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用合作社是集体经济组织,又是国家银行的基层单位。做好信用社贷款工作,对管好用好国家信贷资金有着重要作用。信用社贷款的重点,随着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发展,社员生活日益提高和信用社资金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已经由主要帮助社员个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转移到支持发展集体经济生产方面来。有不少信用社除发放生产费用贷款外,还发放了一部分设备贷款,有些信用社并且已经做到把当地全部贷款任务承担起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分别从1986年和1987年开始对农村信用社按国家银行征收营业税,按集体企业征收所得税,从这两年对信用社纳税的情况看,一般都感到负担过重,承受不了。根据“合作原则”和信用社的性质、任务、笔者认为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要实行减税、免税制度。一、我国农村信用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民组织的信用合作社,是农民在借贷领域里的互助性质,信用社的作用是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资金困难,信用社从建立之日起,是以服务于社员作为办社宗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信用社与国家银行和一般工商集体企业是有区别的,把信用社视同国家银行和一般集体企业征收税款,显然是不妥当的。目前,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瑞士……等,对信用社不但不征收税款,而且国家还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3.
最近国家银行为了支持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增产运动,在大量增加农贷资金的同时,决定自今年3月1日起将农村利率再度降低,并要求信用社也降低其存、放款利率。这一措施,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次降低的农村利率,幅度比过去大。国家银行的各种农贷利率,平均约降低了3‰;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约降低了5. 8‰。根据今年国家银行和信用社在农村中可以投放的资金加以估计,约可为农民减少利息支出1亿1,600多万元。这个数目,相当于14亿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信用合作联社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本文就如阿建立一个由信用社、国家银行、社会企业组成的股份化信用合作联社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建立股份制信用合作联社应遵循的原则在当前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建立由信用社、国家银行。  相似文献   

5.
高兵 《金融研究》1994,(2):66-68
城乡信用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高兵多年来,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作为集体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在坚持城镇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方面,在支持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城乡信用社是国家银行信用的必要补充,在开展金...  相似文献   

6.
我看了“中国金融”第8期向兆义同志的“两种主张哪个对”一文之后,认为朝邑县支行的意见是切合实际的,也是符合于国家政策的要求的;而陕西省分行所提出的五点意见,倒是很片面,有些教条主义味儿。是不是银行不在这些地区(指信用社资金充裕地区,以下同)发放贷款,就显不出国家银行在群众中的作用呢?不是的,银行和信用社都是为生产服务的,信用社是在银行指导和支持下进行工作的。只要信用社业务开展得好,资金充裕,能解决农业社的资金需要,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国家银行在农村组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对合作金融认识上的不足和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 城乡信用社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近几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笔者认为,严格地讲起来,在我国城乡信用社并没有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城市信用社按国家银行模式来办,农村信用社实质上也是作为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而存在,合作金融未完全按合作制性质来运作,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现状及问题目前,对信用社的性质有三种不同的认识:合作金融组织、集体金融组织、国家银行基层机构。实际上,现阶段的信用社是一种非常模糊的金融组织,可以说,目前的信用社是合作金融组织的形式(牌子)、集体金融组织(一般商业性金融组织)的内容(或实质)、国家银行的管理办法。——从信用社的建立和组织形式上看,信用社仍具有合作金融组织的外壳。a,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是五十年代与农村合作化运动一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立之初,基本上是按照合作原则,体现了合作金融性质,在政府的引导下,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建立之后的一段时期,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信用社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吃大锅饭”,它主要表现在信用社与国家银行在经济上的关系和信用社内部分配关系上。在管理体制上,长期以来,国家银行对信用社经营的亏损,基本上是采取“包下来”的做法。即信用社经营盈余归己;亏损国家补贴,亏损多少补贴多少。从1971年起,改为信用社经营亏损,如上年有盈余,先以盈余弥补亏损,不足部份,才由银行补贴。这实质上就是  相似文献   

10.
一、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不含城市信用社),自建国初期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创建,到现在已四十年。四十年来,信用社经过曲折的历程,已发现拥有50多万名职工和2000多亿元资金规模,成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经过了多种模式的变革、实验和探索,在领导体制上,由国家银行领导和管理,经过试  相似文献   

11.
(一) 改革信用社体制,势在必行建国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各级党政和国家银行领导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政策,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业务,在解决社员生产生活困难,支持农业发展,打击高利贷活动,活跃农村经济中,都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改革正向综合性、系统性发展,在深层次改革中遇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理顺行社关系,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以致影响到行社业务的协调发展。 行社关系近几年较为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矛盾。 一、信用社从“官办”到“民办”的裂变中,行社关系存在现实障碍。从1977年到信用社体改前的1984年,信用社作为“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农业银行是当然的领导者。在业务上,信用社不仅办理原来信用社的业务,而且办理国家银行在农村的信用、结算和现金管理业务,在财务上对亏损社实行补贴,还按银行要求核销沉淀贷款。  相似文献   

13.
积极地组织资金和合理地运用资金,是信用社在业务经营管理上的两个重要方面,不能有所偏废。因为信用社即使组织了不少的资金,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运用,无疑就不能使这些资金通过放款来发挥其支持农业生产及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的作用,而形成资金的浪费和积压。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和信用合作组织的普及壮大,信用社组织农村资金的力量越来越大,同时,国家银行通过信用社放款的资金也日益增多。这样,对于信用社改进资金运用的工作更显得重要。但是从检查若干信用社的工作中,发现不少地区的信用社在资金运用上以及银行对信用社的放款掌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也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职责就是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信贷服务。近几年来,宜昌地区信用社在各级党政和农行的领导下,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心一意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国家银行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信用社的资金是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国家银行信贷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对信用社片面强调当年农贷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践已证明,坚持“三性”原则和“四自”经营方针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也就不可能真正坚持“三性”原则和“四自”经营方针。因为由谁管信用社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很好解决,虽然已经制定了管理办法,国家银行与地方行政还是争论不休,根本没有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不仅影响了信用社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支持农村深化改革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见客观形势要求从根本上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即构建多级股份制信用社,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才能真正使其坚持“三性”原则和“四自”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17.
四、利用信贷支持生产事业的发展,按照人民的利益调节金融马克思在论及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并建立自己的国家银行时指出,国家银行必须“接受农民的各项抵押债务,向他们提供货币或其他形式贷款,帮助人民”,还说“国家银行必须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调节金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一般信用社在春夏季存少于贷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现象造成信用社本身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建立起来的以及山区,贫瘠地区的信用社,它们的困难更要大些。对于信用社这一方面的困难,银行有责任从资金支持工作中帮助解决,而且办好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工作,也是银行具体帮助信用社开展业务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过去的经济体制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与此相适应,金融体制的特点是:信用活动高度集中于国家银行(包括相当于银行基层机构的信用社);国家银行政企职责不分,从上到下都负有代表国家监督非金融企业,调节经济生活的责任;各级银行机构在业务范围上实行地区垄断和行业垄断,经营活动严格遵循指令性计划,经营结果统统由国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信用社体制多变,合作制原则长期被扭曲.从全国解放初期建立农村信用合作制度以来,信用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化,但经营管理基本上沿袭了国家银行"大一统"的方法,信用社身在农村,脱离农民,偏离了合作制性质及合作制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