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转轨,企业转型,就业培训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培训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培训的人才不单单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更要熟悉市场操作基本规程,具备市场开拓意识。其次,培训主体多元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待业青年等,培训目标也较单一,达到二级应知、三级应会即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培训对象呈现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结构差异很大,培训目标各不相同的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培训对象既有待业青年,又有失业职工,还有为充实自我,想学一技之长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第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民营个体培训机构异军突起,抢占市场。针对就业培训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蓬莱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认真总结就业培训推向市场取得的成功经验,2000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体制改革的力度,在体制上实行机构独立、法人治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培训形式上实行多元化培训,适应市场要求,面向社会求生存,迈向市场求发展,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以  相似文献   

2.
就业训练中心是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就业和再就业训练主要机构,对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就业训练中心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就业培训形势需要。一、当前训练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就业训练中心培训经费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不同的就业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就业观念的主要表现是:等待国家“统包统配”、争取“国有身份”、严守“所有制界限”。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传统  相似文献   

4.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政府各部门: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贯彻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方针.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恨据《宪法》规定的"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的要求,现就加强就业训练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就业训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市场就业的必然要求就业训练是指劳动者就业前必须接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就业训练,对促进就业,开发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经济结构的调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向市场经济就业体制转轨中,部分职工下岗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一种特有现象和必然趋势。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政府提出了改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大国策,  相似文献   

6.
营销培训工作的思维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 ,营销概念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伴生的。改革开放前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产品实行指令性生产和定购 ,因此企业并无营销概念 ,更无现代营销知识培训行为。改革开放后 ,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 ,营销工作才日益被企业重视起来。但是 ,由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惯性作用 ,目前不少企业在营销培训中 ,思维并未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而转型。传统营销培训工作普遍存在的误区误区一 :培训理念滞后 ,不适合当代社会市场营销潮流。现在不少企业的营销培训 ,仍停留在传统推销培训层次上。尤其是在目前产品市场竞争大、明显过…  相似文献   

7.
林涛 《民营科技》2011,(3):204-204
国有企业改制就是要国企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向市场经济模式,改变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市场经济下的新体制、新机制。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固有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国企改制后仍然死抱传统的管理观念,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所以在国有企业改制后建立创新的工商管理发展观念至关重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后的现状,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后工商管理观念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相应地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转变.我国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跳跃性增长的态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大量的高校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就业.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的不够健全、不够规范,学校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求职心切、自我防范安全意识不强,以及社会不法分子的趁虚而入等,都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目前我们质量技术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员结构亦不甚合理。这一状况的改变,从根本上来看必须依赖于教育。质量技术监督教育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的旧框框、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已成为质量技术监督教育培训发展的首要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在价值规律和自由竞争原则下,将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向高水平发展。市场经济越发展,教育的作用也就显示得越充分、越重要。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科教兴  相似文献   

10.
浅谈物资企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杨雅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物资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物资部门及其企业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同时,计划经济模式也给物资企...  相似文献   

11.
我省是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较多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也是全省就业工作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的时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这三十年中,全省就业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作为人口大省,我省解决人民"乐业"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教育筹资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目前,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筹资方式的多样化成为可能,积极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必要途径。在这一重要改革过程中,筹资理念的与时俱进,成为高校在日益激烈的产业化发展竞争中,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一直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化,作为高等教育终端产品的大学生,通过市场流向了大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我国现在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原有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就业方式、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以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职工个人材料为主要职能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在继续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冲破以往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积极探索职工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认真研究如何在确保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及时、准确、高效地为职工档案利用者提供全面、客观而又翔实的职工个人资料,充分发挥职工档案材料在求职、招聘、培训、考核、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的参考和依据作用,更好地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市场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全面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农民市场培训也应纳入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当中,为此需要转变观念和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人们逐步地认识到企业家的作用。因此,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和增强企业家的自身素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增强企业家的自身素质,企业家必须首先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标准的观念,也就是要企业家对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观念进行扬弃。所以,企业家应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中符合市场经济关系有生命力的观念加以继承,与此同时,还应将危害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的旧观念予以摈弃。如要继承和发扬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有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基本上都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时的管理方式。80年代前,这套模式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改革开放之后,虽然进行过一些改革,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人力资源方面的部门的职能主要分为:人员调配、培训、晋升、工资分配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而这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发展相违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类型,80年代初为解决大规模返城知青就业作出贡献。成为中国就业模式和就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如何增创劳服企业发展新优势,涉及到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是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上的“劳服企业”我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原统称劳动服务公司,始  相似文献   

18.
进城?进城!     
正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劳动力资源也逐步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和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国有企业固定工就业制度打破了,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公有经济、中小企业以及非正规部门慢慢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一系列劳动保障措施、政策陆续出台。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农民工"一词。那个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韩彬 《活力》2006,(2):70-70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的一个亮点是:“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20.
3.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决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 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动力来自社会基层,而其速度完全由自上而下“摸着石头过河”来把握。从历史角度衡量,与劳动力总体成长和适应性调整的速度相比,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是太快了,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加剧结构性失业的程度。在产业结构急剧调整的同时,劳动力的培训和观念的适应必然滞后,因而结构性失业将长期存在。劳动力促进产业发展又制约产业发展,产业创造就业也创造失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将决定结构性失业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