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乔布斯说:“Stay hunagery,staya foolish.”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着对事物的饥渴,如果觉得自己已经满了,就不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保持求知欲,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一直用新鲜的眼光去看世界。要求知,不要谈知。  相似文献   

2.
你曾经有没有过一种经验?孩提的代玩“扮家家”酒,用树叶、磨过的红砖头粉,就可以当成医生看诊的药包;去垃圾堆捡拾别人不要自家用品,变成餐具假装意一顿大餐?在某个阶段会着迷社会崎匕游戏,是田胃置疑的,可惜的是。在我也得去那儿买东西,小朋友可以不断变换情境,想像小动物发生在某个阶段会着迷社会崎匕游戏,是田胃置疑的,可惜的是。在我也得去那儿买东西,小朋友可以不断变换情境,想像小动物发生的故事。拟人化玩具日渐得宠@施静如  相似文献   

3.
避讳的艺术     
●当你接到有人给你的同事打来电话时,如果本人在,千万别问对方是谁或哪个单位的,应立即请本人接电话;你不要在旁边有意细听;不要追问打电话的对方是谁,说的是啥事等。●当有人来找你单位的同志时,如果本人在,不管来人是男是女,在来人走后,如果本人不向你介绍来者,请你不要问来者是谁。●当对方在写私人信件时,请你不要旁观,甚至打听对方是给谁写信等,这是最忌讳的。●当你路遇熟人正与情侣散步时,你打完招呼后请不要说个没完,这会使对方的情侣感到尴尬。避讳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作为亿万富翁的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也是跻身美国几亿身价俱乐部的成员,以下是他的十点生活原则:原则一:今天你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卖股票的时候。原则二: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自己动手去做,因为我相信,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原则三:如果能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里掏一个子儿。原则四:我经常在商品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这是一个基本的预测功能。就像我只在股票低迷的时候买进,需要的是同…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8,(5)
<正>权力指数:精彩语录:"人的主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客观。不要在乎出身、家庭等客观因素。当你立志要成功,有强烈的企图心要成为佼佼者并不断去完善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的坏朋友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和你同样优秀、同样有进取心的朋友和一个有助于你成长和成功的环境。"媒体评价:  相似文献   

6.
邵秉仁 《英才》2014,(11):116-116
在我一生当中有很多经历。我认为给我最重要的感悟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苦难从来都是成功者可以炫耀的资本,但对于大多数苦难者本身来说,永远是一场噩梦。所以我不愿意谈自己过去年轻、少年、儿童时期所受过的那些屈辱。那些苦难,可能客观上对一个人的成长,曾经起到过作用,但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不是你所能决定的,而是命运的安排。相信命运,不与命运相争,顺其自然,是我如今70岁的感悟之一。当你苦难的时候,不要因为苦难而自卑。当你成功的时候,也不要以苦难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但是苦难一定不要忘记,不仅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连线     
《楼市》2013,(Z6):7
1.电暖炉问董轶群:有没有什么事让你一直百思不得其解?RE:为什么俩人拉完钩之后就要去上吊,还要吊在那里一百年不许变,我疑惑很久了。2.大月之艮问沈理文:炎炎夏日,你有什么避暑绝招么?RE:前几天三十七八度,想不想知道如何能感受凉爽?哥教你一招,绝对凉得透心。洗澡的时候不用沐浴露,用花露水。你去尝试下,丫的冬天的被子都叫我拿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爸爸的目光     
当我步入审计学院校门的时候你用深情的眼光寄予希望两眼流露出无限的满足去吧,广阔的天地任你徜徉今天,我回来了在审计队伍里上了岗爸爸,你不要露出异样的目光当年你和我一样翱翔在数字的海洋里披星戴月运筹华章在共和国审计的征途上爸爸,你会投来满意的目光爸爸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6,(3):15-15
主人,千万次我提醒过你,香烟请不要再吸。隔壁老王肺癌已去,可是你却亳不在意。今天我再一次问你,香烟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扣篮与清扫     
一杯清水,索然无味,非常平淡,然而,它却比任何饮料都能解渴。一个馒头,平时如果没有菜肴相伴, 似乎难以下咽,但当你真正饿到饥肠辘辘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馒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同样如此。当一个人在真正饥渴的时候,才会明白,清水淡馍,才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东西:遇事怀有一颗平常心,不与权势相比,不和富贵相攀,用平淡的心态收拾好自己的“方寸”之地,同样也有人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刘积仁高论:我们这些人勇于冒险,是因为除了拥有知识之外,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卖的是“哥德巴赫猜想”,全中国能买这个产品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在以往的观点里,个人只能跟着社会借借光。我们的理解是,没有每个人的进步,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我感觉最大的压力和风险,即是否我们能够凝聚和稳定一批高水平的人才,这些人才本身是自我可以学习的,自己不断成长的,而且他们的思维和理念,是不断升华的。对失败的结果,你要充分地估计,不能使你没有第二次机会来做其他的事情。而当你出现风险的时候,你也不要等到有九成或是十成风险的时候,才要跑。  相似文献   

12.
对你关系网中所有的人表示感谢并给予回报是非常重要的,这和对你的导师表示感谢并给予回报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关系网,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一种互惠关系,是一种“给”与“得”的关系。 硅谷制图公司国际经营部执行副总裁肯·克莱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仅仅当你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的时候才想到与人联系,这不叫关系网,这叫乞讨。” 如果你经常从你的关系网中索取而没有回报,你的关系网很快就会枯萎。你必须保持接触。定期的接触有助于维持你的关系网。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有一个重要需求的时候,在搜索你的关系网后,你认定乔是能向你提供帮助的最佳人选,但你和乔已有两年没有联系了。当你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你会感到很舒服吗? 正像惠普公司市场部经理贝蒂-斯普露莱所说的那样:你必须“精心呵护”你的关系网——  相似文献   

13.
三条忠告     
一对新婚夫妇生活贫困,要靠亲友的接济才能活下去。一天,丈夫对妻子说:“亲爱的,我要离开家了。我要去很远的地方找一份工作,直到我有条件给你一种舒适体面的生活才会回来。我不知道会去多久,我只求你一件事,等着我,我不在的时候要对我忠诚,我也会对你忠诚的。”很多天之后,他来到了一个正在招工的庄园,他被录用了。他要老板答应他一个请求:“请允许我在这里想干多久就干多久,当我觉得应该离开的时候,您就要放我走。我平时不想支取报酬,请您将我的工资存在一个账户里,在我离开的那天,您再把我赚的钱给我。”双方达成了协议。  相似文献   

14.
亲爱的老婆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还是拿起了笔,因为有一句话压抑在我的心头已经很久了,可以说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的身心健康,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决定说出来:亲爱的老婆,请你以后再也不要拉我逛商场了!!!其实,你逛商场我并不反对,买不买东西去凑凑热闹至少也算繁  相似文献   

15.
金灵 《中外管理》2007,(1):116-117
说事实不说概念。面试主管在询问求职者问题的时候,请求职者以过去曾经如何处理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工作应答.谈话内容重在事实,而不是概念。比如:询问求职者“你曾经如何处理无理客户?”而不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无理的客户.会怎么处理?”询问求职者”以前一个月你可以做到多少业绩?”而不是“你是不是一个好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16.
不放弃爱     
《冶金企业文化》2006,(3):58-58
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进水中团团打转。他伸出他的手指想把它捉上岸来。就在他的手指刚能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地蜇了他一下。但是他还想救那只蝎子。可是,当他再次出手去想把蝎子救上来时,蝎子再一次蜇了他。旁边的一个人说:“它老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这个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爱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为它蜇人的天性而放弃我爱的天性呢?”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你的天性,哪怕周围有人曾经蜇过你。不放弃爱  相似文献   

17.
人生忠告     
给别人比他们自己期许的更多,并且用心去做。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无论何时说“我爱你”,请真心实意。无论何时说“对不起”,请看着对方的眼睛。相信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8.
职场导航     
《经营者》2001,(11)
<正> 身在职场小处不可随便对不喜欢的老板也要尊敬当你不喜欢你的老板时,如果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那么终将影响双方关系和个人前途,因此,对这样的老板也应采取应有的尊重行动。就餐点菜时不要犹豫不决有些人在与人一起去餐厅时,常常无法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另外,有些人还会有好不容易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后,又要求取消而另外再更换其它东西。此时,如果是女孩子,则会给人留下判断力不足的坏印象。如果是男士,可能会被人瞧不起。  相似文献   

19.
完美     
《英才》2007,(6)
一位母亲领着她满嘴蛀牙的儿子找到圣雄甘地:“我的儿子最崇拜你,请你对他说不要多吃糖果。”甘地沉默片刻,对那位母亲说:“请一个月以后再来找我。”一个月后,母亲带着儿子又来了,提出同样的要求。甘地望着孩子,郑重地说:“请不要多吃糖果。”母亲不解,问道:“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等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李畅 《活力》2014,(13):51-51
记者和编辑需要悟性,需要将人格的力量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去。那么怎么提高自己对新闻的“悟性”和“感觉”,《人民铁道》报才铁军老师,在谈到这一点上曾经说过:“大多数人想到,你想不到,你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想到,你能想到,你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出色的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你想到了,你就是个好记者。”这句话用到编辑以及所有媒体人身上也同样适用,说得通俗一些,就是需要一种求异思维,不断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