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市魔咒     
中国股市“魔症”了! 自去年中国股市脱离“苦海”后,中国股民又体验了一把“火箭升空”的感觉。股市火箭从1300点起航,连续“穿越”2245点历史极限、3000点心理标线,摸高4000点似乎已无悬念。从大熊市中“生还”的券商们甚至已经开始为5000点、8000点造势。与券商们的“蛊惑”遥相呼应,有专家大胆预言,到今年底,中国股市市值将突破20万亿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三大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2.
读者信箱     
封昭愠  欧阳恺 《英才》2007,(6):14-14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罗生门 中国股市之所以能够出现海虹这样的“妖股”,很大程度上是照管不严的问题。对于康健和海虹的其他控制者来说,在初期也不过是为了生存而上演了“罗生门”的故事而已。这多少跟中国股市的大环境不可分割。 完美转身的背后 硅谷发迹的中国农民朱敏,在媒体的追捧下,已经俨然成为追逐财富年轻人的新偶像。不同的笔触,讲述的是不同的故事。《英才》的独特之处,就是发现了朱敏成功背后的商业模式变迁。  相似文献   

3.
财经纵横     
《中外企业文化》2007,(3):90-90
成思危称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表示,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资者面临投资行为不理性的危险。他称,在去年上涨了130%之后,内地股市可能已经过热。成思危还警告投资者,“从利润、回报率和其它指标来看,70%的内地上市公司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所用的是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规则,在这规则中,“重融资”的发展口号是中国股市最重要的任务,并一直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发展商和地产专家从行业发展考虑的“救市”问题和政府部门从整体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考虑的“治市”问题,立场不同,观点自然有所不同。但目前政府既要使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避免中国楼市和股市暴跌或崩盘.“救市”还是“治市”都将是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钊 《房地产导刊》2005,(15):10-11
人民币还将升值的预期必将对房市和股市产生进一步影响。从国际经验来看,股市和房市有三种运动关系:同上、同下、和此消彼长。对中国来讲,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民财富不足以同时支撑股市和楼市的发展,因此,股市与房市此消彼长的关联性还是比较强的。这就使二者在吸引资金时,表现出比较强烈的“跷跷板”效应。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一场突然打击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再次陷入了是否是“政策市”的争论之中这是一次股市危机的缩版预演。“印花税”成了压倒牛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在2007年5月30中国财政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之前,股市已经整整红了18个月,上证指数从1100点一路涨到4300点。从5月30日开始,至6月6日,上证指数则从4300点一直跌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市场一片萧条,中国资本市场直逼谷底。普遍预期,中国股市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弱势格局,牛市周期不可能很快回来。这为收购者控制收购成本、实施“跌则买、涨则卖”的操作策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周期和宽松的市场环境。 不期而至的经济危机在给众多企业带来恐慌之时,也凸现了反周期扩张的良机。以下是《中国企业家》摘编的北京和君咨询公司所做的“漂亮20”研究报告,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取反周期收购的线索或启示。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股市运作并非都是虚拟的经济活动,而是与实实在在的公司经营业绩紧密相关的,它们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上市公司良好的经营绩效,股市不可能长期兴旺发达。以美国为例:从1995年到1999年底,美国的道琼斯指数从3000点一路攀升至11497点,几乎增长了近四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经济在这同一时期也实现了持续增长。反观我国,自1990年股市起步到眼下的10年里,除1992年5月、1993年2月、1995年5月以及今年初至今曾有过四次短蓄的“牛市”,其余时间则基本处于“熊市”状态。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我国股市的长期持续低迷导疲软…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摸爬滚打才能练就骁勇善战的铁甲雄兵”。同样,千锤百炼才能锻造出品质卓绝,消费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的好产品。“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是我们以此为目标,不断创新追求,直至接近……”以“追求完美”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从孕育到萌芽,从青枝绿叶到枝繁叶茂,凝聚了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公司”)的心血和汗水。它不仅是完美产品的品质保证,更是完美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1.
炒股小计     
罗并 《企业研究》2000,(1):43-43
观察股市气势后再决定行动 投资人在决定股票买卖之前,一定要先对股市作一番侦察,掌握整个股市的气势,这样,在买进或卖出股票时,便能多几分胜算。 如果“侦察”时发现当天股市以“在跌价”收盘,那么,准备买进的投资人且请稍安勿躁,而准备卖出的投资人,则越快卖出越好;反之,如果在“侦察”时发现以“在涨”收盘,准备买进的人在第二天开盘时就可采取行动,而准备卖出的人则可继续注视股市的走势。 为什么在决定股票买卖之前要先观察股市气势?这是因为,股市涨跌之势一旦凶猛,1—2天内决然平静不下来,总是要持续一段时间。根…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想说就说 进入还是退出? “如果连擦鞋匠都开始涉足股市,那就到了退出股市的时候了。” 进入?还是退出?对于近亿中国股民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连和尚.学生都冲进来,股市变成了“庙会”。有人创作“股歌”.有人提议设立“股市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明星侨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一员,“完美”公司积极开展非公党建工作。自2003年“完美党支部”成立后,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党委组织的各类活动、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发展做出贡献。党建工作的亮点犹如一张张精美的名片,为完美总公司、分公司在各地的良好运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股市在十年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第一”。发展速度第一:中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仅用十年就达到了1000多家,总市值近5万亿元;涨幅第一:2000年上半年中国股市以47%的涨幅成为全球股市涨幅之最;而中国股市上的公司重组现象,其如火如荼,波澜壮阔的程度更是傲视全球,无人能及。  相似文献   

15.
搞笑经济     
最近,中国经济特别是股市“红火”冲天!“红火”点燃了国人的“心火”。但“心火”有时会转为“上火”。比如,经济“火”了,很多人倾情投入,成了“事业”的奴隶;股市“火”了,很多人专心博弈,成了金钱的奴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11,(1):24-25
1990年的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声锣响,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他们,或是中国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或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国医”,或是资本市场的“操盘手“,或仅是股市中一个小股民,他仃见证了中国股市二十年的发展,共同演绎着中国股市的传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疯了”。中国股市从2006年下半年的1000多点(A股股票指数)低谷一路攀升,到2007年1月底,直逼3000点大关。“中国股票的牛市来临了”,一时间众多专家、证券投资者惊喜地呼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A股上市融资随着股改和中国  相似文献   

18.
疯狂的年代,我们付出了疯狂的代价! 在过去的两年里,相信很多的中国人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感觉:从“槛外人”到“槛内人”,从小心翼翼到肆无忌惮,从一人试水到全家上阵,从欣喜若狂到沮丧绝望……股市楼市是主战场,金市汇市是辅战场,先是赚得盆满钵满,后是输得体无完肤。一时间那些在电视、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 ,股市的“财富效应”也日益显著。本文从分析股市“财富效应”及“财富负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机制入手 ,进而探讨了其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冲击 ,并相应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质量管理》2013,(12):16-16
2013年10月21日,第十届“完美百城干店万人献血活动”在中山市完美公司总部顺利举行。胡瑞连总裁出席本次活动,带领350多名完美员工、经销商排成“心形红十字”图案,组成献血方阵,整齐划一高呼“你的一次,他的一生:完美中国,中国完美:百年完美,全球完美”,活动在一片热情高涨的欢呼声中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