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今年39岁的郁亮,担任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品脾万科集团的总经理已经3年出身于北大经济系的这位万科全国领军人物,被集团董事长王石称为“才子”  相似文献   

2.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4,(85):74-77
2004年3月10日,“万科2003年业绩发布暨发展战略说明会”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总经理郁亮,广州万科总经理杜昌等万科高层领导人一同出席了本次推广会。这也是自14个月前参加广州的一次土地拍卖会后,王石首次在广州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3.
严格来讲,郁亮并非万科的第二代,他在万科14年,从普通员工,到财务经理,再到董事、总经理,可谓积劳升迁,迄今在总经理的位子上坐了7年,至少有3年在王石的光芒之下。  相似文献   

4.
1988年 放弃股权 王石的第一个标志性时刻.这决定了他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继任者 3月中旬,深圳爆出开发商用不合格海沙事件之后,王石第一时间给郁亮打来电话,问万科有没有影响,要不要代表行业赶紧表个态.郁亮的建议是这事已经由深圳市政府出面在推动,且万科大股东华润牵涉比较深,万科积极表态不妥.王石接受了郁亮的建议. "王石主席很尊重我的意见."郁亮说,"他很多事情都会来问我,比如说他要回答对市场判断时就会来问问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07,(10):61-61
万科对王石、郁亮的的职责分工都很明确:王石负责不确定的事情,郁亮负责确定的事情。不过,在外界看来,负责“确定的事情”的郁亮,存在最大的不确定性。王石是概念化的:且不论是英雄主义亦或大哥气质,至少轮廓清晰。郁亮呢?“几年前怕别人觉得自己不老练,还要扮成熟,现在已经开始要扮嫩,给别人年轻有激情的印象。”采访时,42岁的郁亮对他的明黄色领带到底是有些不适应,忍不住解释了一下。扮演的气氛很浓重。  相似文献   

6.
惊人之语     
《楼市》2008,(Z1)
中国楼市泡沫必破万科已经做好应对准备———王石2007年6月12日下午,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出席万科集团与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海螺行动",即"中英‘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比较研究"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导刊》2004,(86):58-60
2004年的3月与往常相比没什么特别,但这个月的万科集团和王石却让人感到了意料之中的特别;“万科2003年业绩发布会暨发展战略说明会”在广州东方宾馆高调召开后不到半个月,3月24日万科和王石在北京君悦酒店进行了又一次高调亮相。  相似文献   

8.
进入第三个10年,长期靠内生性发展获得增长的万科面临整合收购带来的考验。郁亮成败,恰系于此万科董事长王石曾说过:"如果规模不是比对方大10倍,不要轻言并购。"不过万科"第二代"郁亮的口风不相同:"只要条件合适,我们不会放过任何的合作。"郁亮说的"合作",并非仅是简单的项目合作。3月3日,万科斥资18.5785亿元收购浙江南都集团部分股权,创下了国内房地产业并购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9.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7,(10):48-60
在从第二个十年迈向第三个十年的道路上,万科发生了许多惊人变化。在这变化中,董事长和创始人王石经历了自己从“优秀”到“卓越”的晋身,从登山家到社会公益活动家的转变。而接班人郁亮,则完成了证明自己优异的万科基因的过程,而且,正创造着另一个万科。  相似文献   

10.
方定 《上海房地》2014,(8):61-61
2014年春,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发出“2014年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妙”的言论,万科总裁郁亮描述房地产行业的趋势是“已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据我们了解,全国5万多家房地产企业,在这一轮冬季大多数都会过得很吃力很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向好时畸形发展,最显性的是负债率问题,有些企业过度追求扩张,负债率高达200%以上,最后资金紧张就有病乱投医,甚至借民间高利贷,  相似文献   

11.
万科变奏     
48岁的万科总经理郁亮,注定要再过一个特别的本命年. 4月1日,他抵达珠峰大本营.这座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王石已两度征服,但对郁亮来说还是第一次. "王石登山给万科留下了不服输、不断挑战自己的基因.这种基因我有没有责任传承下去?当然有."出发前两周,深圳大梅沙万科总部,郁亮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修身西装、窄脚裤,仿佛时光倒流,2010年之前那段中年发福的时光已经被抹得干干净净.他刚刚创办了万科高管层必修的珠峰行动培训班,"他们的毕业证书要在6000多米的雪山上拿."郁亮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2005,(16):54-55
无论是调控前的准备,还是调控后的“过冬”态度,万科都表现出稳健务实的一贯风格郁亮脸上渗着汗珠,没有系领带。这个职业经理人坦然笑笑说:“最近公司的空调温度都调高到26度,很抱歉没有穿正装接受采访。你知道,万科开始准备过冬了。”5月12日,是万科过冬故事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在“七部委文件”公布的第二天,万科董事长王石赶回深圳召开高层会议。这样的急迫,在王石退居幕后、做起“社会活动家”的几年来是罕见的。会议后,王石飞到北京,求见建设部部长  相似文献   

13.
慕子 《中国质量》2008,(4):27-29
几年前,王石说万科要学习丰田搞工厂化住宅,一位年轻建筑师跟他玩笑道:“您以为工厂化是什么,万科一个公司想搞就能搞吗?” 今天,在经历了长达七年的摸索之后,第三座工厂化实验楼已经在东莞基地动工:在上海,新里程项目的两栋楼分别采用日本PC工法和香港PC工法.即将接受市场的检验。2008年.整个万科集团采用工厂化方式建成的产品将达到50万平方米。建在东莞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将广泛进行技术试验、技术检测、产品开发、实验楼建造以及产品定型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房价下跌的城市越来越多,房企销售状况堪忧,地方政府急于"救市"——楼市是上还是下,各方焦虑不安行业龙头万科的连续发声,让关于房地产前景的讨论再次站到了前台6月25日,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万科B转H股收官、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时表态称,如果中国房价再不调整,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有可能比当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更严重。此前两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万科总裁郁亮名为《楼市进入白银时代》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郁亮表示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黄金的岁月,  相似文献   

15.
继柳传志之后,中国企业界另外一个领袖级人物王石在庆祝万科20周年之后,公开宣布要“退居二线”——也许2004年企业界大事太多,抑或王石登山航海早就给人脱离一线的感觉,这一动向并没有引起业界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交流-人物     
■人物动态■郁亮:万科携手南都国内房地产企业最大宗企业购并2005年3月3日,素有“中国地产企业的领跑者”之称的万科集团与江浙地产界的老大——南都集团正式签署协议,郁亮代表万科集团以总计18.5785亿元人民币受让南都集团通过中桥持有的在上海、江苏的70%权益,和在浙江的20%权益。万科与南都的此次携手,无疑是近期房地产行业呈现资源整合趋势以来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间的又一次重要合作,18.5785亿元的巨资收购更是创下了国内房地产企业最大宗企业购并案例的纪录。陈长春辞职金地集团对此表露不舍之情执掌金地集团北京公司帅印的陈长春日前…  相似文献   

17.
三年来王石一直想卖万科,两年前这一计划差点成功,由于第一大股东的反悔而流产。千禧年王石想了却此愿,不知谁能满足他的愿望…… 日前,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表示,三年来他一直想卖万科,为万科引进有实力的大股东。他渴望2000年万科能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与一流的房地产公司实现强强联合。 在两年前本报记者对王石的专访中,他曾透露过,一家大机构已经拿着支票跑到了深圳,但第一大股东深圳特区发展集团(简称深特发)突然反悔了,王石与机会擦肩而过。 今年10月29日,本来日均成交量只有7—10万…  相似文献   

18.
万科以前的标杆是SONY和新鸿基,在万科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万科的总经理郁亮推出了新的标杆——Pulte Homes。 普地在美国,犹如中国的万科,排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之首,53年连续赢利,2003年销售额高达89.3亿美元(2004年万科年报为74.6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企业导报》2004,(8):34-35
2004年.是万科集团成立20周年。20年风风雨雨,万科从当年一间不起眼的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跑。2001年.万科集团将武汉作为其全国化扩张的“第七站”.在汉成立分公司。回首这三年,武汉万科给武汉房地产商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它将如何影响着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三年来.打造的四季花城和城市花园两个楼盘,将给武汉的市民营造出一个什么样的居住理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武汉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汪能平,让他来给我们诠释一个建造理想生活的万科。  相似文献   

20.
黄秋丽 《中国企业家》2009,(23):122-123
郁亮以“重剑无锋”的稳健风格,推动万科的转型与升级。2010年,他需要为万科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