为目前我国旧城区的拆迁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建设和城市改造的进行,房屋拆迁早已成为民众所关心的焦点问题,但有关房屋拆迁的法定情形也即公共利益需要的理论研究仍未有定论,本文着重阐述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公共利益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中存在着诸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严重错位、补偿方式、范围与标准不合理以及补偿程序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必须正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实现补偿方式、范围与标准的合理化、明确政府的角色与定位和加强司法救济,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长期沿用城市房屋拆迁的规定,无法很好地解决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农民房屋拆迁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加强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制定<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彰显必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房地产的迅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如今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为了改善农村与城市面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合村并镇已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核心,对大量的房屋与土地被进行拆迁与征收。但在拆迁过程中,出现了拆迁补偿标准不统一、村民安置得不到合理解决、拆迁政策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激化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为了使拆迁工作顺利开展,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拆迁补偿政策统一标准,解决村民安置问题,保障群众利益,从而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问题其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征收和转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目前,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带来了大规模城市扩张和城市改造,城市范围在向城市郊区乃至是农村延伸。  相似文献   

13.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商品房一栋,其中有26套共约3000平方米用来还建给拆迁户。根据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拆迁户达成的拆迁协议,拆迁的住房按1:1.15的比例还建,对的住房超面积的部分,由拆迁户按1500元/平方米(公司当月对外销售的平均市场价格为2000元/平方米)支付差价。根据税法规定,对房地产开发公司以转让房屋的所有权为代价,换取拆迁户的房产及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针对城市拆迁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拆迁补偿问题,尝试建立一种对城市土地的补偿机制;绝对地租完全补偿,级差地租Ⅰ依据地理位置有选择的补偿,级差地租Ⅱ依据追加资本和使用效率个别补偿.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一面是连年不断、刻骨铭心的征地拆迁之痛,另一面却是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盛宴。土地收入占比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普遍认为“土地财政”的危害性极大,应该对“土地财政”政策进行强制性降温。“土地财政”的形成,既反映出观行征地制度引发的政府牟利动机,也彰显了现行财税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此种行为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实在不可小视。本文拟对“土地财政”的八个方面的危害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及其近郊出现了大量因土地开发、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及新农村建设等原因而进行的拆迁建设,如何解决好由此产生的拆迁安置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拆迁安置房建设出发,重点阐述了安置房集中布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Let's talk     
“政府基于公共利益而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权力是由《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范所赋予的,拆除危房、规划重建毫无疑问是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但上述法律和成都市政府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都规定在此情形下,应当退还相应年限的土地出让金,并根据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给予补偿.《安置意见》作为政府规章,也无权排除或完全规避《物权法》等上位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现行法律制度下“城中村”土地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不能享受与国有土地同等的土地价值。土地改造是“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内容。一般通过土地征收补偿实现改制,但土地征收因其自身缺陷,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城中村”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城中村”土地权属变更的思路。总结各地“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指出采用集体土地国有化转制的形式,是突破“城中村”土地利用问题的有益尝试。对于转制后的土地,按照城市发展规划重新布局,对土地集中进行整理,以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重庆"钉子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事件的产生涉及若干《物权法》上的问题,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存在的缺陷。弥补这些缺陷应在《物权法》中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确定拆迁补偿的规则,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权法》中的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郑州市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土地和人口的城市化问题逐步突显.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不合理、双方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以及村民自身素质偏低等问题,市民化后的村民在失去了土地后丧失了生活来源,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阻力.推进村民市民化需要政府增加对市民化村民群体的关心,社会保障体系要城乡接轨,实施多样化的补偿安置方式,完善拆迁补偿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