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在梳理非国有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赵益莹 《活力》2023,(2):44-46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执政党,强调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有效地武装广大党员工作者,教育人民群众,解放思想、深入人心、汇聚力量。不断推进理论武装,既是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建的基本经验。因此,推进理论武装新发展格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实践路径角度深入分析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理论首先我们要明确创新法治理  相似文献   

4.
如果只用两个字来概括近20多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动力,那就是“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十六大报告中的创新理念,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总体上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思想的核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实践对我们提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都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作出了不断的探索和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始终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始终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制胜法宝,在我党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方略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党的领导理论是我们党领导革命事业前进的指南针,更是我们党的灵魂与精髓.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领导理论呈精细化--即党的领导理论发展更加目标化、细分化发展;深入化--即领导理论发展更加条理化、纵向化发展;成果化--即党的领导理论发展更加横向化、现实化发展.实践证明,党的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十六大以来,党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显著,提出并实施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四位一体"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的理论工作不断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型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伴随着理论创新的脚步,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讲话》体现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新的观点 ,深刻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三个代表”是理论创新的最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关键 ,在于怎样才能真正“代表”,真正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此要采取必要的创新措施。《讲话》给予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创新 ,要增强创新理念 ,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审计机关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线,更加自觉主动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努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广芳 《活力》2013,(6):139-139
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十八大精神.务必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坚持向人民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艳 《企业导报》2012,(9):249-250
十七大以来党建思想正是新时期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指导,研究创新的概念、创新的原理、党建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以及党建理论创新所给我们的启示有利于党提高自身素质,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一、房地产市场是沿着市场化道路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发展。此后20多年来.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创新传播加快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在现有文献基础上,从社会观和权变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创新理论传播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并以作业成本法(ABC)为例,对创新理论传播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创新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为管理创新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刘东辉 《活力》2006,(10):4-5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胡锦涛同志指出,《文选》生动记录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突破性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闪光部分。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机融为一个整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反映了时代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的主题。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加强新时期的理论学习,用新论断、新方法来来指导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的指南作用,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任芳  杨选德 《价值工程》2010,29(26):113-114
30多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主要从统一战线的性质演变、功能定位、范围拓展三大方面论述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新发展,阐明统一战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的发展轨迹。深刻认识其理论创新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培养和造就一代年轻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创新、再创新"是同志江泽民创新观的集中表述,也是全党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