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省共有11个地市和118个县(市、区),其自然环境、生产力要素,经济发展差异颇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的千差万别,因地制宜是地方农业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方针之一。 近几年来,我局一直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唱好服务农业这个“重头戏”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体会。 1、建设较完善的农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监测体系是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根本保证 自1978年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辽宁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本着“务实、创新、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主动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在农业标准制修订,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建设,农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截止到目前,全省已累计制定农业地方标准340多项,市县级标准规范53项,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几个方面。有16项标准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有1项标准获得了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省共承担两批1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任务,占全国示范区总数6.3…  相似文献   

3.
业内动态     
日前,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向社会正式公布了涉及无公害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业的41个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填补了甘肃省在大宗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标准方面的空白。这些新添的41个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已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近年来,甘肃省在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扶持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以来,甘肃省已经制定发布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85个。此次发布的41个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是继《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环境质量标准》、《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甘肃省无公害…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状况 我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属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成效也比较显著的几个省份之一,在制订农业地方标准、设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和建设农业质量监测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省的标准化工作要认真贯彻 2 0 0 0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总体要求 ,围绕我省经济工作的中心 ,实施“二三三”工程 ,即抓好两个重点———农业标准化和采用国际标准工作 ,强化三项业务———标准实施监督、服务标准化和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 ,搞好三方面的基础建设———标准制修订及管理、标准化素质工程和标准化法制建设。切实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一、抓好两个重点1 农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监测体系。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和结构性调整的需要 ,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06,(8):13-15
山东 8月14日,山东省质监局局长丛大鸣在山东省标准化丁作会议上指出: 目前山东省已有省、市、县级农业地方标准(规范)1090项;建立健全了由1339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组成的叶菜类、干果类、贝类、肉食鸡、肉食兔、猪、牛等10种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了涉及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体系框架。健全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共有177家农产品检测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  相似文献   

7.
《大众标准化》2005,(5):8-9
1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回顾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明确指出:"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顺应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视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己任,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几年来我省组织清理旧标准230多项,制定新标准和生产规程150多项,引用推广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200多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配套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方针,福州市质监局将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相配套的、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农业标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加快体系建设 农业标准化,制订标准要先行.要根据<全国农业标准2003年-2005年发展计划>,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台湾地区农业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在支持台湾工业发展、保证台湾粮食供应和维护农村稳定中作出巨大贡献,创造了台湾特有的发展模式,享誉全球。而台湾的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也独具特色,且内容丰富,可为祖国大陆提供借鉴。本文在阐述台湾农业标准化概况的基础上,对台湾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和检疫体系等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概括了台湾农业标准化发展趋势,即标准内容市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标准常识普及化、标准事务信息化、标准回馈机制化等。  相似文献   

11.
在食品追溯制度即将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的背景下,江苏省迫切需要建设本省自己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江苏省的食品安全追溯的产业特点以及实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江苏省如何结合地方的产业特色来建设本省的食品安全追溯地方标准体系,最后就该标准体系中的主要标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综合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它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对推动技术进步 ,改进产品质量,加强科学管理,保护环境和资源,扩大出口贸易,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有着重要作用。 1综合标准体系的建立   福建省是我国最早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的试点地区之一。 20世纪 80年代末,该省曾对其拳头出口产品乌龙茶和蘑菇罐头成功地实行了综合标准化,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998年,惠安县作为福建省的海洋经济强县,承担了省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制订实施“褶牡蛎挂养综合标准” (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工作,7月14日,长治市质监局完成了长治市农业标准体系的更新升级,共补充、淘汰、更新各类标准142项。新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将对农业生产建设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撑和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前不久在运城永济市召开的山西省首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场会标志着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山西省的农业标准化工作突飞猛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农业标准的制修订来看,"十二五"期间,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305项,比起之前历年来总数增加263项,累计达到363项。其中,种植业标准283项、养殖业60项、桑蚕及其他标准20项。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市现行1906条标准文本为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统计分析北京市地方标准发展现状,依据标准三维空间理论构建北京市地方标准体系,运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究北京市地方标准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北京市地方标准主要集中于安全、方法、管理等方面,体系维度内行业领域分布不均衡。城市基础建设及民生建设主题领域标准覆盖范围大,绿色环保、社会服务保障及数字化发展领域标准覆盖范围较小。工程、施工、交通等标准是关注的重点,绿色、智能化、养老等标准建设仍处薄弱环节。应当以法规为依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标准制定,以滞后标准领域为导向,明确标准制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各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标准的梳理,运用系统优化、简化协调的标准化原理与方法,结合上海实际和地方特色,探讨了如何构建能够直观反映上海市节能工作全貌、并突出整体规划的节能地方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希望能为上海市相关行业和部门系统分析、研究所在行业的节能标准建设情况,更好地掌握节能工作的关键标准和缺失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业标准化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标准数量日益增多,已制定国家标准450余项、行业标准1450项、地方标准17000余项。农业质量监测体系从无到有,组建了国家级产品质检中心13个,农业部管理的质检中心179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创建了2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100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示范农场。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相比,差距很大,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8.
青岛质监部门把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来抓。他们通过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制定标准化奖励政策,大力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等措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围绕农业主导、特色和优势农产品,青岛质监部门已制定、发布近200项农业地方标准,组织制定备案食品企业标准3550项。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山西省农业标准化工作者努力拼搏、不断创新,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了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同时,积极培育名牌产品,不断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  相似文献   

20.
农机标准化建设主要是指在《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指引下,以促进农业高效益发展及完善农业生产体系为导向的系列举措的统称。农机标准化建设关乎农业现代化发展,还可将现代技术手段与农机联系起来,助力农机从功能、能耗、安全稳定性等角度寻求突破,满足新时代农业稳健发展需求。本文通过研究农机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期为助推农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