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是指如何解决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并按照资金特性来创造条件建立和发展相应的市场。金融支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备条件,重构投融资体系是金融支持的重要路径,重新安排政策和加强法制建设是金融支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武汉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武汉·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光谷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为促进武汉科技新城暨光谷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就武汉光谷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重点,以及超常规发展应予重点考虑的体制创新等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未来潜力十分巨大的产业,以武汉东尖新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建设集技术开发产业集成、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通过对武汉地区具有国内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分析提出建设中国光谷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对中国光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光谷发展现状制约瓶颈,结合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启迪,提出加速中国光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如硅谷代表的是微电子产业一样,光谷代表的光电子产业则是新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科学界预言:光电子行业将在10年内形成5万亿美元的产值,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全球经济开始追“光”,中国也不例外。根据对世界先进的高技术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特点的分析评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武汉建立“光谷”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发展模式选择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台湾、日本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经验,从领导重视、构建环境、发展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湖北省高科技产业和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业环境是“武汉.中国光谷”的生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论证区域环境建设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中国光谷”的区域经济特征,提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关键在于创业环境,并提出了改善“武汉·中国光谷”创业环境的几点相关建设。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武汉·中国光谷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以及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武汉·中国光谷为研究对象,提出以集群化作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战略途径,并就光谷建设中的政策缺陷及改进的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敏  王龙  薛永熹 《经济研究导刊》2010,(30):190-191,201
主要从产业规模和研发投入指标比较分析了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与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及(人均)研发投入上差距较大,最后提出了提高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交易价格过低、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会给我国带来风险。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将经历低谷,但长期看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应加强碳交易方法学研究,尽快培养碳交易专门人才,加快相关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部署争取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1.
余青 《经济管理》2002,(2):92-96
本文从网络经济的内涵出发,分析了2000年以来的全球网络经济振荡的内在动因与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我国国情,就当前国内信息产业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汉·中国光谷”构建的宏观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政策、法律问题作出探讨,以期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反垄断法的改变.产业融合现象带来了产业边界的模糊,诞生了新的产业形态,由此导致了对于垄断界定的困难,由此在反垄断的立法上由反垄断地位向反滥用垄断力过渡.  相似文献   

14.
解析中国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复国 《经济问题探索》2004,(8):105-106,113
信息产业是当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和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本文提出,发展中国信息产业,要强化国家的战略竞争意图和政府的导向作用,强化“中国制造”意识,培育全球竞争优势,实现由信息产业大国向信息产业强国的迈进。  相似文献   

15.
宋宏 《经济师》2003,(1):6-7
一直以来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将如何发展的问题 ,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毕竟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 ,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与地位。不久前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肖灼基先生来合肥讲学 ,所讲的论题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笔者聆听了肖先生的学术报告 ,并在会后专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性产业.因此,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外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力较量的主战场.跨国公司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们将专利战略作为遏制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不断强化对我国企业的专利遏制,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出口竞争优势.中国要采取多种对应措施,才能化解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其市场价值。企业的市场价值则是由其市场交换实力(配置资源的效率、市场交易率等)决定的。诚信,作为市场主体间相互交换的行为规则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法宝。事实上,信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随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个"信息产业——交易成本——经济绩效"的理论范式,从交易成本的理论视角得到关于信息产业竞争力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逻辑成本,并根据广东省21个样本城市的横截面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结论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传播,因而节约了经济运行所需要的信息成本,最终提高城市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9.
20.
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生 《经济师》2004,(4):136-137
提高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要从旅游产品生产领域着手 ,加强对旅游产品的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 ,另一方面 ,要从旅游产品流通领域着手 ,提高旅游产品的形象吸引力和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