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少子化和老龄化是当前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典型特征。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从消费支出、消费率和消费结构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年人口比却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少儿人口比和老年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农村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低收入组家庭及健康状况较好家庭的老年人口比的上升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家庭、中部地区家庭、中高收入组家庭及低教育程度家庭中是显著的。本文的结论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为扩大居民消费的路径提供了研究依据,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晨  孟越  苏牧 《南方经济》2021,40(9):90-111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不仅短期内促进企业创新和经济绩效增长,且表现为长期增长效应,亦不受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干扰。机制分析中,政策"扶持"作用下的创新人才投入、政府补助支持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作用依次减弱,其次为政策"信号"作用下的信贷融资约束压力缓解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效果最弱的为"扶持"作用下的税收优惠举措,说明政策作用下的直接创新要素资源供给效应最为有效,间接的税收优惠举措和信号作用促进效应相比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3.
陈春春 《南方经济》2019,38(2):51-68
噪声交易与股票流动性都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点,但二者的相关性问题学界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正负之争"不休。文章改进Kyle (1985)的假设,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流动性数理模型,模型表明:噪声交易与流动性负相关,且相关关系受信息不对称、风险厌恶度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文章以中国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数据证实了"噪声交易-流动性"关系,发现其存在显著的月历效应和市场行情效应。文章对"正(负)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为争论的清晰化、明朗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5.
对于“服务业之谜”的已有解释可分为三类:“需求论”、“供给论”和“供需结合论”。Pugno模型是“供需结合论”的代表性研究,它将服务消费引进效用函数和人力资本积累函数,从而在综合考虑服务消费偏好、人力资本积累、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等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成功地破解了“服务业之谜”。Pugno模型是对Baumol模型的修正,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拓展的方面。本文在此做了一点工作,同时还基于中国实际,对中国服务业的增长及其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得出结论:降低服务消费者的时间偏好率,即使服务消费者增强对服务消费或增加服务支出带来未来收益的稳定预期,也有助于增进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和整体经济实现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眼下这场经济危机,更让我国这种出口依赖性的国家将拉动内需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安徽属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尚待开发。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仅2196.23元,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只占4.84%,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基于1983~2009年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构建了ARIMA(3,2,1)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对未来我国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邵萍  张辉 《科技和产业》2023,23(4):92-95
为了把握文化消费的未来走向,拉动文化消费增长,使用GM(1,1)模型和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北京市2008—2018年文化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建模,得到 2019—2023 年的北京市文化消费预测值。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有效改善GM(1,1)模型预测波动数据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受疫情影响,2020年北京市文化消费下降35.6%,2021—2023年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根据预测结果,对拉动文化消费增长点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长制"这一创新政策试图通过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有效实现水污染治理目标,但该政策能否有效解决因流域治理的跨域特征而导致的碎片化管辖和协同治理困境,现有文献对此尚未予以关注。文章首先利用博弈模型和逻辑推演阐释了碎片化治理本身对水污染治理及对河长制政策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进而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七大流域覆盖的干流县域数据,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部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点的水质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的流域治理中确实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且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原因在于中上游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被动等待,而下游地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占优策略为主动治理,导致下游监管较强、中上游监管较弱而出现污染产业"逆流而上"的现象。同时,河长制能产生水污染治理改善的效果,但尚未解决跨区域协同治理困境,这也正是目前实施的河长制政策的主要局限,亟需后续推行过程中的进一步完善。文章揭示了河长制治理过程中的跨区域碎片化导致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并为此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利于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治理,为政府进一步建立跨区域的河长制协同治理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上海市1993~2015年的各研究变量数据为样本,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了养老金支出等因素对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养老保险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Granger原因。此外,居民储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上海应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健全收入增长机制等方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衡量未来发展不再单一考量经济指标,而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局面。以新能源逐渐取代常规能源业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基于河北省能源消费状况,笔者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2003-2010年河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进行预测,得出预测结果,并在分析预测结果的基础上,从更新观念、政策引导、技术创新、重视农村区位发展四个层面对河北省未来能源规划和新能源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曾照军 《黑河学刊》2010,(11):54-55
根据印刷媒介的自身的特性与现今广告消费现象相结合原理,阐述消费社会的广告对不同媒介产生不同的消费诉求方式,以及商品的本身蕴含的符号。今天的消费者似乎生存在一个处处被商品包围的物化世界,它随着电子媒体纷纷涌现,二者对于广告而的消费诉求也出现了各自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种前后对比凸显了印刷媒体自身特征,值得探索下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79-2011年的时序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实证研究了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主要是受到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而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收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陕西省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57.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措施: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说明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动情况,本文运用2000—2008年《漾濞县统计年鉴》中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漾濞县农民不同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阳阳  王瑞 《南方经济》2017,36(2):40-61
文章首次从教育选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作者首先建立了教育回报的代际交迭模型,推断出富裕家庭教育回报率高这个事实会拉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作者使用1992年至2009年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了论证,实证结果表明出身"寒门"的子女期望教育回报率更低,这拉大了与富裕家庭群体的收入差距,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自2001年来,家庭因素带来的教育回报差异能够解释19.1%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引入工具变量的结果表明,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作者进一步模拟了"新常态"下的贫富差距状况,结果表明,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会使得基尼系数扩大6.1%。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8年杭州、南京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地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以及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促进两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段涛 《改革与战略》2011,27(10):83-85
农民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着相关性,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效应。根据1990—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以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财政支农支出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区域应当采取差异性政策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8.
曾益  姚金 《南方经济》2022,41(1):19-34
2019年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例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由28%降至24%,下调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能提高缴费遵从度吗?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又将发生何种变化?文章基于200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得到如下结果:(1)当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缴费遵从度会上升3.117个百分点;(2)如果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仍为28%,基金分别于2021年和2026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2030年和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分别为13.89万亿元和280.36万亿元;(3)若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4个百分点,缴费遵从度上升12.468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时点向后推迟1年至2027年,2030年和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分别减少29.67%和8.14%;上述结论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和敏感性测试。综上所述,降低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既能提高缴费遵从度,又能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是一项"一举两得"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浙江省1992-2009年的数据对地方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增长,其中转移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购买性支出。因此,浙江省地方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978-2010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政府民生支出对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存在着的地区和城乡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城乡居民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大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