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家     
坐了一整天的车,终于在傍晚时分到了老家. 老家就是小时候父母亲的家.如今的老家是既熟悉又陌生. 自从父亲离开了人世之后,老家里就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在家.由于母亲不习惯到外地生活,我们兄弟姐妹在每年的节假日就如同候鸟一样回到母亲的家,老家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母亲更是一脸的幸福,忙里忙外.  相似文献   

2.
萤火虫     
当送完最后一张逾期贷款通知单时,天已黑了。 月光照映着缥缈的薄雾,从山林、田野升起,路上已没行人,我走得很快。忽然,一亮点在我前面闪了几下,哦,原来是一只萤火虫。我便想起了儿时妈常教我的一首歌:“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照我娃回家,别让他迷路。”想起这,我才意识到好久未回家了…… 幼时,父亲一身风湿病不能出工,家里全靠母亲挣工分维持生活。既要养我们兄弟,又要为父亲治病,拉下了队里不少的债,每年都是队里的倒找户。那时,看同龄人高兴地上幼儿园,我便缠住母亲说我也要去。母亲便哄我:“乖儿,莫去,你去了要扣妈的工分。”我便再没提过。以后便天天割草放牛,因为年底每条牛也要算工分  相似文献   

3.
父爱     
妹妹打电话说父亲病得厉害,我于是匆匆请假赶往医院.一路上,泪水一直充盈着我的眼眶.当爹又当妈的父亲啊,您刚过了几天好日予怎么就病了呢?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     
在我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小时候家里处处充满了他爽朗的笑声。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父亲的笑声越来越少了,只看到他的白发逐渐增多,黝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年轮,让我常常想起油画大师罗中立所画的《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家里很贫穷,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只身去闯关东,一去两年杳无音信。第三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父亲回来了,身上穿着走时母亲为他赶制的那件夹克式棉袄,  相似文献   

5.
会计情未了     
我的母亲做过十几年的村会计。确切地说母亲开始是做大队会计,大队改为村后,才改称村会计。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很忙,白天整日在外忙碌奔波,即便晚上,不是开会就是在家写写算算。可母亲从不说累,脸上还总是挂着笑容。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母亲开会少了,集体的事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多了,可母亲却比以前更忙了。那时,我的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父亲在外地工作,姐姐、哥哥和我都还小,沉重的家庭负担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母亲常常是天一亮就去田里劳动,到傍晚是最后一个收工回家。母亲既要做村财会工作,又要"承包"家中的一…  相似文献   

6.
增加抚养费     
《致富之友》2005,(3):61-61
案情简介:我父母在我5岁时就离婚了,我随母亲,父亲每月给我100元抚养费。现在我13岁,读初中了,学费很高,母亲又下岗了,我们生活十分困难。父亲开公司,已经有好几栋别墅了。请问我可以要求父亲增加抚养费吗?如果他拒绝,我们该怎么办?谢谢!  相似文献   

7.
我从村小学转到镇小学读五年级的时候,一度因为成绩差成为老师头疼的孩子。有一次期中考试后,班主任让我把母亲叫去,我不得已转告给了母亲。本以为母亲回家后,准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哪知道母亲兴冲冲地跟我说,班主任说我其实很聪明,只是没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如果我学习上专注些,肯定能成为成绩优异的孩子,希望家长多些关注,多些陪同。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听父亲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次是我去外地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考试,父亲母亲全程不辞辛苦地陪同,这个伯伯正好接待我们。当时我不太明白其中的寓意,只是暗想,水肯定是向下流的呀,有地心引力嘛。第二次听到这句话,是母亲说的。那些天,姐姐八个月大的宝宝第一次生病,夜里高烧,全  相似文献   

9.
老去的故乡     
<正>印象里,父亲的很多时光都给了村后边的南峰山,而母亲却将青春献给了门前的那条桃花河。在我不谙世事的年岁里,父亲常常天蒙蒙亮就背着背篓走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就能看到他背着小山似的满满一背篓草走过村道,走过那个石碾子边上。那里是村里的饭场,常常会有一大堆人端着饭碗聚在那里闲聊,常常会有招呼和羡慕声:在哪儿割的草?这一背篓草真好,牛最爱吃了。父亲也不紧不慢地回答:南峰顶上割的。父亲几乎每天早上都上南峰顶上给牛割草,因为家里养了大小三头牛,即便是我,放学后回来也少不  相似文献   

10.
饿病     
我有饿病,据我妈说那是我小时候没奶吃的原因.没奶吃后,大人为了喂活我就只好给我喂米糊糊,但米糊糊不对我的口味,更多的时候我是饿得青喊,这样久而久之我就得了一个饿病.一饿我就觉得天昏地转,心里像打摆子一样不平和,头上的汗也像流水似的直往下流.因而为了对付我的饿病,母亲丝毫不敢懈怠,她总是在吃饭时间到来时提前给我准备好饭.有时为了对付突发事件,母亲总是多留熟食.她对我说:“一旦感觉饿,你就自己在碗柜里拿冷洋芋盘.”  相似文献   

11.
智慧的美丽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是那个人感动了我。我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去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  相似文献   

12.
吴树 《农家之友》2014,(8):40-42
<正>1父亲去世三年后,屠叔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屠叔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而屠叔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屠叔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屠叔是一个老实人。和我母亲第一次见面那天,屠叔很难堪。  相似文献   

13.
我从5岁起,就做了童养媳。一个小小的女孩子,就要担负起烧饭、洗衣、带孩子(婆婆的孩子)的繁重的家务劳动,只要婆婆一不如意,粗大的扁担就落在我的身上。我父亲认为女孩子是赔钱货,所以也不愿意我回家。母亲虽然有时去看我,但无法使我脱离火坑,因此,我在婆家受尽了千辛万苦。解放后,我才脱离苦海,得到了自由。  相似文献   

14.
感谢上天     
有个人把毛驴拴在树上,自己去集市上转悠,回来时发现毛驴丢了。他庆幸地对别人说:"感谢上天,幸好我没骑在上面,要不,连我也一块丢了。"  相似文献   

15.
五月的一天.正值我回家探望母亲。见老母在操坪里晒着几件粗布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现在又不是没衣服穿.还留着这些老古董干什么?”“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母亲说。  相似文献   

16.
父亲进城     
刚刚买了新房,回家常常感觉空荡荡的,便决定把父亲从乡下接来住(母亲很早去世)。一来可帮着照顾一下家,二来我也可以对父亲尽尽孝道。那天我去车站接父亲,让父亲坐出租车回家,当他听说一公里一元钱时,说那贵得不得了,还不如走,要么坐公共汽车。我说算了,为了  相似文献   

17.
重阳佳节     
重阳节这天,我回了一趟老家。老远就看见父亲在庭院里扫着地,母亲躬着身子坐在门前摘菜,不时抬头望眼村口过往的车辆和人群。当母亲看到我的身影时,她先是有些意外,继而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起身迎了出来。母亲拉着我的手,用略带责备的语气说:“回家来,怎么也不事先给我们来个电话?我和你爸也好准备准备。”  相似文献   

18.
我生了儿子之后,母亲从老家来帮我带孩子.父亲一个人留在老家,打理几亩庄稼.开始我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不妥,母亲也乐呵呵来到城里,她觉得老了还能为女儿做点事很开心.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账本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精打细算到只差没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了.父亲有一个牛皮纸缝成的小本子,平时就掖在屋里低矮的、小孩子却够不到的房梁上.我们偶尔会看见父亲把它拿下来,用铅笔头在上面写字.这个本子因为父亲的重视而让年幼的我感到好奇. 一天,我忍不住偷偷去问母亲这是个什么本子. 母亲用警告的语气说:"那是账本,你们可别去动,要不你爸该打你们了!"  相似文献   

20.
假期,大家庭聚会.母亲在做一道"冰糖肘子",她颇得意地说:"这道菜我是跟电视上学的,各种配料、调料都齐全,味道一定特别好!"妹妹听了,凑上前去说:"期待中!我真想吃出小时候过年吃肘子的味道,那叫一个香啊!"母亲信心十足地说:"我估摸着,这道菜一上桌就会一抢而光."听了母亲和妹妹的对话,我也满心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