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西部》2006,(8):8-8
近日在南宁闭幕的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发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主席声明》,表示将全力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功能评价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环北部湾经济区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一态势直接来自“一轴两翼”的开放新设想。因为这个设想将已有的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计划方案融为一体,起到了中国南方对内对外开放战略集成的作用。这些局部战略多数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背景的。从“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圈”、“两廊一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流域次区域经济合作”,都涵盖在“一轴两翼”的开放新设想中。而环北部湾经济区很明显就处于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美国正在转向以“印太经济框架”为代表的非传统经贸安排,其合作议题更加广泛、合作方式更加松散、打压中国意图明确,是全球贸易格局中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变化。在“印太经济框架”这一新合作方式下,数字经济规则可能会以既有的美式模板为基础,吸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新范式,进一步推动有关数字贸易壁垒、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等规制与合作。面对美国持续升级被“规则化”的打压遏制,一方面,中国应当在相关国际谈判中积极为国内数据监管和数字贸易政策争取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力度切实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特别是跨境数据流动机制的便利化。  相似文献   

4.
“红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桂文 《老区建设》2009,(20):17-18
“红三角”为适应新形势、创建新优势,进行了一些互动合作实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文章在分析“红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红三角”经济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浦东要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发挥“龙头”作用胡炜浦东作为改革的“龙头”,就是要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浦东作为开放的“龙头”,就是要率先融入国际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这就是说,浦东要在市场化、国际化两个层面发挥“龙头”作用。而...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是大理州经济技术协作工作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全州经协部门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团结拼搏,自加压力,开拓进取,敢于争先”的要求,解放思想划新进取,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成效,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全州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522项,州外资金实际到位13.64亿元,分别是“九五”计划的104%和909%。“九五”期间,特别是“九五’后期,全州经济技术协作水平明…  相似文献   

7.
《唐山经济》2009,(10):44-45
为确保实现“三年内老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迁西县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1+2”人才黄金组合的作用,积极探索加快老区贫困村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渠道、新措施。通过一年多的实践,逐步探索出“周转经济”、“合作经济”、“规模经济”、“循环经济”四种科学发展模式,推动了老区贫困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9月10日,“第七届京台科技论坛暨京台科技合作研讨洽谈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开幕。400余名来自京台两地科技界、学术界和工商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再次相聚北京,围绕“新北京、新奥运”,共同商讨京台经济科技合作的前景,寻求扩大京台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0.
浙江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经济外向度高。新阶段浙江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但挑战也前所未有。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过程中,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提高浙江经济国际化程度,必须谋求开放型经济战略转型,创新外贸增长方式、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以来,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崛起,表明国际经贸合作出现了由多边形式与双边形式相结合的趋向。文章分析了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因,以及世界“三区三对成三角”的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合作区域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合作经济》2010,(7):20-22
2006年之前,作为一家连锁企业,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合作”)和其他超市一样。专注于网络建设和管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发展的机会。而如今的新合作在一个并不起眼的领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找到了一个极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那就是区域农产品的整合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经济技术合作是APEC的重要支柱。在新地区主义框架下,经济技术合作可以看做是APEC成员为了获得集体利益而开展的集体行动,它的发展“瓶颈”主要源于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理论上,“搭便车”问题可以通过“轴心机制”来克服。对于经济技术合作而言,如果要克服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则需要推动经济技术合作的制度建设。目前,推动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制度建设可以从规则、组织两个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14.
《广西经济》2009,(8):6-6
8月6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隆重开幕。论坛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拓展合作、化危为机”的论坛主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合作”、“北部湾地区与东盟各次区域的合作发展”等三个议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朱磊 《浙江经济》2007,(22):18-19
浙江必须发挥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动力源”作用,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浙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从这一要求出发,谋划浙江开放新格局要把握“取向”、“互动”、“创新”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快讯》2014,(26):58-60
《中国经济周刊》日前独家获悉,商务部正在起草培育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文件,开始对打造“贸易强国”展开部署。据悉,此文件由商务部外贸司负责起草,不久后将出台。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国际博弈焦点逐渐由全球多边机制转向区域双边与多边机制。美国虽从美苏“两极”对抗中胜出,但受制于国际格局变化与自身的结构性衰落,已无强力捍卫国际经济霸权,逐步转向开展区域性经济合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日益深化,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推进更高层次对外区域经济合作。在中美两国区域经济合作逻辑发展中,呈现出“谋霸”与“谋和”的不同特征,美国区域经济合作彰显“美国优先”底色,相对收益成为更改与存留合作机制的评判标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以“和”为主线,“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将成为新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2010,(4):60-6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背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种种挑战,不同经济体之间如何抱团应对、共克时艰,成为“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回顾总结“十一五”期区域经济合作经验,分析研究“十二”期面临的新形势,谋划“十二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思路,对重庆市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们对合作经济认识差别很大,有的人“谈合色变”,认为搞合作社百姓都会害怕。农民对合作社有要求,生产发展也对合作社有要求,这就需要统一思想,要重建合作经济。“重建合作”这个口号是80年代末提出来的,我们原来搞的合作化的道路走歪了,现在要重建合作,不能只对以前的合作社修修补补,要在新的基础上重建,这个新基础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去进行体制创新。现在亟待做的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重建合作经济,从体制上保证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从体制上说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合作制,如果没有合作制,新农村建设缺少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20.
高玫 《老区建设》2007,(6):63-64
以色列地处荒漠,水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但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以色列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农业奇迹”。以色列农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除了新技术和新措施在农业中广泛应用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选择了适合以色列国情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借鉴以色列最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莫沙夫”的成功经验,对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