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基于扶贫与扶智、扶志相协同的视角,阐释了农业科技扶贫促进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和陕西省科技扶贫重点县域821份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扶贫的多维效应及减贫效应的组间差异。研究发现,农业科技扶贫能够显著促进贫困地区家庭收入、农技水平及持久脱贫信心的提升,具有增收、扶智和扶志的多维减贫效应,但不同科技扶贫模式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同时,与非贫困户相比,参与农业科技扶贫对贫困家庭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和扶智效应,但在持久脱贫信心方面成效并不显著。本文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家庭增加收入水平、提升生产技能并增强内生脱贫动力,从而实现扶贫与扶智扶志协同推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有效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军 《农村经济》2007,(10):93-96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支撑、互为促进的.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快"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鎏  张岳恒 《南方农村》2009,25(6):20-23
本文选用广东省1991~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城市化、城市倾向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市倾向是导致广东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对“三农”的投资比重,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缩小广东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不同城市化指标下的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以往的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城市化而忽略经济城市化的效应,西北五省区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存在显著差异。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在1978年-2008年间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水平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因此,西北地区应该在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第二、三产业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两个主要因素。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依据1990年~2008年的数据,对甘肃省第二、三产业促进城市化进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是城市化前期的主要促进力量,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不再上升,甚至下降,这时就业人口比重不断攀升的第三产业成为了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两大重要战略部署,具有理念相通性和阶段递进性,提高二者的政策匹配度和实践融合度,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的质量和乡村振兴的实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应以促进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全体农村居民的生计改善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导向,聚焦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现代化、扶贫资产管理和高效利用、绿色减贫长效机制构建等重点领域,加快政策深化调整、工作体系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型,提升脱贫效果可持续性,促进减贫治理长效化,实现乡村内生性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围绕城市化内涵,从土地、人口和社会三方面构建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资源、生产能力和生产保障三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2009-2020年相关数据做支撑,定量评价云南粮食安全状态与城市化进程的耦合度与协调度,根据协调发展划分标准对该时段内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调状态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云南粮食安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先后经历了失调、磨合和协调三个阶段。自2017年起由城市化滞后向粮食安全滞后转变,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协调发展与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水平提高,同时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又可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与建设用地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化和建设用地不同阶段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处于均衡状态,建设用地面积的扩张是城市化步伐推进的必然结果,但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诱导建设用地面积扩张的直接因素;(2)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不是城市化步伐推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相反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3)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有限;(4)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在近期对建设用地数量增加的解释力偏低,而在远期基本能对建设用地数量的增加予以解释。研究结论: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化发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促进作用,在近期适当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远期则需选择用地节约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一线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乡村中很多人缺少用以谋生和发展的一技之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推进.所谓"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职业教育是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越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同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得紧密的地方,乡村发展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IPCC提供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999~2012年能源消耗碳排放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分析了城市化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在长期表现出持久的均衡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可以在短时间得到显著的改进,同时城市化水平能Granger引起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调整城市化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推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4日,我厅召开厅系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产业扶贫和联点村帮扶工作。在宁的厅领导,机关各处局、厅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选派的11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研究提出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六项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一是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农牧部门的行业优势,抓紧研究制定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规划,谋划具体的支持措施,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带动模式。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强化致富带头人培训,推进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设立为政策冲击,检验了区域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使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提高23.3%,静态上缩小了贫困地区与一般地区的收入差距;同时,“惠农”效果十分显著,扶贫政策使农民收入提高24.0%,促进就业、支持农业生产、提高人口素质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等是扶贫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整体上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贫困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未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当地未产生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本文为厘清区域扶贫政策作用渠道,评估政策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亦可为相关部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脱贫帮扶精准度测算模型,用调研数据测算后发现脱贫帮扶偏误率较高。对帮扶偏误率进行分解后发现,发生偏误主要是因为帮扶资源流向了非贫困户。分析发现存在明显的"大众俘获"现象,村内基尼系数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分析认为提高脱贫帮扶精准度应注意村内人际关系等因素对脱贫帮扶实施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响应者,是拉动内需的最有潜力的群体.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代际转换五大特征;价值观念转型、发展定位转型、择业特征转型、流动趋势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型.并根据统计调研数据和深度访谈资料分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化特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困境和主要症结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推动城市化、促进职业化、推进市民化、化解社会心理失衡等城市融入长效机制的设计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市化如何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业界尚未达成共识。将中国分为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对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影响,而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中,没有发现这二者之间有显著因果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决策者应建立低碳消费的激励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2021,(9):64-72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简称有效衔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新阶段落实"十四五"规划、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战略选择,科学精准的公共政策正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基础载体和主要方式。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公共目标与公共政策,揭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研究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转换机制,从产业政策、生态政策、文化政策、治理政策、"双基"建设政策等维度,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公共政策调适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农民生活方式演进的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珍 《农业经济》2007,(1):65-67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的过程,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市化是同时进行的。但城市化并不简单地等于城市常住人口的增长,进城农民的市民化才是城市化的目标。一方面,城市化是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演进的有效保证;另一方面,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至今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演进,从而保证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各个贫困地区社会和经济状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扶贫方式及内容日趋复杂,扶贫任务日趋艰巨,在一个地区采取单一的扶贫方式已经难以取得希望达到的效果,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创新扶贫开发模式,采取多种不同的扶贫开发手段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关键。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的新模式,在扶贫实现形式上实施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以开发发展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同时将一部分贫困户从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移民以实现脱贫、并以低保兜底的形式保障全民实现脱贫。最终使贫困户真正脱离贫困,提高收入是扶贫工作的目的。本文结合保定市阜平县扶贫工作实践,就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几种实现形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24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8年~2011年的数据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的公司,公司治理水平更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的公司价值更高.本文证实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利用其监督职能、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来解决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公司价值,为推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3-2018年贫困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信息和县域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了政府审计监督对贫困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扶贫资金审计显著提高了贫困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财政扶贫资金的合规化使用,使得更多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领域,进而通过扶贫产业的造血效应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是最主要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审计监督成本更低和营商环境更好的县域,财政扶贫资金审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更强。本文的结论为更好地利用政府审计问责机制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防止脱贫地区规模性返贫以及巩固现有脱贫成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