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2月的北京,已进入隆冬季节,而在曾经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经济特区深圳,却依然草木葱茏,鲜花盛开,温暖如春.12月3日上午,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大会在被誉为"中国脑库"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隆重举行.这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行颁奖大会.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学特别是理论经济学长足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学家并不满足经济学的繁荣,有人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独立学术价值和体系的经济学”。有人还认为,面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种种困难,理论经济学“还显得苍白无力”,这是有代表性的见解。不少有作为的经济学希望中国经济学有一个较大的进展,能对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富裕,能对经济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多年来,经济学界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多方面的反思、回顾、比较,提出了不少见解,这些意义仁见仁,智见智,可谓众说纷纭。所有这些观点都可以给人启迪,笔现将目力所及的资料加以筛选,列述于后,以利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流通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然而,20余年过去了,流通经济学却始终未能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反而日益走向贫困化。作者从西方经济学的学术传统和发展轨迹,从流通自身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背景转换等多个角度,对流通经济学的学术地位、中国流通经济学的演变历程和发展出路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检讨。提出了不同于主流意见的创新性观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8日,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0)颁奖典礼暨斯蒂格利茨教授学术演讲会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700多位专家和学子出席了大会。国际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作为颁奖嘉宾,到场发表了题为宏观经济学在美国的失败的学术演讲。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评选。最终,《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王泽填、姚洋)和《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两篇论文荣获优秀奖。这两篇论文均创造性地使用现代经济学工具,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政策涵义丰富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两年来中国世界经济学界研究的最高水平。以浦山先生命名的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旨在纪念中国世界经济学界的杰出前辈浦山教授,推动中国世界经济的研究,培养世界经济研究人才,促进中外世界经济学术交流,奖励中国经济学界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优秀研究论文。经过多年的评介,浦山奖已在全国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奖秉承与国际同类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克拉克...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4)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蟆女士捐赠人民币10万元为启动资金,于2004年成立。之后得到许多个人和团体的支持。本次评选由奥盛集团资助。"浦山奖"的设立旨在纪念中国世界经济学界杰出的前辈浦山教授,推动中国世界经  相似文献   

6.
尹世杰,1922年9月生,194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经济系,1954-1976年任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1976-1992年任湘潭大学政治系、经济系主任,消费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研究所教授。他在1978年以前,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理论,1978年以后,主要研究消费经济学,被誉为我国消费经济学这门新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他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填补了我国经济科学一个空白,开拓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此书获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出版后,被认为“在消费…  相似文献   

7.
张平  辛波 《特区经济》2007,3(8):281-282
两个范式之争实际上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个范式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对于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歧,如果追根寻源,大都派生于两种最基本的理论范式: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两种理论范式基于不同的思想体系并阐述不同的问题,硬要把二者统一起来或者用一方取代另一方,都是不足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在研究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问题上,坚持与探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进行。而只有从实际出发,探索理论和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4,(1):44-44
日前,在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颁奖大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表即席演讲,他提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经济学家应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涛  张继波 《山东经济》2007,23(4):19-21
经济学是研究客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因此现实的经济状况,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由于东方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无论是成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很自然地产生于西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经济的差距逐渐缩小,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需要能反映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来指导。但在创建中国经济学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困惑经济学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理清,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应该也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正>《开发研究》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经济学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者。任何一个期刊,即使是最讲究实证、最认同客观研究的学术期刊,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而服务于中国经济学发展,特别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注定了《开发研究》在中国经济学领域的独特地位。《开发研究》发表的文章既有基础理论研究特色,又贴近现实经济问题分析。发表在这里的作品,依托扎实的专题研究,承载着厚重的经济学思想,贯穿着可靠而又适当的分析方法,探究来自基础理论和现实经济的重大问题,是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平台。她的选稿标准始终是较高水平的研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得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参加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颁奖大会,心情是不平静的,作为这一届获奖者之一,更不由自主在心中涌起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12.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4,(10):78-79
中国处在从计划经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化的伟大历史时期,研究这种经济转型的过渡经济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思想异常活跃,各种学术流派林立,学术观点层出不穷。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过渡经济学有三种思路:(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传统经济学有不足,可以修补,不能放弃;其二,传统经济学是计划经济学,在市场经济时期基本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6,(3):191-191
2015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以"在中国经济学中如何加强历史研究和教学"为主题的首届"经济与历史"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得到了经济学界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与会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诸多富有创见的成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观察者网等媒体纷纷对研讨会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5.
林凌教授是我国城市经济理论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两次因城市研究的突出贡献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在中国城市经济学界享有盛誉。他与蒋一苇教授一起,向国务院总理提出的在重庆进行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议,得到采纳、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崔绍忠 《山东经济》2008,24(5):27-31
当前在经济学界居于话语霸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因无法克服其生态“无根性”的致命缺陷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经济不可持续的危机。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是女性主义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流派相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高度重视经济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心理语境,特别是高度重视人类经济所赖以生存的生态语境,即生态系统之根,把谋求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平衡结合起来,为克服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缺憾,进而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提供了较为可取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置换所能完成的,而是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但研究范式的转换也不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加以替代,而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出发找到它的制度前提和研究起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必须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转型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其经济表征,转型期经济的提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探索。鉴地人在制度变迁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本文认为以人的生产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经济学研究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阐述了这种相关性的三个含义:在前人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历史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意义;历史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第二个意义是对经济学原理进行实证检验;而理论创新的价值和科学验证的目的又从根本上构成了历史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第三个意义——对现实经济增长和未来社会发展提供导向。  相似文献   

19.
鲁开垠  文凯 《南方经济》2003,(7):74-76,26
一、成功缘自创新求实在我国经济学界 ,一提起第三产业经济学 ,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李江帆。正如 1998年《经济日报》一篇题为“李江帆与第三产业经济学”的报道称誉的那样 ,李江帆已和第三产业经济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密不可分了。李江帆 ,195 1年生于广东台山 ,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员。他在196 8- 1973年为下乡知青。 1973- 1976年在广东师范学院政史系学习。 1979- 1982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攻读政治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煐女士捐赠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