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具有准时性、公益性、舒适性、安全性等特点,是城市公交体系中的骨干,在道路交通日益拥堵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将轨道交通作为出行的首选.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应提供优质的服务来满足乘客舒适出行的需要,以保持较好的客流吸引态势,提高客运组织效率.为能满足乘客对优质服务的需求,运营管理企业需要一个服务品牌作为抓手,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客流拥堵、换乘效率低下是当前地铁换乘站在高峰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Any Logic行人仿真技术,以客流密度作为瓶颈识别准则,识别出各站台层、站厅层存在的拥堵瓶颈区域,通过分析客流流线、结合行人自组织效应对瓶颈区域进行优化,以客流密度和区域平均逗留时间作为优化效果的评估指标,提出将瓶颈区域的直角拐角改为弧形拐角、引导客流压力大的流线分摊出部分客流前往客流压力较小的流线、调整列车到达时间以确保双向列车错峰到达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优化措施可以使各瓶颈区域的平均逗留时间降低约7.1%到35%,能有效缓解既有的拥堵瓶颈区域,为地铁站内瓶颈区域的识别与缓解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拥堵问题和智慧地铁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客流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对车站客流进行预测,并进一步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预测误差进行修正,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某站的进、出站客流数据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统计模型及单一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基于误差融合的短时客流预测模型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8.0%与29.6%,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46.4%与35.1%,证明了该模型在短时客流预测方面的准确性、可靠性,为地铁车站客流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客流高峰时期铁路综合枢纽内的客流拥堵目前还无较好办法完全解决,在分析综合枢纽内客流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包含服务端子系统与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子系统的铁路综合枢纽旅客疏解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可实现枢纽内旅客出行信息的智能分析和主动推送,根据旅客出行紧迫程度提供相应出行建议,有效缩短旅客在枢纽内的疏散时间,实现对枢纽中客流的引导,保障旅客在枢纽中的安全,达到乘客与运营方双赢的目的.在北京北站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做的系统初步设计与应用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该系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与区域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区域线的快速发展,其与轨道交通市区线之间的衔接合理与否,对整个线网的运营效果有很大影响.为此分析国外区域轨道交通线路进入城市中心区的不同引入方式,总结归纳了城市与区域轨道交通之间主要的衔接模式,并分别对现有几种衔接模式的原理、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利用沈阳—抚顺现有南北2条既有铁路的优势,提出通过合理的运输组织和必要的分流措施,将既有苏抚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开行沈阳—抚顺的轨道交通列车方案。利用既有铁路开行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的轨道交通列车,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等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既有铁路潜能,为城市旅客提供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7.
检票闸机是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流线上的重要设施,乘客在到达、通过闸机的过程中,会产生减速、刷卡、等待、通过等一系列行为,对客流的连贯性产生影响,因而闸机布局的合理性对车站集散效率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中检票闸机的布局,定义了2种典型的闸机布置形式,分别建立行人仿真模型,以大连轻轨3号线为例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平行式布局形式在检票闸机利用均衡度及乘客在车站空间分布合理性等方面均优于垂直式布局。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客流总量为研究对象,构造客流n日均量作为时间序列数据,使用日客流量与客流7日均量的相对变化率进行平时客流特征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ARIMA预测模型.通过客流7日均量分别进行系统日客流量的迭代预测和递推预测.实证检验,递推方法的相对误差基本小于迭代方法的相对误差,平时系统日客流量预测的相对误差基本在2%左右.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铁路枢纽进站线路疏解形式及其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通辽枢纽通辽西站东西两端疏解区为例,根据铁路枢纽疏解区各线的列流量等参数,以及所设计的疏解布置方案,通过分析计算各方案的进路交叉及列车转线次数,形成量化,用以评价疏解方案的优劣,以期选择既经济合理,又有可实施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广州-珠海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流预测是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的客流预测必须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观点,并据此对广州—珠海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客流预测工作的可靠性和预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能耗影响因素分析及能耗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轨道交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攀升,节能减排成为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轨道交通能耗影响因素,对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和节能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轨道交通能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按照轨道交通能耗指标的要求,建立轨道交通能耗指标体系,以及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2.
用户画像广泛应用于个性化推荐、广告精准投放等领域,但目前轨道交通领域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存在乘客画像的信息少、维度单一、指标设计和挖掘不充分等问题。通过从运营管理者和乘客服务多角度系统梳理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画像的新需求,进而结合AFC和土地等多源数据,构建满足新需求下的轨道交通乘客画像指标体系,并给出关键性指标的计算和推断方法。以北京地铁为例,构建并验证轨道交通乘客画像构建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乘客画像在辅助精细化客流预测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反映乘客个体出行特征的返程客流加入到S-ARIMA模型中,相比S-ARIMA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9.02,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下降0.16%,有效提高客流预测精度。乘客画像未来还能应用在更多的场景,支撑轨道交通的智慧化、一体化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客流预测一直是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关注的重点,由于受到运输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影响,部分OD的实际客流数据与真实需求有偏差,出现异常或者样本缺失,从而造成总体样本量偏小,直接采用这些样本进行预测会明显影响预测精度,但通过还原样本值增加样本量难度太大。根据上述特点选择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先确定源域的对象和范围,从源域中选择合适的样本补充到总体样本中,共同组成最终的训练样本数据集,完成迁移学习。同时选择改进的Boost算法,通过误差调整样本权重,不断迭代,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实例的迁移学习结合改进Boost算法的预测精度要好于传统集成学习、ARIMA模型、多元回归模型,为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特定OD的客流预测提供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城际轨道交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式,在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抓住乘客出行心理需求特点,注重列车设计和管理的人性化,加强换乘系统建设,科学选择站点、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际轨道交通的贯彻情况,引导都市圈客流选择轨道交通,保证都市圈交通走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是评价其服务水平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站客流量序列波动复杂的问题,构建基于EEMD-B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短期预测模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日间分时进站客流序列进行模态分解,并对分解的分量进行筛选和识别,探究进站客流的日间波动影响因素,实现对短期客流的合理预测。以广州珠江新城站短期客流预测为例,验证该组合模型在提高客流预测方面具有有效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客流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武汉城市圈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介绍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从促进湖北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提供运输保障;促进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推动两型社会创建,实现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城际轨道交通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初具规模,乘客在不同营运线路间的换乘更加频繁。乘客跨线路换乘所产生的票款收入分配问题,使运营商在运输组织、票务管理、绩效考核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也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规制经济学的视角,对非路径计算确定票款清分原则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和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微观仿真的铁路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铁路客运站流线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指出研发旅客流线设计评价技术的重要性。提出应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SimWalk软件建立客流的微观仿真模型,评价旅客流线设计方案的技术方法。实例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法的可行和有效性,能够以多种方式直观、定量地分析和评估旅客流线设计方案的绩效。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洁 《中国储运》2010,(9):85-86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机理进行剖析,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公用物品的外部效应导致拥挤的必然性。并进一步对社会中目前实施或倡导的各种缓解交通拥挤的措施的可行性及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评析。本文对交通管理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进一步分析和治理交通拥挤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C2R模型和Inverse模型,以伦敦、纽约、东京等11个轨道交通发展较成熟的中外城市作为参考对象,通过对运营绩效和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指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差距.在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其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改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