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本文从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入手,揭示出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本底不清、界定模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弊端。提出“明晰土地产权;强化农村土地承包权;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加强立法;着力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等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从国家、产权和契约的视角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率进行经济学解读,探讨蕴含其中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家要素的“失灵”导致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效率出现“短板”; 随着国家要素水平的降低,土地股份合作制迅速发展并产生较高绩效;而且,在国家要素的水平的阀值范围内,股份合作制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适模式。研究结论:采取放松政府管制、规范机制建设确保国家、产权和契约要素的协调运行,提高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变迁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且对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和地租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应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安排下,克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缺陷,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农地产权的市场化问题成为农村土地问题的中心,但面临着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高的困境。笔者认为,农民流转土地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农民的土地情节,而是政府的农地流转抑制。流转抑制替代了农地产权市场的演化以及演化进程中农地流转方式、定价机制、交易协调机制之间的适应性匹配。笔者认为,推动农地流转的关键是支持地方性的制度和创新,赋予农民自主交易权,尊重农地产权市场的适应性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学者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和产权经济、制度经济的探索,我国农村土地应实行私有化,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以打破“三农”问题的僵化局面,使农民以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进入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寻求实现土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土地的潜在的巨大收益,以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6.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次上探讨了非农就业结构和土地租赁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目前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不活跃与劳动力市场的限制性相联系,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租赁市场,其它要素市场的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农地产权的市场化问题成为农村土地问题的中心,但面临着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高的困境。笔者认为,农民流转土地意愿不高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农民的土地情节,而是政府的农地流转抑制。流转抑制替代了农地产权市场的演化以及演化进程中农地流转方式、定价机制、交易协调机制之间的适应性匹配。笔者认为,推动农地流转的关键是支持地方性的制度和创新,赋予农民自主交易权,尊重农地产权市场的适应性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地股份合作制产权特征分析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忠好 《农业经济》1999,(11):21-23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产权结构存在的产权主体缺位、排他性较差、安全性缺乏、转让权受到不当限制等缺陷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地纷纷进行农地制度的改革和试验。在众多的农地制度创新和改革方案中,发端于广东南海等地的农地股份合作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有的作者甚至认为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使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产生突破性的变化。显然,对农地股份合作制的产权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透视,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农地股份合作制这一新生事物。现…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这是目前中国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结构。农地转市地时,土地增值收益归地方政府获得、使用与支配。城市土地则是用地单位拥有规划控制下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因此形成城市和农村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在农地产权转型过程中,由集体所有变为国有,  相似文献   

10.
土地保障是一种原始的社会保障,但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土地身份性问题,它不仅是形成我国现行城乡二元社会姑构的直接原因,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阻碍了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宗旨是要实现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要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1.
Land system reform (LSR) helps to protect far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national food security. China is a country dominated by agriculture but insufficient arable land resourc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land is prominent. To alleviate the man-land contradic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LSRs, especially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Extensive and in-depth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process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LSRs, but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problems and key measures to deepen the land system reform is still insufficient. Based 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LSRs,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d the key issues and new challenges existing in or arising from China's land system, then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land system, and discussed specific measures taken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land system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finally pointed out the future LSR’s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rural LSR has gone through five stages in general since 1949. The key problems existing or arising from the current land system in China include unclear subject of land property right, serious in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rapid farmland conver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farmers’ interests and land system. The dual land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count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orms of rural agricultural land, collective operating construction land and homestead to further remove the dual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hat hin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land trading market. The vision is good, bu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China's LSR.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rural LSR is to make the property rights relationship clearer, the farmland rights more complete, the transfer transactions more market-oriented and the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more equal. Deepening the rural LSR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afeguar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armers,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and momentum into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perative promotion of land resource capitalization reform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s the key area of land system reform in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讨论土地要素配置对城乡融合影响,为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一条可实现路径。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完全竞争条件下,土地市场化相比计划配置存在帕累托效率改进,土地市场化尤其是农地市场化对城乡融合产生直接且显著影响,并在政府行为与城乡多维融合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城乡融合导向下中国土地要素配置的现实取向应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但须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即发挥市场效率优势和激发政府公平优势,并通过系统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变革促效率和质量变革,最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考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的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及外部环境等与资源配置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市场发育及市场功能失灵、政府管制制度及政府失灵以及流转系统外部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不一定更有效或可能导致资源配置负效应.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律支持;深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及其产权权能;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培育与政府管制制度的系统建设和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耦合;转变政府职能,多方面保障政府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18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2018年,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土地产权安排、土地征收和土地改革等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焦点。国外研究关注城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土地市场不完善的原因、产权稳定性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成效等,而国内研究重点关注农地流转的意愿和价格、失地农民的福利、产权稳定性与农业投资的关系、土地制度演化变迁过程以及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等问题。研究结论:2018年,土地经济领域研究在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土地流转市场新体系、土地供给、土地细碎化、征地影响因素等方面有所进展。2019年将重点关注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跟踪评估、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融资担保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博弈理论和演绎归纳等分析方法,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博弈决策模型,以期认识宅基地流转模式的成因及其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博弈均衡受地理区位、农民宅基地物权属性认知、中央政府宅基地流转政策取向等诸多参数的影响与制约。鉴于当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权益诉求等差异,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但不论采取何种配置方式,宅基地流转模式选择与演进都应遵循利益平衡,尤其要保护腾地农户利益。而长期来看,切实实现土地收益均衡分配和农民权益保障,需要将农村宅基地市场化流转、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当然,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也需要多种制度协同完善以保证政府与农民联合决策下预期博弈结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地市场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并存在诸多缺陷与现实困境,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农业进程,边疆欠发达多民族地区由于其固有的特殊性与受限性,构建适宜、高效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运行机制已是必然选择。[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新疆呼图壁县农村土地交易市场试点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结果]当前呼图壁县农地经营权市场化流转面临少数民族聚居村庄农地流转后农民陷入边缘化、农地流转呈低供需水平下的供过于求状态、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化中介条件不理想、二、三产业拉动力不足、农民再就业市场发育不成熟等现实困境。[结论]以继续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前提,以合理市场价格机制为核心,完善市场化中介组织条件为助推器,培育农地流转供求机制,进而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竞争与价格调控为内生动力,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为保障,构建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总结2020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1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0年国内研究主要涉及土地治理理论、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土地再分配制度、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等方面;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市场与政府行为、土地利用评价与生态保护等议题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点。研究结论:2020年土地科学研究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利用转型、国土空间优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国土空间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2021年,将重点关注面向国家战略的土地制度创新、耕地保护转型与保障措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治理体系、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保护修复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总结 2021 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 2022 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百年土地制度变迁、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耕地资源保护、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与低碳转型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土地产权市场与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权利平等、农田保护与粮食安全、土地信息提取方法优化、土地利用的跨学科拓展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土地资源服务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落实“双碳”目标等战略需求,2022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市场体系建设与制度变革、耕地资源用途管制与保护转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修复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低碳利用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为破解城乡发展困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与乡在分工协作、生态宜居、要素流动、保障公平、服务均等、收入平衡6个方面的差距持续缩小的过程,具有土地要素流动受阻、人口外流与结构失衡、基层政府财力薄弱的县域问题表征,其关键在于围绕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交换流动这一主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权益保障、激励约束和资源优化配置价值功能,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木桶效应和联动效应。研究结论: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应围绕产权制度完善,以革新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宅基地使用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补齐农村土地制度短板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为重点,从政府绩效考核、规划计划引领、财政金融支持、户籍制度保障等方面健全配套政策措施,实现县域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功能深度耦合和权益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