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英格 《中国市场》2014,(16):24-25
本文主要探讨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作为省域经济的内蒙古贸易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背景,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效应做了进一步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当地贸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对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文章就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边境民族地区次区域合作的障碍分析,以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提出加强次区域各国和地区的多边协商,制定共同的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经济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积极谋求国际经济组织各方面的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3、如何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4、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促进进出口稳定协调发展。5、改善贸易环境,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6、完善服务贸易政策,加快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智伟 《中国市场》2011,(23):197-199
以1995—2008年统计数据为根据,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重庆市产业结构经多次调整和升级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作用,但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区位因素带来的竞争优势正向作用的结果。因此,重庆市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应从产业结构出发,以确定支柱产业为方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协调贸易与发展的温尼伯原则促进WTO将环境措施融入了多边贸易体系之中。2001年WTO多哈部长级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就贸易与环境议题进行谈判,力图实现贸易、环境与发展“三赢”的局面。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必须实施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协议,支持环境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倡集约化经营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技术型产品,替代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内部化环境成本,促进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发展;实施绿色产品战略,推行环境标志认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以实现贸易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传统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陈燕 《北方经贸》2010,(1):9-11
当前环保已成为与和平、发展并列的三大主题之一,环境对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强大影响与日俱增。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国际贸易领域的新趋势、新特点。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转变旧的外贸发展战略,制定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外贸易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继续高效、稳定、长期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深化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构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商品结构,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合理引导国际投资,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2015,(13):276-277
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时期,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基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状,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研究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意义凸显。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其次具体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在总结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为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陶红 《现代商业》2013,(17):149-150
在现代社会,服务业发展程度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江门作为广东省珠三角城市之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进一步重视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从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江门市服务业、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际调研,重点分析2011年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综合经济效应,包括经济拉动效应、贸易增长和投资促进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旅游提升效应,为促进新疆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理贸易政策是各贸易主体参与国际分工中为追求最大化贸易利益而实施的政策。随着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加强,管理贸易政策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青岛是典型的以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城市,通过研究青岛市经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通过管理贸易政策调整寻求实现经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地方经济提供具体政策建议同时对我国类似的地区经贸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东亚奇迹”模式,使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东亚经济体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以零部件贸易为代表的生产网络框架下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本文考察了东亚生产者服务贸易结构的变迁,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分析结果表明,与东亚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生产者服务贸易随着东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也得以快速发展。从生产者服务贸易总体上看,东亚发展依然遵循了“雁阵”主导的产业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的前提下,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贸易、环境的良性互动具有的积极意义,能够给发展中国家的提升产业结构, 发展无污染的绿色产业,推出适应世界绿色潮流的新产品创造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认识是综合性的。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重视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进出口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不仅出口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进口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天津市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河北省,最后是北京市;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天津市,其次是北京市,河北省最低。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体现在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共同影响,产业结构趋同,民营和外资企业比重低等方面。笔者建议通过加强区域协调,促进地区贸易平衡发展;整合资源,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活力,充分重视民营经济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实现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支撑,在保持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努力发展次优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本文以山东省微山县为例,分析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在保持主要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次优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秀山  张鹤 《现代商业》2013,(25):82-83
文章以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大连市当前的产业结构状况,指出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建议,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永州市地处湖南南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永州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因此,实现永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永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面对永州现阶段农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支持力度差、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宜等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和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发展优势产业,有计划地控制粮食种植面积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重视技术与制度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而不应当仅仅在种植业内进行简单的品种换位,方能实现永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市场》2012,(Z3):13-16,6
围绕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十二五"期间是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时期,也是上海商业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9.
侯德文 《消费导刊》2012,(6):30-30,42
低碳经济是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要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碳关税预警机制、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等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5)
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和"3+5"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长沙,在通过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结构经历了四个阶段。2008年结束了"早熟型"的"三二一"型结构,理性调整为"二三一"型结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更多的劳动力,降低失业率,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同发展。因此,长沙市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