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1987年突破了3亿吨,达到30842万吨。而1978年,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还只有9532万吨,在短短的9年时间里,产量猛增了2.1亿多吨,是国家统配煤矿和地方国营煤矿同期煤炭增长总量的2倍,比当今世界上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的美国、苏联、波兰、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五个主要产煤国家同期煤炭增长总量还多5000多万吨,这在世界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农民办矿生产的煤炭,占全国地方煤矿产量的62.7%,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3.4%。农民办矿已经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在“有水快流”政策鼓励下,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各类小煤矿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致使煤炭总量剧增,严重过剩,煤炭生产经营秩序混乱,煤炭市场持续疲软,国有大矿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煤炭行业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关井压产,调整结构,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1998年11月1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动员和部署煤炭行业关井压产工作。这是国务院决定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管理之后,对煤炭行业下的又一剂“猛药”。这项重大决策必将对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调整和优化煤炭工业结构,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实现煤炭产需基本平衡,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会上——  相似文献   

3.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煤炭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煤炭工业发展很快 ,煤炭产量迅速增长 ,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煤炭供不应求的局面 ,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 1980年到 1997年 ,地方小煤矿 ,尤其是乡镇煤矿迅猛增加 ,煤炭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产量达8 4 1亿t,占全国总产量由 1980的 4 5 8%增至 1997年的 6 3 5 % ;其中乡镇煤矿的煤炭产量达 5 70亿t ,占全国总产量由 1980年的 18 4 %增至 1997年的 4 3%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能源需求做出了贡献。但是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小煤矿…  相似文献   

4.
“六五”期间,我国乡镇煤矿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年末,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1200多个有煤炭资源的县(市)中,已办起各种不同形式的乡镇煤矿6.3万余处,从业人员约200余万人。1985年乡镇煤矿产煤2.73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8.72亿吨的31%以上,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煤矿对加快开发我国煤炭资源、缓和能源供应紧缺矛盾、改善煤炭工业布局、繁荣乡村经济  相似文献   

5.
高杨文同志在煤炭工业计划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为了实现煤炭翻一番保全国翻两番的任务,地方煤矿产量应由1980年的2.76亿吨,提高到2000年的5亿吨。这个战略目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实现5亿吨,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生产有了一定基础。地方煤矿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原煤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1年末,全国共有地方煤炭18532个其中县以上地方国营煤矿2455个,集体所有制煤矿16068个。全国在有煤炭资源的1060个县中,已有1031个县办起了小煤矿。1981年  相似文献   

6.
1985年地方煤矿的产量已达到46602万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3.4%,第一次超过了统配矿的产量。在地方煤矿的增产中,乡镇矿又起了突出的作用,由1980年的11362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28324万吨,净增11692万吨,平均年递增速度为20%。1985年乡镇煤矿的产量已占到同期全国原煤总产量的32.47%,成为我国煤炭工业一支举足轻重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它在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煤需要,缓和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稳定市场煤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速农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地方煤矿发展很快,1990年实际煤炭产量达5.8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4%。对缓解我国用煤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地方煤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煤炭产品质量差。这不仅影响了地方煤矿煤炭产品信誉,影响了地方煤矿健康、稳定地发展,而且也造成很大浪费。据调查,截止1989年,地方煤矿有选煤厂145处,设计能力2546万吨/年;有筛选车间147处,设计能力3897万吨/年。共加工原(毛)煤3161万吨,占当年地方煤矿产量的5.49%和地方国营煤矿当年产量的15.38%。由此可知,地方煤矿煤炭产品90%以上是毛  相似文献   

8.
七、党中央书记处研究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1983年是集体煤矿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兴起了群众办矿的热潮。1983年3月,中央书记处召集煤炭部党组研究煤炭工业问题,会议集中讨论了发展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在这以前,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湖北时,曾谈到要允许个...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地方煤矿在整个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我国地方煤矿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充足的劳动力,能够筹集到发展地方小型煤矿的建设资金,煤炭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因此,地方煤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还论述了发展江南地方煤矿和山西地方煤矿的必要性。文章认为,开创地方煤矿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在煤炭资源、建设资金、办矿体制、煤炭销售、运输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办矿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加强管理,把地方煤矿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煤矿问题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七、党中央书记处研究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 1983年是集体煤矿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兴起了群众办矿的热潮.1983年3月,中央书记处召集煤炭部党组研究煤炭工业问题,会议集中讨论了发展小煤矿(地方煤矿)问题.在这以前,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湖北时,曾谈到要允许个人办小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  相似文献   

11.
各省(区)煤炭管理部门、省(区)煤炭行业协会,各有关煤炭企事业单位,各会员单位: 为表彰在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煤矿和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矿长队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自1995年起组织开展了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矿长的评选表彰活动。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决定把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双十佳矿长评选表彰活动更加规范地长期开展下去。对2001年度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双十佳矿长的评选表彰工作,各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计委、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将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资格审查费标准通知如下: 一、国务院煤炭工业主管部门对国有重点煤矿进行审查,颁发生产许可证,可一次性收取资格审查费,标准为每矿1000元。 二、各省级煤炭工业主管部门对地方国有煤矿和集体、个体煤矿进行审查,颁发生产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地方煤矿发展很快,一九八九年全区地方煤矿共生产原煤1609.86万吨,占全区总产量的38%。这对缓和能源紧张状况,满足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用煤的城乡人民生活用煤的需要,促进煤炭产地人民的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发挥地方办矿的积极性,扶持地方煤矿发展,是加快我区煤炭工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 在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地方煤矿工作会议上,李鹏副总理指出:近几年地方煤炭工业上得快、形势好,为国民经济出了大力,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煤炭工业的路子。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发动群众办矿采煤,发展地方煤矿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调动了各地、各级、各行业和广大群众办矿的积  相似文献   

15.
煤炭部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煤炭电子信息工作会议,集中研究讨论了《“九五”煤炭工业电子信息发展计划》,确定了信息工作的具体目标: 1、基本建成煤炭信息系统框架。 2、建立联通煤炭部机关、省局(厅)和大多数国有重点矿务局机关和有条件的国有地方煤矿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并与国际联网。国有地方煤矿和重点乡镇煤矿实现点结点通讯。  相似文献   

16.
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供求关系失衡,煤炭销售量下降明显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工业执行“有水快流”的方针,逐步形成了煤矿“大、中、小”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乡镇个体煤矿发展迅猛,遍地开花,甚至已呈失控状态,从1976年—1996年的20年间,乡镇煤矿煤炭产量由3000万吨增加到了6亿多吨,增长了20倍,并出现了大量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乡镇煤矿盲目发展是扰乱我国煤炭工业的正常秩序和造成煤炭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  相似文献   

17.
煤炭工业企业生产的专业性很强,它的生产技术与其他生产企业具有明显的不相容性。而且,长期以来煤炭生产一直处于国家计划的严格控制之下,煤矿职工缺少市场知识,缺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从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经济实力上看,煤矿离开了“煤”字发展多种经营,并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相对说来处在劣势的位置上。而地方煤矿这些特点则显得更为突出。盐城市矿务局为地方煤炭工业企业,70年代有10对小型煤井,煤炭总产量近60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地方煤炭的生产形势是喜中有忧,特别是乡镇煤矿的崛起,为地方煤矿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有的地方和部门办矿思想不端正,对煤炭生产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产销脱节,企业没活力,许多小矿乱采滥掘,事故频繁等。因此,如何使地方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对地方煤炭工业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整顿和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地方煤炭工业的落后现状。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加快整顿和改革。本文摘登黑龙江省副省长邵奇惠同志的文章,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煤的蕴藏量大、分布广,便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集体集资办矿。1982年末全省社队煤矿已达2686座,年产量达4,457万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31%。铁路外运1700万吨,公路外运500多万吨,已经成为山西煤炭工业的一支生力军和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我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经济规划的要求,本世纪末我省煤炭产量将达4亿吨  相似文献   

20.
国有地方煤矿作为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已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地位不可低估。 然而,国有地方煤矿由于投资渠道、管理体制等原因,在管理方式和经营机制上不如乡镇煤矿灵活,在装备水平、生产条件、行业政策等方面也远不如国有重点煤矿优越,造成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局面,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陷入困境。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国有地方煤矿产量萎缩,效益滑波,难以生存,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