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要逐渐形成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格局.其中技术创新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河北省作为东部沿海省份,面临着如何走科技强省的发展之路.本文运用DEA方法来评价东部沿海省份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对比中找出差距,寻求解决的办法,早日使河北省步入沿海经济强省之列.  相似文献   

2.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要逐渐形成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格局。其中技术创新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河北省作为东部沿海省份,面临着如何走科技强省的发展之路。本文运用DEA方法来评价东部沿海省份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对比中找出差距,寻求解决的办法,早日使河北省步入沿海经济强省之列。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区域工业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线索,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和各工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趋势和分布特点的分析,发现创新能力强的产业往往大部分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且产业内部企业在该区域内部的集聚往往存在良好的空间互动性,有利于产业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的高创新能力产业集聚现象有限,虽然少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创新性强的产业集聚,但空间互动性不强,产业发展可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286个地市级2007-2018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转型期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的作用.研究发现:转型期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产生负面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为负;区域分析表明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地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拉动工业经济增长,证明降低工业用地供应比重的策略是正确的;工业资本和工业劳动力对工业经济促进作用显著,但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制约了资本利用率和工业利润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区专业化的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证分析了1980~2004年我国地区专业化的空间分布和变动状况以及影响我国地区专业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专业化水平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略微下降后,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最为突出.专业化水平上升幅度较大的地区少数是处于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大多是位于内陆边疆的欠发达地区.地区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明显的变化,深处大陆内部与边境接壤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东部沿海和一些不和边境接壤的中西部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从空间区位角度作的计量分析表明,地区规模、市场进入和城市化水平对我国地区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有显著的负效应.研究结果对新经济地理论的观点提供了有限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引入了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度的概念,并计算了中国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和山东省六个中国东部沿海省市的加工贸易区位熵.为了进一步确定产业集聚与加工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东部六个沿海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技术水平、FDI、劳动力投入和产业集聚对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省际水足迹和灰色水足迹等的面板数据,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出中国省际的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利用聚类分析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了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东部的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中国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存在着空间集聚特征.HH集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LL集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在空间分布上较稳定;HL集聚和LH集聚省市较少,各时期均有变化.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环境规制背景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FDI的行业空间分布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颖  周峰  彭补拙 《经济地理》2001,21(2):169-173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日渐广泛,由于进入各地的FDI行业不同,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进入中国FDI的行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分析FDI的行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用区位商分析FDI的行业相对空间分布,即各行业FDI投资项目在各省市的集中程度;然后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一定时段内各省市FDI投资项目的行业变化进行计算,得出各省市FDI投资项目产业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效果指数,通过分析认为:直接外资重点分布的东部沿海虽然在吸引FDI方面具较强竞争力,但这一地区FDI的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东部沿海FDI项目结构亟街改变,投资于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工业已近饱和,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进入的FDI额少,项目少,因而FDI投资结构对目前其吸引FDI的能力并无太大影响。并简单谈到具有空间差异的FDI行业分布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2003、2006、2009和2012年四个时间断面及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指标分析法、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结合相关软件对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较大,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大体上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就空间变化而言,以北京、上海为主的东部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区域的湖北、陕西、四川组成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双核增长板块,北部、西北、西南区域省份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等级分布呈斜“T”字形分布格局,并且这种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步加强的态势,在东北-西南主要方向上科技创新能力保持极化收缩的发展态势,以东部和中部为主的椭圆内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相对快于椭圆外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空间上日趋收敛.  相似文献   

10.
工业合理布局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工业布局作为工业这个大系统的空间侧面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多维网络结构。横向的区域工业布局研究,重点在分析集聚于同一地域空间内各部门间的关联与组合;纵向的部门(行业)布局研究,重点在分析同一部门各生产基地的分布与关联。本文在分析各工业部门资源、市场条件、现有生产基地及其远景规划的基础上,对各主要工业部门布局的演变趋势浅作探讨。一、能源工业布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安排好能源工业布局是整个经济布局的基础环节。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但储量主要集中在北方,石油资源主要在东北和沿海,水力资源主要在西部,现有工业和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的不平衡态势,能源工业布局必须兼顾资源和市场,综合考虑生产建改和运输的效益,发挥多能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基础条件、工业实力、科技创新力和环境竞争力四个层面出发构建包含26个指标的省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年和2013年的数据,对福建省与我国东部地区其他省市的工业竞争力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并针对福建省未来如何提升工业竞争力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兆曦 《发展研究》2001,(12):43-45
福建省第三产业300强企业评价是由福建省企业评价中心与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交通厅、福建省邮政局、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和福建省旅游局等厅局的相关职能处室联合组成的“福建省第三产业300强企业评价委员会”共同开展的评价项目。该项目自1992年首届评出后至今已连续评出十届。第三产业评价主体涵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差别大,其数  相似文献   

13.
马淑伟  江岩  宋雅宁 《经济地理》2023,(6):118-125+144
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和“四类等级城市”为两种空间维度,对财产保险行业的地理分布特征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数据包络建模对2015—2017年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全险种经营效率区域差异进行测算,并通过OLS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产保险行业企业经营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2)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财产保险市场发育程度更高,但财产保险企业经营效率还要受到区域垄断性、市场空间、气候条件、公共财政支出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大西南、北部沿海等区域财产保险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效率优势。基于中国财产保险行业企业经营效率具有区域分布规律,应充分重视区域空间关联,在促进财产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可采取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8年11个沿海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泰尔指数分别测算了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水平、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的协调性和区间差异指数。结果显示:(1)海洋环境质量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差距大,南、北部差距小”的分布格局。(2)海洋经济质量水平呈波浪式上升态势,但海洋经济质量水平整体上较低。空间上呈现“南、北部差距大,东部差距小”的分布格局。(3)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的协调性稳步上升,在空间上呈现“南、北部差距大,东部差距小”的分布格局。(4)区域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质量协调性的差距明显,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区域海洋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正由低质量、无序、非均衡向高质量、可持续、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2002-2018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及空间分解、探索性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可夫链和潜马尔可夫模型,将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作为创新主体,研究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的时空格局和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工业企业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区域差距较小,科研机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区域差距较大;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区域差距来源于非邻区域,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整体呈正向空间集聚,其空间分布呈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③在样本期,工业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经历了高、中、低3个状态,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状态变迁呈现出路径依赖和空间依赖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在省域、市域层次的分布格局,运用集中度指数、基尼系数、Moran指数揭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集群特征。研究发现:①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呈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②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省份/地区存在发展阶段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分布结构类型。③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空间聚集性,空间相关性为正相关。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空间发展为多因素作用,包括我国银行准入政策、银行企业盈利驱动和城市社会经济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量统计、Arcgis软件可视化表达和相关性分析,对676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在省域、城市群和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2010年城市数据和企业数量相关性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前10个省份集中了392家、近57.99%的创新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群内;城市尺度方面,创新型企业集中分布在1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分别占22.5%、31.66%和10.65%;企业数量分布与倒置城市等级体系"金字塔"高度吻合,城市等级水平越高,创新型企业数量越多;创新型企业在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水平、市场潜力、金融服务和融资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等方面,数据指标与企业数量相关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量统计、Arcgis软件可视化表达和相关性分析,对676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在省域、城市群和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2010年城市数据和企业数量相关性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前10个省份集中了392家、近57.99%的创新型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群内;城市尺度方面,创新型企业集中分布在1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分别占22.5%、31.66% 和 10.65%;企业数量分布与倒置城市等级体系“金字塔”高度吻合,城市等级水平越高,创新型企业数量越多;创新型企业在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水平、市场潜力、金融服务和融资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信息化水平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等方面,数据指标与企业数量相关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八大区域的制造业就业空间变动.研究认为,西部大开发对制造业的就业变动影响不大;2005年东部振兴和中部崛起以及国内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到制造业产业部门向非沿海地区转移,而且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仍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制造业转移过程呈产业集中与产业转移同时发展的特征;沿海区域发展较好的产业部门难以向非沿海地区转移,非沿海区域对承接制造业产业部门存在着无序规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福建省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闽东南的高速发展,闽西北的相对发展滞后.针对福建各地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当前闽东南沿海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从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是企业的一种理性选择.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区域间经济发展现状,总结了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模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