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而受到青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研究表明,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趋势看,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受到土地要素的约束,从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其对车用汽油需求的替代潜力并不大,应从挖掘内部潜力与寻找替代来源等途径解决燃料乙醇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1 生物燃料的涵义 所谓生物燃料,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以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等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生产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目前,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是生物燃料中最主要的两类产品,与粮食市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我国汽油市场的未来供求状况进行实证考察;借助vensim软件分析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我国汽油供给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将对缓解汽油需求瓶颈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上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4.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及其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已有相关研究和各主要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政策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近期全球和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表明,生物能源发展是近期全球粮食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不但提高了对能源作物的需求,而且通过密切农产品与石油两个市场的联系,使粮食价格紧随能源市场价格而波动;生物燃料乙醇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也将是长期的:我国政府应当尽早采取措施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燃料乙醇是重要的汽车燃料替代能源,本文借助SWOT战略分析工具,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挑战,提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建立了一个以玉米燃料乙醇为例的理论模型及分析框架,分别在短期动态均衡、长期动态均衡以及有进口补充的情况下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可能影响,并通过玉米生产和供求的特征进一步说明燃料乙醇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际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的发展并没有给粮食安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不排除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从模型分析结果看,中国可以通过对补贴政策、替代政策、贸易政策以及技术政策的调整来解决燃料乙醇的发展给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燃料乙醇政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促使中国努力寻找替代方案,其中生物燃料乙醇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并得到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大多数生物燃料乙醇以玉米为原料,其迅速发展造成原材料玉米价格猛涨,以及饲料价格飚升引发猪肉价格上涨,加上国际粮价上扬的影响,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形成威胁。在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角力中,中央政府选择了以粮食安全为重,连续下发文件对玉米燃料乙醇紧急刹车,要求严格控制玉米燃料乙醇生产,转而开发非粮乙醇。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能源的日益紧张和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逐步推进,使得生物质能源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系统仿真分析表明,在发展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社会各阶层的恩格尔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规模有所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低收入阶层的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开始加大,但当规模扩大到规划的目标1000万t时,其分层效应开始显现,对高收入居民来说,即使扩大到1000万t,食物价格上涨而引起的恩格尔系数变化不大,但对低收入居民来说,这种影响是非常大,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玉米制燃料乙醇已成往事,目前业界在广泛试点以木薯、甜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非粮乙醇。这块看似香甜的蛋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家发改委就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以非粮为主,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需经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十五”期间建设的4家以消化陈化粮为主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不得增加产能,要进一步改进现有工艺,实现原料多元化的柔性生产。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退耕还林的面积近几年波动幅度很大,这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关。有人认为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应减缓退耕还林的步伐。文章认为,退耕还林不是粮食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以及粮食单产的减少。从一定角度来看,退耕还林不仅不会危机粮食安全,而且还会提高粮食安全的系数,只要在搞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退耕还林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对粮食安全与加工业的意义及影响,阐明了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对促进我国粮食安全与加工业发展的作用,并指明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粮食跨区域交易是促进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间粮食贸易往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生产专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区域间粮食跨区域交易,主要分析粮食跨区域交易的动力因素。通过分析,认为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特殊性、经济动因、政治动因、国情因素、资源禀赋等是粮食跨区域交易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及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VAR模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4个指标进行预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我国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最后对我国现阶段粮食安全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未来2年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5.
广西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分析2000-2008年广西耕地变化趋势及造成耕地减少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等方法,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及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结果表明,广西2000-2008年粮食生产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且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的提高是建立在耕地资源的占用之上.  相似文献   

16.
依据近11年的统计数据分析,采用粮食比重指标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转移和由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向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地区推移,东北和华北地区成为中国粮食生产新的增长中心,东北地区将成为21世纪中国粮食增产最具潜力的地区。为确保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产能持续增长,该文构建了东北商品粮基地土地保障关键技术集成体系,对于提升东北商品粮基地土地保障整体技术水平和粮食产能效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其立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国土地生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贫瘠化等,围绕这些土地生态问题,我国已经制订了《环境保护法》和《土地管理法》等综合性法律,又制订了有关的专项法规。为了进一步维护土地生态安全,也有待进一步对土地生态安全法律体系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甘蔗具有抗逆性强、能量效率高、生产成本高等优势,甘蔗制燃料乙醇在世界燃料乙醇生产、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利用甘蔗制燃料乙醇当前已具备充足的原料供应能力,成熟的育种技术、乙醇发酵、蒸馏技术,较好的经济效益,都使甘蔗燃料乙醇生产潜力巨大。因此,我国可以在未来5年内,利用我国现有甘蔗原料资源,打造年产能150万~200万t燃料乙醇、226亿kw·h绿色电力和100万t绿色肥料的新兴甘蔗乙醇产业群。  相似文献   

19.
粮食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的起源、历史、后果和现状。首先叙述了北半球亚欧和北美地区重金属污染研究形势,接着论述了中国粮食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Cd、Hg、Pb、As、Cu和Zn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概述,最后,对今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