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夏群 《时代金融》2014,(7X):54-55
本文对1986~2009年间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稳定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金融稳定性也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过程。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稳定性呈现倒U型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862009年间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稳定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金融稳定性也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过程。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稳定性呈现倒U型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相似文献   

3.
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是一国金融开放的先决条件。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在国内微观、宏观金融自由化不足的情况下,贸然的金融开放与金融、经济危机的必然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开放的角度,具体考察了我国金融的现实条件,并按开放的要求粗线条地给出了中国未来微观、宏观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是一国金融开放的先决条件.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在国内微观、宏观金融自由化不足的情况下,贸然的金融开放与金融、经济危机的必然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开放的角度,具体考察了我国金融的现实条件,并按开放的要求粗线条地给出了中国未来微观、宏观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进行适度的金融开放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将面临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格局,然而,中国金融业现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将为其在更加开放的格局下适应竞争、把握机遇造成巨大障碍,因此,本文拟对我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难点进行初步探讨,析,并据此提出积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个里程碑。在新阶段的金融改革的发展中需要付出制度的转换成本、替代成本、创新成本。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开放将出现三大特点,面对两大主题,需要理性分析面临的挑战和矛盾,认真考虑应对的理论战略,探讨突破性的改革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进程的因素一是由此产生的风险,二是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构造金融开放与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函数,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金融开放中获得最有利的风险———收益报酬率,进而提出了今后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中国金融开放中内外失衡问题,结合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态势从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政府进行如此政策选择的原因,并对于现有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于金融开放中优先对外开放的国际案例作了评析,指出其成败得失;而后结合金融生态链理论用中国企业融资渠道的实证数据分析了中国的现实金融需求,指出目前的金融制度供给不适应现实需求的发展,因此加快对内开放,完善金融生态链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并结合国内外"民间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主流。但是对金融自由化的理解却不一而足。本文试图对金融自由化概念进行深入诠释,通过回顾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历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开放已经到了外国资本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时候。对外开放在引进外部竞争的同时,也会带来金融稳定问题。东道国政府必须在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之间做出权衡。在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背景中,金融监管成为保证金融稳定的主要途径。以激励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进程的因素一是由此产生的风险,二是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构造金融开放与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函数,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金融开放中获得最有利的风险--收益报酬率,进而提出了今后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与中国金融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本文试图对金融自由化概念及其利弊纷争进行深入诠释,并针对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客观评价,然后通过回顾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历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金融开放是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推动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3—202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开放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金融摩擦对金融开放提升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1)金融开放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2)金融摩擦会降低金融开放带来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程度。(3)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开放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功能在非国有企业体现得更明显。本文最后为我国金融开放和资本配置效率提升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本文在回顾总结近十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厘清社会主义金融与资本主义金融,金融强国与实业强国,金融结构调整与金融高质量发展,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等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2—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引入了影响金融开放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采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随着金融发展的程度不同呈现出非线性的转换现象,金融发展水平过高或者过低时,本期金融开放主要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同金融开放处于较合理区间时,本期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呈现正效应。因此,我们需要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根据本国具体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金融开放政策,形成面向国际市场,具有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金融开放市场体系,从而使得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达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清醒:不断追寻金融开放,是我们始终的目标;而改革开放中处理好与稳定的关系,是我们28年成功的经验。因此,正确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与次序,是必然的策略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十四五"即将开启之时,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没有停下来,金融机构的开放是中国金融开放的着力点.在"十四五"时期,金融的开放会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开放是历史趋势,而要完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到2035年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远景目标,金融开放的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拓展了Howitt & Aghion (1998)提出的创造性毁灭模型,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体的技术创新存在积极影响,且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实现:一是助力国内金融体系深化发展,帮助本国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创新项目投资过程中的资源损耗,促成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增强本土创新主体对海外创新资源和市场的利用,提高其创新能力。基于67个经济体1997—201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证明了理论模型的基本结论,并检验了金融开放影响技术创新的两个渠道,为理解金融开放如何影响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对于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将可为强化国内国际两大循环的良性互动构建新纽带,可为金融开放奠定新支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金融开放的着墨看似不多,仅强调了“推进金融双向开放”。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有10年历程,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头雁效应”。本文以21个自贸试验区发布的金融创新案例为基础,回顾了其金融创新的总体情况,以及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金融市场开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平台和模式创新、金融监管创新等5个主要领域的金融创新,总结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的情况,分析了我国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的特点,并对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的金融创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