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苏州,素有“园林之城”之美誉.作为苏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又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本文分别从园林建筑、园林环境、园林空间、艺术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对园林之美进行剖析与把握,从美学的角度创作苏州园林导游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住宅和园林建设,常注重“供景”手法的运用。借景,就是在设计建造自身建筑时,全面考虑周围环境,以求达到以下:本建筑与外部环境浑然一体,甚至当人们徜徉于本建筑内时,可以将外部环境的景物当作自家景物来看,从建筑师角度,就是把外界的景物“供”入到自身建筑物中,以此拓宽空间感,自然的增强学效果。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当人们荡舟昆明湖时,朝西望去,在万寿山与景明楼之间的空处,有一片涉远清淡的景色,那是玉泉山与其山顶孤耸的宝塔,而塔又以更元外延绵的西山,与天幕作背景,这一“供景”将颐和园的景色,一下子拉到“天边”,使观平添悠悠之情。  相似文献   

3.
两宋的山水画都十分讲究以各种建筑物来点缀自然风景,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人文景观的分量,表明了自然风景与人文结合的倾向。一、园林山石与山水画山石是园林之骨。当时的杜季扬在《云林石谱》中记载了各种各样的石材110多种。以地区分类如青州石、临安石、江华石等,有的也以石的特征和形状来命名。其后各时代都有《石谱》之类的书。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经典著作,明代计成的《园冶》专门列了“选石”一章,其中列出太湖石、昆山石、宜兴石、龙潭石、青龙山石等16种石。说明在园林建筑中,石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用以观赏的石,通常称作“园石”。  相似文献   

4.
苏州乐园     
《市场周刊》2010,(12):56-56
苏州乐园首期工程“水上世界”建成十年来.深受游人青睐.已成为华东地区夏季旅游之热点:二期工程“欢乐世界”.集西方游乐场的活泼、壮观和东方古典园林的安闲,宁静.自然于一体.游客来此.如八仙境.无不为之兴奋激昂.而今打造以“东方迪斯尼”之名驰誉全国.深入人心。主体工程——欢乐世界于1997年2月开园迎宾。  相似文献   

5.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与北京三山五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大成之作。通过比较这些兴建于承德和北京两地皇家园林之中的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承德与北京在政治、民族凝聚、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功能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吴非  张静 《科技转让集锦》2011,(12):222-222
自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始,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便愈加明显;自汉武帝废百家尊儒术,对礼乐的进一步确立成为治国、立国的重要举措。从礼乐之始的礼制建筑,到规模宏大的都城宫殿,都深深烙上礼乐文化的印记。本文从礼为秩序,乐为融合,礼乐复合的文化角度,阐述了礼乐之始的礼制建筑与都城和宫殿建筑的礼乐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钟雁  储蓉  华晓峰 《消费导刊》2012,(5):144-144
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追求方向,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8.
拂去岁月的烟云,一段记忆中的历史古城墙赫然出现在记者面前。本刊“聚焦长三角”栏目之所以选择扬州作为“聚焦”江苏省的第一座城市,正是因为倘以史学家的目光审视长三角,那么,扬州是很有些发言权的。 史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西北蜀岗筑邗城、开邗沟(后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段落)。沟通江淮,彼时许多城市尚在萌芽状态;隋代,隋炀帝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南延北扩。 扬州雄居长江和淮河之间,扼守长江、运河交汇处,乃沟通南北水运的枢纽。水通则商通、商通则财聚,唐代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对外开放的一大港埠。唐末至宋,元,明代,扬州虽屡遭兵燹之灾,但终因水运强势而繁华。 扬州枕舟楫之利,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大江大河孕育了扬州文明,使其融入长三角第一方阵:一桥飞架,终结了南北隔江相望的悠悠历史。此桥便是气贯长虹的润扬大桥,它的总投资为57.8亿元,全长35.66公里,长度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近年来,扬州引进外资提速,沿江开发新招迭出,“江海河相通,水陆并发,钢铁长龙呼啸”,区位优势日益明显。 一江春水滚滚,洗尽铅华,“街垂千步柳”.“无处不飞花”,古城新颜历历在目。 扬州,沉稳中张扬起个性。徜徉在春天的扬州城里,记者不只是在寻觅历史的陈迹,不只是在缅怀昔日富甲一方的巨商风骨,而且还在追赶扬州沿江经济开发的巨人之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市场周刊》2004,(5):52-53
江苏亚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大型专业地产和产业投资企业。历年来,公司所开发的楼盘获得众多荣誉:2000年荣获东方园林杯“全国优秀住宅社区环境”金奖;2001年荣获国际建筑中心联盟北京大会颁发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9,(17)
现今中国当代所存在的建筑多数是受西方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而来,对于中国本身的古代建筑体系继承并不多,最终造成了国内的建筑受到西方建筑影响过多,对于自身的文化无法展现,当代的中国建筑师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不断探索古代至今的国内建筑的"灵魂",具体他们会从传统民居、寺庙、园林等多方面寻找灵感,以达到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道路的目的。本文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找寻灵感的建筑设计师为对象作为出发点,具体研究如何将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相关理论。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王蒙的绘画理论和实践推崇“隐”这一审美趣味,王蒙绘画中的“隐”主要表现在题材之“隐”:以隐居生涯、佳山秀水的环境为描绘对象;技巧之“隐”:线条魅力的展开。王蒙用最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出避世隐逸,超凡脱尘的人生理想,幽然淡润的处世态度,把山水画作为情感的归宿和依托,这是王蒙在绘画中最为重要的审美趣味,也是元代山水画家所共同的追求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侧,由构思、体量、空间、园林,以及材料细部等建筑语汇方面入手,分析在当今现代表现手法创造的建筑形式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三联竞争力》2004,(9):16-17
在“第三类财富·中国‘200佳’高速成长中小企业”调研活动首期发布会上,东方微巨传媒策划机构所披露“200佳”中小企业的一小部分数据,只是冰山一角。此次以5000家目标企业为调查对象的调研活动,所搜集的调研数据与调查问卷充分证明:中国已经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国,有几亿劳动力进入了新兴的工业体系,由此造成全世界工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并对全球消费市场的供应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进出口经理人》2009,(11):I0012-I0012
马黎以其浓郁的多元文化魅力,精美的建筑及浪漫的风情著称于世,是举世公认的“浪漫之都”、“时尚之都”和旅游胜地。但人们经常忘记.巴黎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展览之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书法艺术具有多种功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人的环境意识观念中书法艺术品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建构中国园林环境艺术整体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者在布置环境时,如果将作品与其展示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即能产生“境外之境、象外之象”的艺术效果,超出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达到增值扩容的效应;反之,则削弱黯淡了各自的光辉.本文尝试阐述了书法与园林环境结合的重要性、艺术原则、表现形态、简要历程和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随着当前房产市场的骤然降温,与之休戚相关的建筑材料业也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从5月24日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建筑贸易博览会”(简称“中国建博会”)传来的信息。却恰恰与之相反:“房产业骤然降温建材业火红走俏”。  相似文献   

17.
财富视点     
《中国科技财富》2010,(15):8-11
防止我国建筑“食洋不化”,未来建筑须追求生态标准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3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暨国际建筑论坛”上表示,我国降低建筑能耗要求迫切,目前须防止建筑领域“食洋不化”、片面追求“新奇特”,而不顾能耗和实用性的倾向,我国未来建筑必须以符合生态文明要求为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家老子说这段话的本意,是比喻道是有无之间的窍妙,但对于建筑世界来说,这刚好说明了“空间的艺术”:建筑的实在,并非四片墙壁与屋顶,而在于内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设计思想经历了“以机器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直至今天的“以自然为本”的崭新的生态设计观,在经历了20世纪末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痛苦之后,开始追求“简略设计”(后现代主义新的设计文化观)、“简单生活”、“适度消费”,这与日本哲人、茶道鼻祖千利休(1522—1591年)所提倡的“简朴生活”的花文化理念是极其相似的.赖特是享誉世界的一代建筑大师,其独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对现代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漫长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他和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日本和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曾对其创作思想与创作活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说:“日本的建筑……具有有机的特点”,它使用与人非常亲近的木材这种材料,其建筑不是表现和自然的对抗与对立;而是去努力表现与自然的统一与谐调;在建筑处理上注意每一个细节都和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园林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涵着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