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绍兴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者对绍兴名城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作了总结.作者认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重在历史文脉的保护,关键在于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最重要在于保护和保持一个城市的可识别性,保护和保持那永不忘怀的母亲面孔般的格局、街区和建筑.养护和增强一座城市标志性的历史、人物、细节、建筑和自然形态,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最大值所大,是一座城市名城保护的出发点和目标.以浙江金华市12年坚持"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实例,强调提升历史眼力,强调养护和增强可识别性,强调缓解和治理"硬伤".  相似文献   

3.
许龙  苏原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9):中插42-中插48
新时期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理念、视角不断拓展、创新.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落实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要求,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名城体检评估制度建立.结合柳州名城保护规划实践,针对当前名城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新时期名城保护规划方法和路径,分别从凝聚共识,建立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再认知的遗产名录;整体保护,构建基于大山水环境多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网络;融入城市,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相关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孝义古城与中国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困境一样,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保护与发展面临两难的局面。基于对孝义古城保护规划中对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功能复兴措施的研究,针对其在规划体系与保护路径、整体保护与功能定位、文脉延续与功能复兴等方面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规划理想的有效衔接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只是单纯地考虑如何保护,过多注重自身技术体系的完善与规划编制成果形式的表达,忽视历史文化名城自身发展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能够应对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问题与矛盾,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战略作用、保护模式、评价体系、城市设计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就如何改进和优化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角度,探析了梁山武术的起源、文化表现形态、主要特征、历史文化价值和存续状态,提出了发掘、保护和传承的见解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建设性破坏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格局、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保护管理等重点问题,吸取国外城镇化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建设大破坏的教训,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中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各国已引起广泛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熟潮.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初始宗旨--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实践并不完善,其中显著问题便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严重缺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关系,认为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的完善应重视研究非物质文化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精神意义,并从管理体制方面和非物质遗产保护方式表达方面探讨了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价值评估,合理定位,是保护名城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必须通过深层研究、发掘、梳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抽丝剥茧,发现其本质规律,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通过郑州研究案例,还原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之源"的重大价值和地位,从而为提升郑州城市形象和彰显城市文化品位,增强郑州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中,建成我国中部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和国际化商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诞生的背景和国务院三个文件的主要精神,分析我国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及存在问题.从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的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和规划管理等方面,探讨在转型发展时期名城保护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最后,对完善名城保护机制的可能路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廖丹子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60-65,81
安全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公共产品,社区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公共安全产品的供应能力是衡量现代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当前各种复合性灾害、危机与风险使得社区安全面临愈加严峻的考验,加强社区民众防护工作日益紧迫。社区民防是个全新课题,构成了当前城市安全建设的新路径。杭州市社区民防探索经验,为城市安全目标指引下进一步深化社区安全建设提供了新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多学科调适理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城市核心具备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特征 ,作者认为 ,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融贯综合的研究 ,形成包含历史、创新、特色、环保、社区、经营诸多理念的新的城市化观 ,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旧城更新 ,以达到城市核心文脉永驻、文化永续、魅力永存、环境平衡、社区永生、活力永现的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促进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实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阶段北京市特定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户行为及用地类型转化方向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形势下,在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应通过提高耕地收益来提高农户耕作积极性,并且要结合生态保护这一契机,以保护耕地生态功能来为耕地保护聚集人气,开创耕地保护的新局面,从而缓解耕地减少的状况,并针对北京市不同区域的耕地整理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圣彼德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建城历史虽短,但作为俄罗斯昔日的首都,不仅有着气势宏伟的建筑群,独一无二的城市全景与标志性建筑,而且处处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已成为俄罗斯国家特色和复兴的标志。这座经历了近310年风雨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是世界城建艺术的珍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对象。其特色保护无疑凝聚了全俄罗斯的智慧与才华,让我们共同解读其经验,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喀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喀什的文化特色在新疆最具有典型性和吸引力,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欧亚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形成了独特的古西域文化特色,喀什历史街区形态和传统建筑特色在中西亚城市发展历史上曾经普遍存在,但在上世纪后期已消失殆尽,在我国西部地区城市中,唯一保存下来了一片古城街区.但历史街区居住人口稠密,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与现代化城市发展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在处理历史街区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关系上,需要得到名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护岸工程是堤防工程中最常见的单位工程,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18.
建设宜居城市有关问题的探讨——以秦皇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秦皇岛市建设宜居城市为例,阐述了宜居城市在哲学、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活、规划设计等层次的内涵,分析了秦皇岛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根据秦皇岛市的城市特点和实际情况,探讨了在科学规划、基础建设、产业调整、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有限,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主要靠外部供给,环境保护要求非常高的城市.通过对北京都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北京都市产业在北京工业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资源约束下北京都市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