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煤电联营"问题发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电力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保证.但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出现了电力短缺,2002年全国有12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2003年全国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为22个,2004年全国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为27个,部分地区从原先的电力短缺,发展到电力、电量均短缺,造成严重的"电荒",给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2005年中国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为18个,电力供应的紧张形势虽有所缓解,但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正>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既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进入21世纪,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供应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一方面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电力工业必须以一定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受资源和环保因素制约,发展电力工业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资源利用最优出发,为解决当前电力短缺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和发展力度,确保电力供应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避免拉闸限电。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DSM 项目的实施可以使社会、电力公司及用户都能受益,是一种提高能效的长效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至1995年底,经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证实,我国的电力工业装机总容量已达21722万kW,年发电量10069亿kWh,分别占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尤其是“八五”以来,发电装机容量平均每年增长9.5%,发电量平均每年增长10.1%,这种速度在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成绩不可谓不大。 但从供需平衡上看,困扰我国长达20余年的缺电问题至今仍未很好解决,1995年电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电力供求矛盾得到缓解,全国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电力过剩的局面。在买方市场下,如何做好电力市场营销,获得和实现稳定的电费收入,是电力供应企业今后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电费收入是电费供应企业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一、火电施工企业现状 我国火电施工企业,大都是全国解放初期组建的,有着50多年的电力建设史,曾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同时也伴随着电力工业发展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特别是1984年鲁布革水电工程中,在引水隧道施工时,率先引入竞争机制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电力建设领域的改革大潮,并借此东风在电力建设上,逐步推行了“五制”、“三公”、“两并轨”(“五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后.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采用国有和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这种模式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到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19万千瓦,发电量13600亿千瓦。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电力科技的不断创新,这种体制的缺陷逐渐暴露了出来:电力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电力企业之间缺乏竞争,造成电力企业普遍效率低下,服务差;电力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7.
周建辉 《活力》2006,(2):128-128
人类步入21世纪时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电力的短缺将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保证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是议事日程上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为使电力工业向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应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创建良好的电力发展环境,打破垄断,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引入竞争,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就要通过技术革新,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下面介绍一下未来电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浪潮,电价是电力市场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是引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灵魂。因此,落后的电力经营体制及不科学的电价结构已经成阻碍电力企业运营的主要因素。我国的电力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新形势下,建立统一、开放、透明的电力市场和运用合理的电价政策是电力实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2003年全国电力供应形势异常严峻,19个省市出现电力短缺和不同程度的拉路限电现象,山东是全国不缺电的几个省份之一,全省电力供应实现了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满足了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电力紧缺2003年夏季,以南方19省市出现拉闸限电为标志,缺电愁云笼罩着除西部欠发达地区之外的大半个中国。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消息,1~9月,全社会用电量13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8%,2003年全年增长约在15%左右。国家电网公司预测,今年的缺电已经从部分地区夏季高峰或枯水期电力短缺转变为全年持续性缺电和随机性缺电。明年全国电力紧缺的局面不仅不会得到改善,反而会更加严重,其中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全国的电力已经进入了在短缺和富余之间周期性摇摆的阶段,摇摆的周期大约3年或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