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识别经济集聚中马歇尔外部性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制造业数据。通过考察制造业集聚水平和产业间专业化分工的协同演进过程,本文一方面发现两者具有替代关系,验证了马歇尔外部性是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后果的理论假说;另一方面证实了马歇尔外部性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空间不断集聚的基本因素。本文还发现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马歇尔外部性的积极力量。本文的结论为我国企业选址、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制造业的集聚——扩散现状,主要运用各行业在不同区域的区位熵,探究行业的集聚-扩散方向。分析表明:广东制造业呈现以珠三角为核心、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模式,但集聚程度在下降,极化效应有所减弱;低人均资本行业的产值比重在下降;外围地区在部分行业发展迅速,扩散效应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3.
引入了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度的概念,并计算了中国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山东省六个中国东部沿海省市的加工贸易区位熵.为了进一步确定产业集聚与加工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东部六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技术水平、FDI、劳动力投入和产业集聚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区域产业集聚所引发的三种外部性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构建了相应的测度指标 ,并提出了测定区域产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三种外部性大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集聚外部性、城市规模和环境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本研究采用了广东省年鉴数据,对广东省工业经济的总体情况做了一定的分析,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的承接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产业转移的趋势、类型特征和空间格局等关键信息,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实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为廓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协同集聚外部性存在差异,专业化外部性较多样化外部性更能促进产业升级,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作用,短期内虽表现为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协同集聚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专业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为促进和抑制并存的交互关系,多样化外部性与产业升级在东西部地区表现为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中部地区协同集聚与产业升级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其因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而存在差异。为了探究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具体影响因素,文章选用浙江省2005—2014年22个制造业行业作为样本,用区位熵指数测算制造业产业集聚度,采用面板数据建模对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做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规模经济和历史因素对产业集聚有促进作用,地方政府政策会降低产业集聚度,但FDI对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环境和经济增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聚过程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中国2012年工业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测算,分析了中国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整体关系,同时利用甘肃省2012年工业企业相关数据,对产业集聚与环境影响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检验,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因素对环境影响的作用。中部、西部地区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环境影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已经步入经济、环境双赢的发展局面;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产业集聚过程有着特有特征:轻工业为主的产业在在集聚过程中,环境影响会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环境影响有下降趋势,而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在集聚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影响将更加突出。加大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增长速度,将有效地降低产业集聚造成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以上海市石化产业为例,利用2001至2010年统计数据,对上海石化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进行了定量测度,对测度结果做出了评析,总结出了上海石化产业十年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该产业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产物,对不断变化中的劳动力流动持续进行观察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集聚是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力流动通过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影响货币外部性,并通过加快技术传播速度、提高经济个体匹配成功率影响技术外部性;以外部性为纽带,劳动力流动最终影响到了企业区位决策,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集聚。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对于该产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打车软件的行业特性来揭示物联网产业所具有的网络外部性,运用数理证明将一般文献中外生的网络外部性内生化,以此作为探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种理论尝试,为研究物联网产业的适度规模和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中心-外围"模型,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均衡使得产业集聚于一个地区,形成产业集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产业集聚度的相关特征事实进行描述,并从中归纳总结,挖掘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2018年三次产业集聚度的变化趋势以及2018年六个细分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最后,根据相关研究并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国际化以及规划国际枢纽城市等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集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17.
《经济师》2015,(10)
运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衡量旅游业的集聚水平是研究旅游业集聚现象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关于我国旅游业集聚水平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的现状,文章在对区位基尼系数这一指标的缺陷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对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无论是从整体的旅游业,还是分别从三大核心旅游产业来看,我国各地区的集聚程度均在下降,地区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但经济相对发达、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在旅游业中仍占据着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空间特征和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了众多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重点回顾贸易理论、产业区理论、区位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对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予以阐述。通过归纳总结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化发展,为产业集聚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估计影响产业集聚的各个效应边际效益.通过理论分析,使用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球价值分工程度通过要素禀赋效应、金融外部性效应、技术外部性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机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优势,随着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于产业集聚有明显正向影响,但贸易成本效应会阻碍产业集聚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