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吉安县伟凤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8月,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茶园村,主要从事水稻、蔬菜、肉鸭的生产与销售。正值早稻育秧季节,在合作社的育秧车间里,育秧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加底肥、洒水、盖肥,一盘盘成品秧盘通过流水线迅速生产出来。而在旁边的育秧大棚里,一畦畦绿油油的秧苗摆放齐整、长势喜人,工人正开足马力为客户"赶制订单",每天播种6000盘秧苗。和传统育秧相比,集中育秧不仅能减轻农户劳作强度,还能统一选定品种、统一催芽管理,秧苗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合作社被评为县"巾帼农业创业示范点"和市"双学双比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近日,记者来到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陈风萍正在田地里忙着集中育秧。他先是在地里摆好一排排育秧盘,随后在田地两侧架好轨道,利用机械集中播种。"传统的育秧技术,一亩秧田只能供10亩地使用,而采取这种方法,一亩秧田能为80至100亩地提供秧苗。"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隆化县农民祝国海经过两年多时间研究和试验,发明了利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育秧新法。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鉴定认为,这种新育秧法可使水稻在推广旱育稀植增产技术的基础上,再增产10%到20%。祝国海是隆化县张三营镇光明村农民。通过多年的观察对比,他发现推广旱育稀植技术虽然对水稻的增产有很大作用,但其缺点是育秧费工费力,铲秧栽植时伤根较重,成秧率只有80%,而且秧苗返青较慢。针对这种情况,他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于1996年发明了用塑料布代替育秧盘、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进行育秧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秧苗,具有根系发达、秧苗健壮、抗病性强、栽植不伤根、分蘖早、成穗多、无缓苗、早生快长等  相似文献   

4.
如何把早稻抛秧与旱床育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现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湿播旱育,提高秧苗素质。湿播,即按湿润秧要求耕整秧田,施足基肥。在播种前2天施三元复合肥15kg/667m2作面层肥,然后开沟作畦,沉实畦泥,可防止秧盘松脱。本田用561孔秧盘45只/667m2,选用早杂中熟组合最佳,用种量1.5kg/45只秧盘,摆放好秧盘后,用敌克松50g,床土调节剂1kg/45只秧盘,施于畦沟内与沟内泥水搅拌成浆糊状泥浆,灌满播种孔用棕帚或茅帚扫平(泥浆于结后略低于盘面0.2cm),过10分钟后…  相似文献   

5.
水稻抛秧栽培是利用带孔页的塑料软盘,培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通过手工或机械抛撒,使带土重力的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人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除了一改千年弯腰作业的方式减轻劳动强度之外,还可起到省工、省种、省秧田、省肥和增产增收的效果。然而育好秧苗是抛秧的基础和关键,实践证明,用育秧点播器播土、播种、育苗、比其它手工“旱播”或“湿播”省时省力二十几倍,且土、种疏松一致,出苗整齐,根系均匀不串根,易于抛撒。要想提高“抛秧”质量和功效,还得做好点播育秧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民祝国海发明了利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育秧新法。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鉴定认为,这种新的育秧法可使水稻在推广旱育稀植增产技术的基础上,再增产10%到20%。祝国海是隆化县张三营镇光明村农民,从80年代初起,他就开始钻研水稻种植技术。通过多年的观察对比,他发现推广旱育稀植技术虽然对水稻的增产有很大作用,但其缺点是育秧费工费力,铲秧栽植时伤根较重,成秧率只有80%,而且秧苗返青较慢。针对这种情况,他经过反复研究实验,于1996年发明了用塑料布代替育秧盘、用生物钾肥寸土隔层进行育秧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顾问》2011,(8):15-15
据报道,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汪春教授率领科研团队历时5年,成功地自主研发出以秸秆为原料的“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新技术”。废弃秸秆摇身变为水稻钵育秧盘,可随水稻秧苗一起被栽植在水田里,而后在田里降解成肥料。  相似文献   

8.
旱育稀植是水稻育秧继两段育秧后的又一新的育秧技术。它的主要优点,一是能促使秧苗矮、健、壮,低位分蘖,同期播种30天苗龄的旱育秧比两段育秧每株多分蘖1~2个,好的在3个以上;二是旱育秧根系发达,带泥浅植不返黄,秧苗来势快,抗逆性强,有效穗增  相似文献   

9.
正"清明前后,正是春播育秧的好时节,我们采用的是水稻工厂化育秧模式,一天所育的秧苗就能供应约300亩农田的栽种需要,而且育出来的秧苗根足、苗壮,成活率高,基本上满足了兴安县的秧苗需求。"春耕时节,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崔家乡全新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地种粮大户唐新全正带领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广西玉林陆川县珊罗镇大山村的志威农业有限公司,种子从浸泡到培土,再到施肥、催芽、杀虫等,在育秧车间完全由机械来完成;待水稻收割回来,经烘干、加工之后,就可直接送到消费者餐桌,整个过程中稻谷完全不需要"落地"……工厂化育秧高效快捷3月14日,记者走进志威农业有限公司育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播种设备一字排开,呈流水线分布。只见传送带将播种用的泥土送到一个大斗储存,大斗自动震动在秧盘撒下一层底土,一个个秧盘由传送带运输经过大斗底部后,满载前行等待播种。而在播种前一个星期时间里,机械早已对水稻  相似文献   

11.
9日,湖北省汉川市反季节双膜、软盘育秧试验获得成功。在低温条件下育成双膜、软盘秧苗在我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2.
水稻“通气旱床育秧”的优越性。一、不易烂秧。因通气,旱床育秧土壤中氧气充足,水分又不缺,长出秧苗粗壮、清秀、根系发达,抵抗力强,因而不易烂秧。二、秧苗生长健壮。旱秧生长在干湿适当的土壤环境里,地温容易升高,通气良好,氧气充足,肥料分解较快,因而更适于秧苗生长。同时秧苗生长在干旱外界环境里,能促进根群发达,生长势强,因而秧苗生长较快。三、秧苗生长快,抽穗成熟早。旱秧移栽后,由于秧苗粗壮,根系发达,叶片直叶,返青很快,比水秧一般提早3~5天成熟。四、增产效果显著。生产实践证明,旱秧比水秧产量增产7.…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可提高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小区试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葵花牌壮秧剂育秧的早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2.6~46kg,增产4.3%~9.1%,晚稻每667m2可增产稻谷21.3~28.9kg,增4.6%~6.1%,增产效果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全年可增加纯收入96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专业化规模育秧是由农业技术部门配备专门技术人员,从事育秧经营活动,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解决了过去以村、组、户为单位育秧因缺技术秧苗素质差的问题,秧苗壮生产快,抗倒伏能力强,投资投工少,规模效益高,社会效益好。仙人渡镇共育秧4515公斤,播田4515亩,为农户增加收入达16万余元。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内江地区在继续巩固温室两段育秧的同时,大面积推广了地坑、旱地、水田等不同形式的地膜育秧技术。为了保证水稻育秧技术改革的成功,全区普遍推广水稻地膜育秧技术承包责任制,在省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和省作物学会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统计,全区各种地膜育秧方式共播种杂交稻种249.42万斤。移栽本田145.91万亩,占杂交稻面积的52.5%,安岳县达到80.7%。实践表明,地膜育秧不仅能培育出健壮的秧苗,而且可以获得比温室育秧更大的经济效果。地膜育秧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早稻生产上推广应用薄膜育秧、地膜育秧,对解决早稻烂秧、提早早稻成熟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薄膜育秧、地膜育秧有三个弊病:一是晴天易“烧苗”,二叶期易青枯死苗;二是膜内温湿变幅大,揭膜后秧苗落黄,长势较弱,根系较差;三是架拱、管理麻烦。而采用有孔地膜育秧,  相似文献   

17.
<正>时至清明时节,吉林市大米——绿色、营养、好吃、健康的新一轮生态种植生产即将开启!白雪消融,春风已将16万公顷黑土地蜇醒,亿万颗水稻种子早已蠢蠢欲动,它们已经欢快地向农民打着招呼,准备好了一个新生命轮回的启程——选种、育苗正当时!这种生命的轮回是生机、是成果的孕育,更是人类与粮食的命运交汇。一颗颗稻种向往着黑土地,一株株秧苗饮渴望着雨露阳光,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的另一种启  相似文献   

18.
<正>"这些都是帮村民代育的水稻秧苗,过几天就要移到地里种植。育秧工厂每年可提供机插秧苗超过1万亩。"在广西贵港市石龙镇新村的一个水稻育秧场里,正在检查秧苗长势的杨伟说。今年27岁的杨伟,2011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一些好田被撂荒,土地闲置让人觉得太可惜了。"杨伟说,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创业的突破点。如今,在杨伟任董事长的新村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农业机械入股,为种植大户  相似文献   

19.
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政正确的领导下,我场下放干部以冲天的干劲,进行技术革新,破除保守,打破常规,大胆创作,猛攻科学堡垒,全场84.7亩早稻秧田,1958年施行了新的培育壮秧的办法:采用水落水育办法的为54.8亩,旱播旱育的10.8亩,半旱秧育秧的19.1亩。秧苗生长很健旺,培育成为“扁蒲秧”、“片子秧”,秧苗粗壮、扁圆,移栽后返青、分蘖较快,为  相似文献   

20.
一、水稻大棚育秧的特点与优点1.水稻育秧保温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凸显,以手工插秧为主的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不能适应水稻生产发展的要求。水稻机械化种植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育秧是水稻机插秧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水稻机插秧育秧除了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机插秧秧龄弹性小等问题外,在北方寒地稻区和南方连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