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他以进步的儒家思想和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创造了"千汇万状"的诗歌作品,把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因此,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  相似文献   

2.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它们分别确立了我国诗歌发展的两条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在创作手法上,这二者又是一脉相承的。《楚辞》对《诗经》常用的比兴手法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并进一步形成了象征手法。比兴和象征的手法在后世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形成了含蓄蕴藉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视作现实主义小说的旗帜作品,恩格斯也盛赞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是"绝对的、全面的现实主义",然而二十世纪法兰克福学派的奠基人之一阿多诺却认为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具有不充分性。本为以阿多诺写于1959年的《读巴尔扎克》为文本,第一部分探析阿多诺是如何理解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在第二部分追溯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基础及其对理解现实主义产生了怎样理想,并深入探讨了在现代社会的特殊环境下,阿多诺对现实主义的剖析,是为了为现实主义寻找一条生存之路,还是另辟蹊径,寻找到更佳的符合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又成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作为民歌的汉乐府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成功地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并同时具备与时代相一致的更丰富、更复杂、更深刻的内蕴。本文试图就写作内容对两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5.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作为其后期重要思想,并非是与其早期《小说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发生的思想断裂。卢卡契对现实主义所寄予的希望可以在这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之中找到渊源,他一直认为文学能够实现人类精神世界的救赎。贯穿卢卡契前后理论演变中的不变立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都认为文学受制于社会,但伟大的文学可以超越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在“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获得总体性。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油画作为油画的一个分支,无论在欧洲美术史还是中国美术史上,都曾有过非常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除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外,还在于现实主义油画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了解其社会功能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现实主义油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诗三百”有着较高的出现频率。我们把陶渊明的作品和《诗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陶渊明作品从形式到题材对《诗经》都有着明显的承继关系。《诗经》对陶渊明及其创作在文学史上巨大成就的获得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诗经》四言诗结构通例、孔子关于《关雎》艺术和意蕴的评论,先贤对诗词"乱"章的注释,对该诗结构层次剖析以及对诗歌文脉的解读等多个角度,论证了《诗经·关雎》篇有存在错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甫白 《新智慧》2008,(5):93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统称“五经”,它们都有自己的雅号别称。 《诗经》别称“葩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相传由孔子删定,当时共有三百一十一篇,秦朝焚书后少了六篇,现存三百零五篇,通计三万九千二百二十二字。后人称赞这些诗篇是诗歌艺苑中的“奇葩”,故又称“葩经”。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唱本,它的作品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歌词,尽管它的乐谱没有流传下来,但从诗歌本身来看,《诗经》主题丰富、韵味悠长、表现手法精湛,作为先秦时期一种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对当下的流行音乐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欲说》、《位置》、《问苍茫》三部小说的解析,说明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轨与市场经济得以确立的情况下,19世纪欧美社会的生活场景在中国的重现,一部分作家的灵魂受到剧烈地触动,而促使他们选择了曾盛行于欧美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资本霸权下人性的异化予以揭露和批判。这就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崛起的社会的、思想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研究先秦文学、历史、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等的珍贵文献。其中,作为《诗经》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风》,虽然人们对它的性质尚存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国风》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较为真实、广泛地反映了《诗经》时代的整体社会面貌和上至诸侯贵族、下至普通民众的生活情景,为我们追忆和复原那个远去的时代,提供了极佳的文本信息。对《国风》中的声音描写加以梳理和分析,可以从这个特殊的角度进一步还原和丰富我们所理解的《诗经》时代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根据典型人物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关系,分析了小说《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形象,以及从这一人物所折射出来的我国封建末世的官场现象与社会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记录了民族青春时代的情感生活。《诗经》是关于爱情方面的文化启蒙,给我们展示了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其中爱情诗,纯真、热烈、鲜明,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高尚理解和健康的追求,它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真正深入到了现代人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15.
先秦经典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一直是唐代文人相提并重的诗歌楷模,尤其是屈原及其作品在唐代享有极大的声誉。唐代文人在很多名篇警句中表达了对屈原才学的景仰和对他怀才不遇的感叹。正因如此,他们在写作中也有意识地学习楚辞,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布宁是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作品有着十分独特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同他所处的白银时代的文学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着重论述布宁与其同时代不同作家群体,如民粹派、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作家的关系,从而揭示他的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歌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给人留下了美的享受。在他的相当一部分作品里 ,诗人同时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既艺术地描写美好的理想生活 ,又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特征的名著,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同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小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和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于连的形象塑造,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场景,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9.
《诗经》以诗歌的方式展示了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真实画卷,呈现了封建礼教完善之初的人们的情感状况。尤其是其中的女性情感,更是让读者领略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诗经》爱情诗中的女子,不仅具有难以言喻的外形美,更具有难能可贵的性情美,这些在独特时间空间生活着的女子,以她们独特的方式在文学的天空里绽放着自己的美丽。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光辉源头和伟大起点,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近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它动人而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律动和生活百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经典。对《诗经》中成语进行分类,并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东方之美,将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