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用证交易中的现行规则与程式给信用证欺诈行为提供了可利用的间隙,因此,需要对信用证制度的基石与支柱的独立抽象性原则规定一些合理例外,以堵塞现有信用证交易制度中的漏洞,防止信用证诈骗势头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信用证结算中出现了大量电子交易行为。但是电子交易在给市场主体带来高效的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其中,信用证电传承兑的效力问题尤为突出,其在信用证欺诈案件中影响甚巨。深入探讨信用证电传承兑的法律效力,特别与信用证项下票据关系的影响,对实践大有裨益。我们知道,如果开证行对信用证项下的汇票进行了承兑,开证行就成了汇票上的承兑人,须承担票据上的无条件付款责任,其义务对象也就不再限于原来的信用证关系中的当事人,而可能对任何持有票据的其他第三人承担票据法上的无条件付款责任。正…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保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担保制度,它与民事法律中的保证及国际 经贸中常见的独立担保制度有相似之处,但是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本在分析信用证保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信用证保兑与保证、独立担保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信用证独立性与欺诈例外原则(一)信用证独立性原则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第4条a款:"就其性质而言,信用证与可能作为其开立基础的销售合同或其他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即使信用证中含有对此类合同的任何援引,银行业与该合  相似文献   

5.
胡涛平 《新金融》2002,(1):29-30
一、信用证业务中的贸易欺诈 信用证业务中的交易欺诈是指利用信用证机制中的独立性原则,虚构贸易行为,骗取信用证项下款项支付的商业欺诈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欺诈是指信用证受益人利用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和单据交易原则 (即《UCP5 0 0》所确立的信用证是独立于其所基于的商务合同之外的自足的法律文件 ,银行只审核单据而对单据所代表的货物或服务不负责任 )所带来的弊端 ,伪造与信用证要求相符的单据 ,或装运与单据描述不符的假冒、伪劣货物而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信用证机制被认为是国际商业界的天才创造 ,它保持了信用证的流通性。对受益人而言 ,信用证与现金几乎毫无二致。开证行向受益人开出信用证就等于把现金放到受益人的口袋里 ,开证行的付款是终局性的 ,不得行使追索权和抵…  相似文献   

7.
煤炭交易时有信用证诈骗的情况发生,这里就煤炭交易出现信用证诈骗的原因及情况进行了阐述,可以提醒人们在从事信用证交易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由于信用证诈骗给企业和个人造成损失,从而推动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8.
朱传友 《金融会计》2014,(11):35-39
近几年,国内信用证以其保障合同履行及交易安全、有利于资金周转和融资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应用日益攀升,并成为银行机构重点发展的中间业务之一。但传统纸质国内信用证的低效率、高成本已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电子商务不相适应,一定程度阻碍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信用证电子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内信用证电子化的初步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齐海涛  黄春梅 《中国外资》2010,(18):206-206
煤炭交易时有信用证诈骗的情况发生,这里就煤炭交易出现信用证诈骗的原因及情况进行了阐述,可以提醒人们在从事信用证交易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由于信用证诈骗给企业和个人造成损失,从而推动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信用证交易中,出口押汇业务在银行界普遍存在。但与信用证项下的议付极易混淆。明确出口押汇的性质及其与议付两者之间的区别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银行在实践操作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