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背景下,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成为必然。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僵尸企业"的比重达到10.08%。遵循内生增长学派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理论逻辑,本文研究僵尸企业形成的内生因素。Probit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家非生产性活动的投入过高会对创新式的生产性活动产生"挤出效应",这是"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原因。进一步OLS回归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偏向于通过参与非生产性活动来获取发展资源,尽管国有企业的僵尸占比高于非国有企业,但其非生产性支出没有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据此,本文认为: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应当将更多的能力与精力投入到生产性活动中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政府应退出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完善竞争型政策,缩小寻租空间,为市场主体创造有序、良好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
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广受关注,其传导机制更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2000-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税收优惠一方面可以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发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效应,间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中介效应值为39.5%,且两者还存在着正向的协同效应。同时这种内在的传导机制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研发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同时发挥中介效应;但是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非研发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而且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研发投入和非研发创新投入的逐渐增加呈递增态势。因此,进一步地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的同时,合理规划自主研发和外源技术的资金安排,有利于实现企业创新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大华股份2008—2015年年度报告,使用税收优惠和科技创新投入数据,就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华股份获得的税收优惠利益与其科技创新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成正比,我国政府科技创新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当前科技创新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税收优惠可从三方面激励企业创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减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增加企业收益。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增值税优惠力度不够、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税收优惠政策没有结合地域特点。可通过加强增值税优惠在创新全流程中的作用,制定兼顾主导产业和产业多元化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地域特点制定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3—2019年中国上市制造业公司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税收负担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负担通过强化企业的节税盈余管理行为促进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企业调整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税收负担引致的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行为。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税收负担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制,为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持续攀升与结构性分化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僵尸企业杠杆率显著高于正常企业并居高不下,而正常企业中的非国有企业则出现显著的"降杠杆",且其杠杆率大幅下降的时段恰逢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本文尝试探讨僵尸企业是否干扰了货币政策传导,进而导致非金融企业降杠杆出现结构分化。研究发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资金成本,实现货币政策意图,当僵尸企业以优惠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为弥补资金成本,银行会提高正常企业的贷款利率("信贷成本转嫁效应"),导致正常企业融资被挤出;货币政策紧缩时,僵尸企业在企业中的比重越高,对正常企业贷款利率的转嫁效应越强,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从而杠杆率越低。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验证了前述理论机制。因此,在"结构性去杠杆"聚焦于所有制差异的同时,更应注重僵尸企业处置,改善信贷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9.
现有研究注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且集中研究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本文对创新政策进行更细化的分类,以2009-2011年广东省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家人口特征,采用Hausman检验确定用随机效应模型展开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相关;政府补贴、金融支持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知识产权政策、企业家年龄、教育背景、职称及薪酬对企业创新活动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财税政策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两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财税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阶段的激励效应。财政与税收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程度存在着差异;在创新投入阶段,财政补贴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在产出阶段,税收优惠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财政补贴中的研发补贴、利息补贴以及税收优惠中的直接优惠、间接优惠的激励效应也分别存在着差异。另外分别从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完善财税政策配合及实施有差异化的财税激励政策方面提出了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存在的制度和法规障碍、税收壁垒、风险企业的苛刻限制,以及退出渠道不畅等问题,在借鉴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一些建议,包括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调整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王萌  王京京 《财富时代》2023,(3):101-103
<正>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文章在研读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利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激励效果。其结论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进而研发投入发挥中介作用刺激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其中,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力度,如企业规模、财务杠杆、资本密集度等。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供应链传染效应情境下,客户风险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客户关系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客户风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风险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即客户风险越大,企业创新投入越多,并且当企业融资约束越低、客户相对议价能力越强、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以及企业高管具有研发背景时,以上正相关关系越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客户风险具有供应链传染效应,会导致企业业绩下滑、经营风险增加,促使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创新投入有助于企业增加创新产出、改善市场竞争地位、降低对大客户依赖,有效缓解客户风险带来的负面冲击。本文研究为企业决策层防范客户风险、增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政府职能部门在稳定优化供应链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0-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29个省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以专利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高于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并且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的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由此表明我国高科研投入与低实际产出的矛盾依然存在;②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与科技转化阶段的影响效应不同;③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规模、政府资助合理匹配可放大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聚焦多种创新产出形式,利用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有更多的专利、新产品和科技奖励,支持了RD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同时,企业享受RD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并不理想,且存在地区和行业差异。因此,企业应当积极申请RD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当加大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力度,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家为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降税减负的税收支持政策,针对于企业所得税主要的优惠政策除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率15%以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也是较为关键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有利于促进和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同时税收优惠促进企业创新效果明显,企业必须做到技术不断更新进步的同时充分享受国家税务相应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使用我国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优惠政策的科技创新激励效应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名义税率优惠政策,在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开发支出和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0.263%和0.399%。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的内生性问题,将导致高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因此,我国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应强化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绩效导向,将税收优惠作为税式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8.
对于政府创新补贴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这一经典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企业创新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立了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模型,具体分析了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从挤出效应转变为激励效应的知识存量“门槛”:知识存量较低时,政府创新补贴挤出企业研发投入;知识存量较高时,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激励效应。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企业创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果。从门槛值分布来看,大部分情况下政府扶持补助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企业的技术水平越高,知识存量的门槛值越小。  相似文献   

19.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提高企业存活率、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孵化器税收优惠是支持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5—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优惠措施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孵化器服务的中介作用。通过税收固定效应模型及联立方程组,考察税收优惠这一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行为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通过孵化器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扩大企业风险,即实体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风险产生"扩大效应".同时,相比于高风险承担能力的国有企业、成长成熟期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低风险承担能力的非国有企业、初创和衰退期企业以及高融资约束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风险产生的"扩大效应"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通过挤出实物资产投资和降低主营业务收入来扩大企业风险.因此,加强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健全实体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防控机制,并引导实体企业专注主业发展,将有助于降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