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倒U型假说入手,讨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能性,并以安徽为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消极影响,指出安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社会结构的非包容性因素所致.最后提出,在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规划过程中,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以农业促增收,实现工农业的包容性发展;以城镇化实现城乡之间的包容性发展;赋权农民,形成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利益兼容机制;建设包容性政府,实现农民与政府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包容性增长”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提出。普惠金融体系的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文章在分析包容性发展和建立普惠金融体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雪虹 《北方经济》2011,(11):62-63
宁夏作为西部内陆省分,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比较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而言城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宁夏要更加努力,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一、会议宗旨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之一,是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催生了一大批包容性创新。这些创新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数字能力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为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做出了积极贡献。数字经济背景下包容性创新为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云南地区包容性增长现状进行评价分析,进行系统仿真预测。结果发现:综合比较自然发展型、激进发展型、协同发展型这三种方案的仿真结果,激进发展型的GDP增长速度最快,但废水废气存量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也是最大的;协同发展型的GDP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总量仅次于激进发展型,而且其环保力度较大,废水废气存量较少,城乡收入差距也是三个方案中最小的;协同发展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环保投入力度的加大等措施可能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但对于高质量经济增长却是有利的,能有效促进经济、公共治理、社会、环境以及贸易伙伴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基于协同发展来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提包容性增长就应以改善民生为主题,在包容性增长中努力把握关于改善民生为主题的民生原则,确保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与生态伦理构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探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国家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实施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的根本点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以人为目的包容性发展战略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强调的发展协调、机会均等和利益共享折射着同一的生态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强调以人为本,其核心价值契合了宜居城市建设理念。宜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基础条件,包容性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对宜居城市建设提出新要求,要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乐、老有所求、老有所养等价值,有必要探讨城市老龄者公共服务的跟进、老年人居住政策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宏观层面加强老龄者宜居的城市大环境建设,实现老年人生活便利化、公共安全保障、居住保障;中观层面重视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微观层面进行老龄者居室无障碍化建设。同时,需要政府转变城市管理观念,在城市系统建设及微观领域应对老龄问题加强政策指导和调控,加强城市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充实城市养老助老服务人才保障,并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承担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9.
马晓语  张烨 《科技和产业》2022,22(2):113-118
基于经济可持续增长、机会均等、共享发展成果3个维度,选取29个二级指标构建中国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30个省市2013—2019年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对各省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程度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际包容性增长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大部分省市发展速度较快且发展质量较高;省市间的包容性增长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区域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包容性增长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呈现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综观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的矛盾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变化,各个特定时期出现的城市问题不尽相同,进而采取的城市治理的方式、方法也各不一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治理的特征由过去的"单一中心""以物为本"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同时,大多数人也意识到城市治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良好的城市治理。包容性发展理念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在对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演化过程、国内外对它的解读与内涵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包容性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城市治理面临的持续性挑战,探讨包容性发展理念对我国城市治理的启示,进而提高城市治理成效,实现城市的包容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乌蒙山国家能矿基地"财富悖论"问题是主客观、内外因矛盾运动综合集成的结果。国家主控性发展下的制度设计、体制病理及增长错位,发展要素的耦合不断地催生发育矿区问题,要破解这一成长发育型的实践性难题,包容性发展则为深度脱贫开发与转型跨越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范式与合理注解。从学理考究,包容性发展蕴含着反贫困、参与共享、可持续发展、重塑增长价值观等基本内容;在实践层面,赋权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增长共享发展成果,有助于矿区生态文明过程建构与"财富悖论"问题破解。  相似文献   

12.
文章转引包容性发展含义是指边缘群体能参与并能通过参与从中受益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经济包容、环境包容、社会包容和文化包容四个方面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构架,并对理论构架进行了图解.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发展”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包容性发展的精髓。我国开展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需要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彼此分享发展机遇,秉持包容性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多样化的社会责任。基于包容性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认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政府、员工、合作伙伴、社区、环境等)的要求,从而积极承担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类型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地市间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呈由低水平集聚向高水平双核结构演变的格局特征,形成以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为核心的高水平集聚区,呈现出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空间特征;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行政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水平起主导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丰富性发展,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发展公平性要求和发展价值的主导取向新的定位,作为一种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对以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扩展,强调发展主体的多元性和发展内容的丰富性和非排斥性,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发展结果的平等性与公平性。从发展的重点来看,包容性发展特别强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阶层平等的参与发展过程和分享发展成果,是面向大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包容性增长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兴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时,需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的要求,积极探索实现浙江海洋经济"包容性增长"所必需的"公平发展"、"均衡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型与包容性增长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引导,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等多种转型相互融合与协同推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不仅仅以单纯发展经济为目标,而是以全面均衡的经济发展为导向,同时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管理创新应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内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建设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和促进员工价值创造力的提升;外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强调企业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包容和对社会责任的包容。  相似文献   

19.
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而努力是当代全球治理不可回避的主题。作者从全球化的客观发展趋势、全球性"相互依存"的系统性风险、跨国问题普遍性的存在和日益增加的复杂状态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未来全球治理变革的新维度,即全球深度治理可能的目标与前景。作者探讨了全球深度治理的理论依据和变革的现实性、可能性,区分了方法论国家主义与规范国家主义、责任主权与相互性责任主权、国际机制与跨国机制的不同含义,指出和讨论了未来全球深度治理的新机制和新议程,即以跨国管理机制为主的新机制和以治理全球化负面效应为中心的新议程。全球深度治理要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而努力,就要改变或矫正西方工业国家主导下全球治理议程中所蕴涵的政治偏好和理论偏好。全球深度治理只有适应国际体系中权力转移的变化,建立以包容性发展为目标的国际对话机制以及能够有效应对跨国问题挑战的跨国合作机制,才能实现从被动反应型的议程向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治理议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在新的时代提出了和谐发展和绿色转型的要求,共生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运用,开创了共生理论由生物学领域向社会学,以至于经济学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共生效应的实现为包容性增长范式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包容性增长与其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结合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模式.文章正是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包容性增长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共生理论与包容性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交集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通过分析,可以为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观念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