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锡林郭勒大草原,风蚀沙化面积已达16576万亩,东苏、西苏、阿巴嘎旗西部、锡林浩特周围草场退化和沙化尤为严重,其它地区退化、沙化也在加剧,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原,牛羊维持生存的"口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饥荒,畜牧业向何处去?面对如此重大的课题,中共锡盟盟委及时提出了"围封转移"战略,并立即着手在锡盟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
"围封转移"是"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简称."围封转移"是在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牧区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几乎变得"赤野千里",牧民饲养的牲畜大量死亡或廉价出售等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柳学军 《北方经济》2002,(12):10-11
抓住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的有利时机,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是锡盟盟委、行署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开展灾后反思活动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其主要措施为“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即:通过对草场进行围栏封育,采取彻底禁牧、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通过对生态极度恶化、已经丧失基本生  相似文献   

4.
"围封转移"对内蒙古生态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封转移"是水资源稀缺且开发利用程度低,粗放型的种植业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迅速退化,草原生态系统因过度放牧而严重破坏、天然草原发生结构性衰退,植被生产力显著降低等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实行"围封禁牧、收缩转移、集约经营"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治区成立后,内蒙古草原围栏迅速发展,并经历了从集体建立到牧户围封的经营形式转变,顺应了牧民在草畜矛盾日益加剧过程中对不断加大草场保护力度的需求。围栏能够增强人们对围封草场的剩余索取能力,从而提高人们保护草场和改进畜牧业生产的投入积极性,自治区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此外还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牧区长期存在的乱垦、滥挖、"大户吃小户"等问题。本文回顾了内蒙古草原围栏兴起的背景,分析了转型的原因、过程及效果,并探讨了自治区草原围栏牧户围封模式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梅 《北方经济》2022,(10):72-74
草原畜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但是现如今草原畜牧业当中的问题越发严重。本文以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草畜矛盾为主,分析了放牧场不足导致草场短期租赁现象增加,草原退化严重导致牧草产量下降及草场载畜量等现状问题。并阐述了草畜矛盾给牧民生活带来的如牧民生产成本增加增收困难、牧民债务加重等影响。通过分析上述问题提出以大换小鼓励少养精养、改变生产生活提高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思想观念激发内生动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卓志 《内蒙古工作》2004,(6):14-15,13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锡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课题和突出任务。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必须紧紧抓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这个核心和关键,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锡林浩特市转移进城牧民适应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1999—2001年.锡林郭勒草原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打击,春季旱灾、夏季蝗灾、冬季雪灾以及频繁的沙尘暴袭击.导致本来就因长期利用已显疲惫的草原加快了退化、沙化进程.草畜矛盾日趋突出,贫困牧民不断增多。为尽快遏制这种现象继续蔓延.2002年锡林郭勒盟开始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并提出“一转双赢”的目标.后来又发展为“两转双赢”。2006年盟委、行署出台了《关于引导扶持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政策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出:引导扶持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对于加快“城乡统筹、三化互动”进程。对于改善草原生态、增加牧民收入,让广大牧民群众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者、支持者。成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我国在沙化、退化严重的北方和西北广大草原牧区,为了根治草原退化,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目标而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本文基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移民工程的实地调查,以敖力克嘎查为例,从经营方式、牧民收入、社会活动、子女教育和饮食结构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阿巴嘎旗巩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稳步提高牧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入户调研或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访谈等方法,对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因人均草场面积差距导致牧民补贴收益差异大,区域划分不够细致导致缺乏对重度退化草场的保护,暖季和冷季的载畜量标准差距过大导致不符合实际养畜规律,草原专职管护员少、监管技术薄弱导致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我区草原生态建设的切入点从哪里着手 现在牧区草原生态建设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一方面牧区一些严重退化、沙化的草场得到治理,出现局部生态好转的可喜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尚未严重退化但趋向退化的草场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而不断加入严重退化沙化草场的行列,出现整体恶化的趋势.形成一种前面治理,后面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速度赶不上沙化、退化的速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两点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是草原"双权"落实到户这项工作在牧区已经得到全面贯彻,牧户也确实知道自己的草牧场分界线,但牧区草场使用和农区耕地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牧区草场面积很大,加上草原畜牧业放牧的流动性,如果没有必要的围栏措施,牧户还不能做到自己的牲畜在自己承包的草牧场内放牧.除打草场外,大部分放牧场实际上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二是投入不足,但这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家的投入将会得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的关于《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锡盟部分旗县实施“围封转移”战略方案》的部署,我们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定点帮扶锡盟镶黄旗贡勿拉苏木阿日苏图嘎查。为了圆满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公司根据自治区制定的“围封转移”、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方案,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把帮扶工作的重点放在生态扶贫上,努力为自治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草原破坏和退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政策作为治理草原退化的主要措施在各国已被推广多年,但尚未得到显著的成效.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游牧文明将会如何发展?能否找到保护草原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牧户经营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双赢方法.  相似文献   

14.
毫无悬念,夏天如约而至. 这个季节,容易联想到绿茵茵蔓延到天际的草原. 其实重庆也是有草原的.只不过,从地理学上来严格界定,重庆的草原应该叫“草甸”,重庆人自己的惯性称谓,则是“草场”. 重庆的“草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山“草场”,总面积超过3000万亩.与北方草原一望无际的壮美不同,重庆高山“草场”因了地域特点,来得更加婉约.  相似文献   

15.
草原破坏和退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原因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政策作为治理草原退化的主要措施在各国已被推广多年,但尚未得到显著的成效。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游牧文明将会如何发展?能否找到保护草原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牧户经营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双赢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的草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的草原地区。数千年来,碧绿的草原上一直生活着性格豪爽、无拘无束的人民,生长着健壮肥美的牲畜。赞美草原的牧歌传遍大江南北,大草场纯洁、碧绿的意境总是引起人无限遐想,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踏足草场,旅游观光。但是我国的草原还存在与这些浪漫景象相反的一面,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牧民饲养了过多的牲畜,严重超出了草场原有的载畜量,同时由于草场产权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对于草场建设管理的不及时到位,使牧区的经济和生态双双陷入一种恶性  相似文献   

17.
玛曲县草原广袤,草质优良,畜种资源丰富,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天然草场”。黄河在这里环县流淌.流程达433公里,历史上因玛曲草原对黄河水系影响举足轻重,而被称其为“黄河水蓄池”。但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气候变迁、草原超载放牧等原因.玛曲草原正面临着草原退化、干旱的严重威胁.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威胁到广大牧民的生产生活.而且也破坏了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对黄河源头的持续保护和对下游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此也  相似文献   

18.
书名:《狼图腾》作者:姜戎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这部书是一席丰厚的文学细节飨宴。该书随手翻来,满页皆是过目难忘的文学细节。其"质地"的独特、真实、密集、生动、准确,令人慨叹。千年的原始草原风貌、暴风雪白灾黑灾、四季草场的变迁、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性、狼群的残忍与温情,小狼的纯真与智慧;草原马、牧羊狗、  相似文献   

19.
一、草原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一)人为因素1.政策失误草畜双承包实际上是畜的承包在先,草的承包在后,其实际实施时间相差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个人的牲畜在集体的草场上放牧引起了对草场的掠夺式利用,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相似文献   

20.
白永利 《北方经济》2015,(12):64-67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包括禁牧草原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资金.我区自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为期5年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或补奖机制),实施总面积为10.13亿亩草场,其中,5.48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4.65亿亩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48万户牧民享受到了每户每年800元的牧民生产性补助(其中的自治区配套300元),146万户、53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涵盖了自治区所有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