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区城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并加快了我国区域合作治理的步伐.区域合作治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成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治理之间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合作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寻求区域合作,特别是区域的产业开发合作已经成为许多地区谋求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对于西部,要想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式发展,引进区域外的要素,实现区域产业合作是西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必然的选择。特别是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如何引入区外要素实行东西部的区域合作开发、加快产业成熟、增加其竞争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各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逐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因此,京津冀经济合作应在加强产业联系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战略:(一)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4.
合作共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城市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江西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西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政策路径在于强化区域合作、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生态安全和农业安全以及发展城市经济。因此,江西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积极努力:承办下届长江论坛;积极推动昌九一体化的开放式发展;着力推进江西与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认清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和形成机制,对加快我国城市群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区域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区域一体化具有空间组织性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城市载体功能不断优化的过程。其次,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在市场制度前提下自组织与他组织叠加作用的产物,制度创新与组织演化反馈互动。再次,我国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区域一体化实践是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结果。最后,我国区域一体化组织过程中存在制度的路径依赖和锁定的障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从市场制度创新和区域合作制度创新两个层面共同着力。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制度在很多国家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政府采购制度已经延伸到贸易领域,成为贸易自由化谈判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探索国际上政府采购制度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强化政府财政职能和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以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无疑成为当前经济体制建设中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逐渐增强,同时区域公共治理问题却凸显出来。如何有效促进区域治理合作、实现区域治理现代化,成为当今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组织社会学在场域、组织和制度方面都蕴涵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对区域治理合作具有很好的理论借鉴意义。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区域治理合作要走出当前的困境,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塑价值理念,构建合作共享导向的组织场域;完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高效的合作机制;健全制度规范,提供保障合作有效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各国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科技合作日益成为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协调机制及其对珠三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6个城市所组成的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特别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成绩明显.该地区不仅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先行地区,而且为深化改革、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益借鉴.相比之下,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加速的过程中,地区差距扩大在所难免,建立与完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势在必行。建立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是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客观需要,是区域投资集聚与扩散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以及“统筹区域发展”等主张,为制定区域合作政…  相似文献   

12.
基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阳 《集团经济研究》2006,(11):117-118
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开放、规范的外部环境和空间,该区域顺应了经济发展一体化而产生,是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在需求,区域合作具有相应的物质准备和人文基础,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保证是合作的前提及实现一体化的有力保障,也是增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共建成渝经济区政策措施保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一体化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背景下,共建成渝经济区的政策措施包括: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相互借鉴统筹城乡发展经验,加快成渝经济区核心竞争力构建;推进产业融合,增强成渝经济区发展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贺卫华 《企业活力》2013,(6):96-102
在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该区域人口长期外流,中原经济区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口净流出地之一。2011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后,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协调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大要务。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以及近年来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则严重地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区域合作主要是政府推动的。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利益的主体代表,通常会基于维护地方利益而与其他地方政府围绕经济合作与对抗进行博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工业化加速进程,以及积极适应入世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在所难免。因此,在国家区域补偿性投资继续加大的背景下,应尽快建立起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手段,以企业为主体的多方式、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这是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客观需要,是区域投资集聚与扩散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各种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大量出现,单个地方政府无法解决跨区域的公共事务问题。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地方政府之间应开展跨区域的合作治理。文章从地方政府横向关系角度研究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治理,分析其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的跨区域合作治理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展开,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也日益频繁。由此,许多港口城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并且实现了港口与城市之间的互动,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港城一体化城市。而秦皇岛作为一个欠发达的港口城市,港口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对秦皇岛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秦皇岛港城互动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角度看,区域物流中心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由经济单元有规律地组成,其中每个经济单元直接或间接依赖别的单元而存在,形成经济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从2003年起,长三角经济区重新定位,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调整和整合阶段,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要求,而区域物流合作则成为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升。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彻底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业结构雷同,缺少特色。要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