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持"现实主义"人性假设,其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特征.从先秦至明清,法家对中国管理思想始终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管理思想史上的法家所持的是一种"效果与效率"并重的工具理性.这一工具理性在管理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们行动的利益导向、采用赏罚并用的激励措施和对管理与领导技巧的深入研究.由于法家管理思想具有合理内核,并且从先秦至明清,法家和经过改造的"新法家"对中国管理思想始终具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也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娟 《致富时代》2011,(5):140-140
近来,由于文化缺失现象,国学热盛行,探求和寻找古代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法家管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从法家思想的人性论基础,法、术、势结合的管理观念和审时度势的变更理念等角度去发掘其对现代管理的价值,以促进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是两汉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为主线融汇了儒、法、墨、兵、阴阳等各家思想。但是,各家思想在《淮南子》中都发生了变化,不同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状态。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这本以道家思想为主的著作中,各家思想都被道家思想所融贯。二是各家思想彼此互相感染、互相熏陶。文章旨在分析法家思想在这两重原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并以此探索《淮南子》中的法家思想与先秦原始法家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法家思想的现代管理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从根  陆鹏 《北方经贸》2008,(2):107-108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管理文化长久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法家管理文化对现代管理具有指导作用。韩非子的"法"思想为我们提供企业制度建设之道;"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制度执行之道;"势"思想,对我们形成卓越的领导风格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商》2015,(51)
先秦法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法治思想最初的萌芽,对于我国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实践有着极大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管理哲学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源头,构筑和确立了儒家管理思想的主体内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先秦儒家管理哲学的研究大都分别以孔子、孟子、荀子三人思想为主,缺乏对这一时期管理哲学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同时经研究发现,未来的研究还需还原三人管理哲学的真实面目,重新梳理先秦儒家管理哲学的整体特征及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避免经改造后的先秦儒家管理哲学所容易引起的误读,这是研究先秦儒家管理哲学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仲,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先秦法家的奠基者,齐桓公在位时,,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行了改革,在他的帮助下,齐桓公"一匡天下"。分析管仲的经济法律思想并着重论述该思想的社会实效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代的悠久历史。在璀璨的历史星河中,我国的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在那个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同时也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本文就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究,着重阐述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管仲,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先秦法家的奠基者,齐桓公在位时,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行了改革,在他的帮助下,齐桓公“一匡天下”。分析管仲的经济法律思想并着重论述该思想的社会实效问题。  相似文献   

11.
魏艳枫 《中国市场》2015,(9):104-107
《淮南子》虽然以道家为主旨,却吸收了先秦儒家思想,儒家的许多伦理观念、哲学概念都可以在《淮南子》各个章节中找到。但是,《淮南子》中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先秦儒家思想,原因有二,一是黄老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符合自己需求的改造,因此,《淮南子》中的儒家可视为道化的儒家;二是法家、墨家等其他被《淮南子》吸收的先秦思想影响了儒家思想,因此,《淮南子》中的儒家思想可视为整合的儒家。  相似文献   

12.
《商》2015,(9)
"无为"拥有多元的起源以及涉及一系列陈述的知识的历史,是先秦各思想流派论辩的一个公共话题。作为先秦诸子争辩的"公共话语","无为"在儒、道、法家的主要经典中都有明确记载。各家的"无为"都以日常语言为根基,以自身的学派宗旨为导向,呈现出"家族相似"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3.
李耀 《商》2014,(49):112-112
法家作为先秦百家中最注重政治功用的一派,其治国的方式为法治。而在于法家内部则分为了两派:齐法家与晋法家。两派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他们都强调法治,以及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对于完成方式又有所不同,齐法家侧重刑德兼备,而晋法家则重刑赏。并且两者对于商业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究其原因,是由于文化、地理和历史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现了法术势结合的特质。在现代管理视域下,韩非子制度化管理由于理念、模式以及方式上的现实主义理性风格,体现出深邃的管理智慧。本文将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背景下,重点对韩非子制度化管理中的辩证关系、人性与管理、制度化管控等内容进行论述,并结合商场管理实践来分析韩非子制度化管理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分别对儒家、佛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这些思想文化流派做了阐述,其中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道、法、兵四家,这四家思想文化流派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深层意义将在第二部分介绍,最后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的现代企业管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荀子是先秦时期的一代儒学大师,他一方面继承发展和修正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继承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荀子礼法思想丰富而又有极强的实用性,对我国古代在思想文化和治国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在过去的两千年里起着重要作用,很多方面对于今天的中国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来源于儒家、法家和道家等传统的管理思想及马列主义的政府管理思想和西方公共行政学三部分,但我国的国情却呈现出一元化的治理格局、"崇尚科学"的思想、市场发育不足、第三部门力量缺乏等特征.文章指出,要吸收西方理论元素,但又与国情之间出现断层,因此需寻找公共管理理论本土化在价值观、主体、客体、理论、路径方面的逻辑基点,以四点一径的逻辑基点为起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夏商时期的谋事们就努力寻求治国方略。而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便体现了最早的战略管理思想。诸子百家中,儒家注重打造稳健增长型长期战略,道家讲究高屋建瓴的战略哲学,法家运用科学的治国战略,而兵家是世界最早的战略管理学派。战略管理的思想在中国延续至今已千年,当融入了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后,融汇后的战略思想将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李彦斌  陈涛 《消费导刊》2009,(1):223-223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也是21世纪上半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对韩非法治思想的评论、揭示和批判过程中,应当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要求,这将对我国的行政建设、法治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