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考察乡村宽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本文建立劳动力迁移模型并借助“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2013年和2018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宽带建设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该作用在迁移成本较低、期望迁移工资较高的人群中更为明显;在迁移模式上,省内跨市迁移明显增加,人们更多地向省会迁移。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乡村宽带建设改变了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搜寻模式,缩短了他们的工作搜寻时间;在上网设施上,农村劳动力更多地使用手机来获取信息。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宽带建设通过放松地理距离对信息流动和获取的局限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迁移。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关艳 《中国农村观察》2006,35(3):70-73,79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迁移劳动力汇款的情况,以及影响迁移者汇款行为和汇款数量的因素;迁移者的收入如何改善家庭其他成员的福利;迁移者的收入如何影响农村家庭的投资;迁移者的回流行为,以及影响迁移者回流决策的因素;回流劳动力对家乡经济多样化的影响;迁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迁移如何影响家乡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文章指出,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将持续,而且会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决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2006年北京地区1452名外来务工人员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决定迁移劳动力收入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资本在总体中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笔者发现了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家庭关系与老乡关系对于女性迁移劳动力的工资有显著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对西部地区的男性迁移劳动力而言,社会资本的积累能够带来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学者有关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研究文献,从迁移的概念、规模、空间类型和时间范围、特征、就业和职业选择以及迁移成因和迁移结果七个方面对部分重点文献进行评述。最后,对我国关于农村劳动力迁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重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来看,农村劳动力完成了"农村—进城务工—回流—再进城务工—再回流"的路径迁移。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再回流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明确农村劳动力再回流的社会原因包含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且该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了妥善处理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回流问题,从政府、企业、高校、个体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劳动力的迁移行为同样牵涉到成本和收益问题。本文介绍了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模型,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消除农村劳动力迁移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迁移的logistic离散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城市和农村在工资与就业机会方面存在着不均衡,因此,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大规模的迁移。本文用logistic模型描述迁移过程中的混池现象。这种混池现象因信息和迁移人数等因素而实际存在。然而,由于传统的春节造成的劳动力迁移的周期性,使人们忽视了这种混池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也日益突出.以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异质性为切入点的分析表明,我国近年来的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过程,是一种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迁移过程,而不是相反,这一点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关键原因.鉴于此,有序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并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强化农村地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鼓励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创业,就成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毳  李秉龙 《农村经济》2003,(12):72-73
由于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离政策 ,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劳动力也被人为划分为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两大主要范畴。在这两大范畴中 ,城市劳动力在就业、收入、福利待遇等许多方面享有比农村劳动力更加优越的条件。 2 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掀起的劳动力流动大潮 ,打破了城乡劳动力的分割局面 ,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在这个过程中 ,大约有 1 2亿农村人口流向了城镇 ,如此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之中 ,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会有何变化 ?如何打破旧观念的束缚 ,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农村家庭难以搬迁,劳动力迁移以个人迁移为主。由于家庭难以搬迁,迁移的劳动力与家人离别会给迁移者和其他家庭成员带来心理上的效用损失。因此,农村劳动力需要很大的工资差距水平才愿意迁移,并且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心理评价也会提高,如果工资差距不变则迁移意愿就会降低。由于家庭难以搬迁,农村家庭需要为家务和农业生产留下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某个劳动力是否迁移不但取决于自身的迁移优势,还取决于其在家庭内部的相对迁移优势。通过描述家庭难以搬迁下的劳动力迁移行为,本文试图说明家庭难以搬迁是如何对单个劳动力迁移产生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家庭作为迁移决策单位,利用多层次分析技术,从家庭、村和省级三个层次研究我国省际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类型、家庭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家庭经营主业和家庭在收入分层中的位置等家庭层次变量,经济类型、交通条件和迁移传统等村级层次主量,以及投资强度、经济结构、农村社会保障等省级层次变量对农村家庭的劳动力迁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与迁移、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与迁移、就业、收入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的迁移日益普遍,贫困地区也不例外。本文利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对迁移收入转移及其对贫困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具体分析了迁移收入转移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表明,中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迁移行为与“利他性”假说相吻合,这表明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可以视作一种积极的反贫困行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具体分析,本文也发现劳动力迁移的确成为缓解贫困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迁移人口与其他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福利状况有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14.
从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的全程角度出发,并基于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证调查,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城乡迁移过程中个人成本与个人收益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个人收益大于个人成本这一种类型,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江西省赣州市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迁移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性迁移,不仅有效地缓解了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增殖;同时也对流出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留守”的劳动力呈现出明显的“高龄化”和低素质化倾向,对当地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结构调整非常不利;“留守儿童”问题,将加重流出地未来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与迁移、就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与迁移、就业、收入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农地制度改革需要加强农地流转的制度规范和市场体系建设。缺乏农地确权和缺乏明确的农地流转制度安排,不仅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迁移,也造成了迁移的短期性。由于缺乏农地流转的制度化安排和对农地流转缺乏可靠的收益预期,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迁移是灵活和弹性的。农村迁移劳动力本身也并非完全希望获得城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二元经济结构变动和区域差异的角度,研究农村迁移劳动力歧视工资的决定机制,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部门的农业收入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工资的决定有参照效应,而实际产出对迁移工资的促进作用发生偏离。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程度的恶化,参照效应和偏离效应随之加强,并且从整体上看,中国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受农业收入的影响最大。进一步对中国东、中、西部的回归发现,东部地区农村迁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最大,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收入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最大,参照效应的强度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参照效应弱于中、西部,并且各区域要素回报率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回报率最为突出,中部地区仅有物质资本通过检验,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劳动的回报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也不例外 ,户口、用工等制度的约束一直严格制约着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和移民。随着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劳动力 ,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速度 ,并长期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因而近年来劳动力的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和其它欠发达地区农民大量流向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流动和迁移 ,一方面解决了发达地区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