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需求端与供给端都造成巨大的冲击,评估此次疫情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变得重要.基于统计比较和使用DID模型,我们研究表明:(1)新冠疫情爆发前,我国总体失业率基本稳定,地区间失业差异趋于缩小;2020年疫情爆发后,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明显上升,但其影响在下半年趋于缓解.(2)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就业市场产生显著不利的冲击,但对我国31个大城市就业的不利冲击要相对小于总体城镇.新冠疫情导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上升0.31个百分点,导致全国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总体上升0.218个百分点.新冠疫情爆发4个月后我国就业受到的不利影响开始减小.(3)新冠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活动均造成不利冲击,进而对我国就业造成显著不利的影响,且对我国服务业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利冲击更大.据此,需要严格防控国内疫情反弹,提升一流的营商环境,对受疫情不利影响的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出台人力资本政策支持建立国家高端人力资本储备池,拓展数字贸易、数字平台等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2.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在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截断传染源、联防联控等举措并取得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却在欧美等其他国家不断蔓延恶化,这暴露出国际社会在新冠疫情防控上存在漏洞.文章梳理了新冠疫情爆发早期各国外防内控的措施,并在评估疫情早期严苛的外防措施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主要国家的内部防控实践.实证结果显示,从外防视角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迅速采取了各种入境管制措施;从内控视角看,基于谷歌搜索指数构造的反映各国内部防控程度的指标显示,新冠疫情早期各国的内部防控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与外部防控宽松国家相比,外部防控严苛国家的内部防控相对松懈,其政府和民众不仅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保持社交距离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力度也相对不足.这些经验证据揭示出,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重视不够,寄希望于通过入境管制政策将病毒御于国门之外而内控乏力,这种外紧内松的疫情防控反应没有利用好中国积极抗疫争取的时间窗口,从而导致疫情蔓延恶化.文章研究有助于厘清新冠疫情在全球传播扩散的原因,并对从外防内控视角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疫情防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昂  张迪 《经济师》2012,(9):60-62
CPI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CPI的不断上涨,人们越来越关注它的未来增长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如何预测CPI的问题。以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CPI定基指数为样本,在分析其波动特征及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温特模型将其分解为季节和趋势波动。得出了我国CPI定基指数有一定的趋势和明显的季节特征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和2011年的CPI作出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预测值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经济有哪些影响?哪些行业受冲击最大、哪些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战"疫"之下,今年经济走势怎么看、接下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相似文献   

5.
后疫情时代中国通货膨胀必定会受美国货币政策及其不确定性的冲击,而冲击影响度量及走势预测是决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选取2007年1月-2021年12月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AM2)、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指数(MPU)以及中国居民消费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月度数据构建TVP-SV-VAR模型,实证分析美国货币超发引起的不确定性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冲击情况。结果显示:相比于金融危机时期,新冠疫情时期中国通货膨胀受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趋势并不明显,但量化宽松带来的通胀压力使中国生产者价格有明显上涨,所以需要警惕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而新冠疫情时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飙升,使得中国通货膨胀明显,进一步可能产生资产泡沫,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SARIMA模型及X-12-ARIMA模型对我国1995年1月至2014年6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利用Eviews 6.0对CPI数据的变化趋势及季节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X-12季节调整模型相对于SARIMA模型更有效,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估计误差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7.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问题是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也是宏观经济领域的热点和方向,在评估经济增长潜力和判断经济走势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经济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测算潜在经济产出和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走势和发展潜力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产函数法估算了 1978-2020年的潜在经济产...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亦不容小觑.由于数据的不可得性,现无法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长期经济后果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利用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作为外生冲击,采用疫情前后三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重大疫情爆发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变化.研究发现,相较于受影响程度较低的公司而言,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在疫情后上升,这表明疫情会减少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降低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上述影响在融资约束高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显著下降,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上升,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且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本研究对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长期经济后果及后续应对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我国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此背景下财政政策合理选择对稳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包含异质性家庭和企业的非线性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中引入服务消费效用冲击,量化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比疫情冲击下各项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乘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方面作用于服务部门影响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引起失业率上升导致家庭借贷违约率提升,进而加剧了金融风险与经济衰退。积极财政政策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经济衰退。通过对比增加政府购买、减免税收及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的调控效果发现,在稳定家庭收入和促进消费增长方面,减税政策应对疫情冲击最有效,而在促进产出和就业方面,增加政府购买支出的财政政策更有效。研究结论为疫情防控的财政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使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倒闭或负债经营的现象明显。目前,我国已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疫情,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新冠疫情后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复苏与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推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松  李燕林  王梦飞 《经济地理》2022,(11):204-215
基于2019—2021年在线平台截面数据,文章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间旅游线路信息及其流空间特征进行全面测度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20、2021年),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旅游线路信息流向与流量特征的差异十分明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则基本一致。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城市聚集总量的变化相对较小,排序靠前的城市均在广州、南宁、崇左、百色、佛山中产生,但输出总量排序的变化相对较大。(2)2019—2021年广州的旅游线路信息规模持续独占第1梯队;南宁在2019年居第3梯队,2020、2021年上升至第2梯队。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旅游线路信息一定程度向省会城市聚集。崇左、百色在2019年居第2梯队,但在2020、2021年规模持续缩小,反映特色旅游资源城市的旅游线路信息规模对疫情等因素敏感。(3)2019—2021年第1、2、3大旅游线路信息优势流呈现的主从关系特征,均对疫情作出反应。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一定程度打乱了2019年形成的旅游线路信息主导型城市、次级主导型城市(包括次级主导聚集型和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通过医疗资源配给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健康生产函数视角,研究了医疗资源储备水平对新冠疫情防控效果的影响及其最优规模.结果显示:第一,提高医疗资源储备水平能降低新冠感染率、缩短疫情防控时间,但对病死率没有影响.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执业医师人数和床位数每增加1%,每十万人的感染人数分别下降0.47人次和0.43人次,疫情防控时间分别缩短4.5天和3.7天.第二,医疗资源数量与新冠感染率呈"U"型关系,与疫情防控时间呈倒"U"型关系,且当前医疗资源水平略低于其最优规模,这与全国统一的防疫制度安排有关.第三,医疗资源数量对新冠感染率的影响具有较强异质性,对疫情防控时间影响的异质性较弱.本文还发现,执业医师人数是比床位数更重要的防疫资源.以上结论为我国今后在面对大规模流行疾病时,医疗资源储备和配给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2014年OECD国际投入产出表结构嵌入全球贸易分析数据库GTAP10,通过对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进口品的来源及在国内的流向进行划分,实现与WWYZ模型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将就业、消费、通关时间和投资等四个因素作为冲击变量,模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宏观经济和产业格局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长短期内差异显著,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和进出口总量明显下滑,在经历短暂反弹后,长期内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到基准情景下的增长水平。产业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服务业和农业产出在短期内降幅较大,长期则会逐渐恢复;制造业产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对有限,但在长期内,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新冠肺炎疫情将促使中国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并逐步成为全球价值链供需的核心,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最后,本文就促进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由于政府债务无法按时偿还,阿根廷和巴西成为全球先后宣布破产的国家。在回顾两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速度、行业影响程度,国际收支规模,货币贬值情况和失业率水平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冠疫情对两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结合两国政府针对疫情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分析得出新冠疫情后两国政府大规模财政支出增加是导致政府债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多年来阿根廷和巴西的经济结构不完整与社会福利支出过多是导致本次两国政府债务危机的深层原因,也是根源所在。上述分析给我国的债务管理启示: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全球应对负外部冲击策略的协同性和构建金融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重大影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不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疫情防控成效,而且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一枝独秀,成为唯一一个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特别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国际政...  相似文献   

16.
顺差过多是引起我国通胀的主要原因,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减少顺差、缓减通胀的有效措施。运用ARMA-EGARCH模型探寻CPI发展变化规律,并对2013年的CPI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卢周来 《开放时代》2021,(2):120-140
历史学家麦克尼尔提供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理解瘟疫对于世界的影响.在此框架下,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本文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可视为地球的一次自我拯救,因为人类借助由资本推动的全球化加速扩张,使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破坏;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不同文明的应对方式不同,这有可能进一步整合边缘文明,但主体文明之间的差异可能被强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为人们提供了反思大城市化对人类的宜居性以及生物技术发展的两面性的可能机会,但人类未必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不仅无法促成人类的团结,反而可能使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加疏离,甚至酝酿出冲突与对抗.中国如果能始终坚持探索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且在这一模式下能够保持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官僚阶层与普罗大众之间关系的和谐,就有可能给屡次重蹈历史性错误的世界带来些许希望.  相似文献   

18.
吴振宇  唐朝 《经济纵横》2021,(10):33-43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应对疫情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救助政策在短期内会推高经济增速,但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有所恶化.随着救助政策效力下降和逐步退出,全球经济增长中枢可能下移.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增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疫情后全球通胀水平将高于疫情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安全网持续强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进一步增强了各国危机应对能力.然而,疫情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加大,风险进一步累积.全球将处于金融风险与危机应对能力均上升的脆弱平衡状态.在金融安全网保障能力不均衡、危机应对工具不足和疫情后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转向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金融风险防控压力.  相似文献   

19.
罗青天 《广东经济》2016,(14):157-158
物价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CPI和P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基本指标,在我国价格指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CPI和PPI走势呈现出反向运行、增长幅度明显不同步的现象,这与传统经济理论相违背.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PPI和CPI间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PPI和CH具有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CPI和PPI数据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就我国目前两项经济数据来看,CPI和PPI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从CPI和PPI各自的角度出发,分析二者走势分化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在未来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背景下,二者走势会逐渐回归于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