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松祚 《新财经》2014,(3):18-18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内在结构失衡,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纠正全球经济的根本性失衡。具体而言,全球经济的内在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有五大变局。第一大变局:虚拟经济恶性膨胀,虚拟经济日益背离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决速扩张甚至恶性膨胀,虚拟经济日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过去40年来全球经济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全球经济最令人困惑、最有趣的重大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14,(42):16-16
当下,全球经济不容乐观,日本经济不见起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埃博拉病毒肆虐,成为经济不安定因素之一。但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还是来源于欧陆。  相似文献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表示,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金融市场处于混乱状态,扩张5年的全球经济巳开始减速,因而再次下调对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7年的4.9%放缓至4.1%,下调主要原因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美国经济放缓趋势。  相似文献   

4.
《上海经济》2009,(8):75-75
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出现了积极因素,是开始复苏还是依旧低谷徘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7月8日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正开始走出二战后时期前所未有的衰退,但经济的稳定是不平衡的,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收缩1.4%,2010年扩张2.5%。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快讯》2012,(45):46-46
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加剧.引发全球实体经济回归大潮。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早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明了“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8,(4):10-11
中国的全球贸易顺差一直推动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间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疲软和美国经济衰退,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放缓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杨吉 《中国招标》2006,(9):29-30
格林斯潘从1987年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是全球最有权势的人士之一,他的经济政策深深影响了全球经济的走向。本书全面检讨格林斯潘过去20年来的经济观点和政策,深具启发性。透过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格林斯潘其人,也可鸟瞰过去20年全球经济的重大变化。[编按]  相似文献   

8.
最近,世界银行发表的《2005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指出,2004年是全球经济增长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创下了30多年来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的经济复苏得以加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国和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且经济复苏的范围也得以扩大,拉丁美洲出现了回升,日本经济在加速,同时欧洲也处于温和的复苏之中。在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和强劲的国内经济表现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2004年吸引国际资本比2003年有所放慢.以以下四大因素表明,世界经济正在放缓、减速,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06年。  相似文献   

9.
2013年,全球经济终于步入了复苏的轨道。 早在今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图景:随着抑制全球经济活动的因素逐渐消退,全球经济增长将加快。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达3.5%,高于2012年的3.2%。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5,(22):33-34
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IFO)发表的最新全球经济景气报告显示,经济分析员和企业对欧洲经济信心大跌,拖累今年第2季的全球经济乐观指数再次下跌,跌势至今已持续了5个季度。  相似文献   

11.
赵娜 《天津经济》2008,(12):28-29
2008年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转折,发端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美日欧经济严重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能否回暖,中国经济走势如何,金融危机将对天津经济造成多大影响,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33-33
全球经济失衡令投资者惶恐不安,担心全球经济会经不起这股“风浪”。不过,花旗集团股票策略员就大派“定心丸”,指出只要全球富裕阶层仍继续消费,经济有他们力撑,失衡不足为惧。  相似文献   

13.
世界银行近日发表了一份题为“2003年全球金融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决策者已无更多方法重振日趋衰退的全球经济。此外,报告还强调,亚洲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国正在日渐成为亚洲经济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7,(8):34-35
【美国之音2月10日】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目前仍然是挂在世界各国领导人嘴边的时髦用语,但是,观察人士敏锐地发现,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在全球各地抬头,经济民族主义已经在各国边境之间悄悄树立起新的经济壁垒。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发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浪潮正在盛极而衰。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5,(3):23-27
2004年原油价格的快速攀升改变了全球经济成长的步调,2005年除欧元区经济将改善外,美国、日本及大陆都将走弱。由于美元持续贬值,美国双赤字居高不下,美元长期走弱成为全球共识,这改变了全球的资金流动,并进而造成金融市场及汇率的大幅版块移动,全球景气快速降温。  相似文献   

16.
张锐 《沪港经济》2014,(3):17-17
美国经济强劲上扬,欧洲经济咸鱼翻身,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新兴市场波澜不惊,过往一年的全球经济表现,使人们对2014年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2011,(19):10-10
财政金融风险笼罩全球 9月20日发布的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面临两大逆风:一是从年初开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二是日益增加的财政和金融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1997,(9):36-36
世界经济加速增长1世界经济呈加速增长趋势1997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9%,欧洲经济的复苏和拉丁美洲、东亚和南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的加速增长,是全球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1997年,发达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稳定增长,预计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与去年相比,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和中美两国经济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当前,全球通胀水平高企;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国内消费不振,失业率持续上升。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一举一动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日前指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两国及世界经济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世界银行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第二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的预期,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5%放缓至0.9%,为该行自1970年起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小增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