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江苏省泗洪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政策要求,加大稻虾共作探索力度,迅速发展产业规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护第一县",泗洪县城头乡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小龙虾种源保育基地"。(一)稻渔生产情况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1.2万亩,2020年新增面积5.4万亩,连片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基地达32个,全年水产品产量39484吨,产值8.9亿元,水稻平均亩产560kg。  相似文献   

2.
2019年小龙虾价格行情走势对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底,淮安市启动推进稻虾综合种养百万亩工程以来,至今年全市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42.6万亩,累计已达77.6万亩。其中金湖县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8.6万亩,累计已达10.8万亩。今春以来,小龙虾整体行情先扬后抑,进入6月份,小龙虾价格波动变大,并出现阶段性的较大跌幅,引发大家关注,不少人对小龙虾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以来,全省围绕《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力打造小龙虾"千亿元"农业特色产业,多措并举,推动我省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2017年全省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综合产值达851.82亿元,同比增加17.76%。一、养殖规模效益再上新台阶2017年,全省新增"稻虾共作"、"稻虾连作"等稻虾综合种养面积64.14万亩,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湖北稻田综合种养再传捷报:种养面积达230万亩,其中"稻虾模式"225万亩,"稻鳅模式"和"稻鳖鱼虾模式"5万亩。仅"稻虾模式"就比去年增加30万亩;全年小龙虾产量达38.8万吨,同比增长4.05万吨;小龙虾出口额2.58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小龙虾综合产值达490亿元、同比增长21.8%。这张漂亮的成绩单是全省水产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技术推广人员的心血。省、市、县三级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在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15万亩,其中庐江县达16万亩,主要是稻虾养殖模式;但传统养殖模式下小龙虾主要集中在5月份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集中、销售价格低,而且5月份是虾病高发期,气候多变,病害严重,死亡率高,有的塘口甚至全军覆没,导致养殖风险大,制约了虾稻产业的发展。本技术通过调整稻虾共作水稻和小龙虾种养茬口,采用早繁苗培育技术早放种虾,  相似文献   

6.
<正>湖南南县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0万亩,年产小龙虾8万吨,稻虾米24万吨,综合产值达100亿元;全县贫困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近2万亩,有效带动15000名贫困人口脱贫,基本达到了一亩稻虾助推一人脱贫的效果。湖南南县18日在长沙召开"南洲稻虾米"新闻发布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优做强湘米工程的重要品牌之一,南县邀请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南洲稻虾米"品牌建设,共同助力农业增效、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是农业大省,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首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稻渔综合种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全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其中水利条件好、具备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条件的有1000万亩左右。目前,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仅为400万亩,还有600多万亩的空间可以去挖掘、去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迅速在水稻种植区铺开,尤其是稻虾综合种养,投资少、见效快,成为近几年农业投资的热门领域。阜南县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从2016年的40多亩,发展到2019年的4.6万亩,其中稻虾面积占比95%以上。现将2019年5月上中旬的调研情况进行梳理,重点介绍几个典型的稻虾综合种养案例,以期为今后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案例案例1:阜南县洪河桥镇白集同乡种养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9.
正分宜县位于赣中西部,为新余市辖县,属丘陵地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良的地理环境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有利条件。一、稻渔综合种养基本现状分宜县稻渔综合种养现有面积2119亩,主要养殖模式为稻虾综合种养、稻蛙综合种养。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小龙虾在稻田中开沟养殖,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钤山镇、分宜镇、杨桥镇,养殖面积达1900亩。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产业链发展现状全市养殖面积77万亩,水产品年产量19.6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62.29亿元。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0.97万亩(其中稻虾面积19.52万亩),稻渔产量2.44万吨,产值8.13亿元,全市小龙虾产量在1.2万吨,总产值约3.6亿元。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靠前的分别是枣阳市、襄州区、老河口市。2020年,枣阳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为21万亩、4.39万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安徽宣城郎溪县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突出"产业兴旺"目标,按照"六个一"模式,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该县稻虾种养面积达5.1万亩,亩均收益2500元左右,预计产值1.3亿元。编制一本产业规划郎溪县与省农科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签订了全县稻渔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积极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生、粮渔区赢"稻虾综合种养模式,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出台扶持政策、加强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2019年,全区建有基地3900亩,稻虾产量488吨,产业产值1950万元。2020年,预计全区基地面积可达到4500亩,稻虾产量约567吨,产业产值约2300万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产业工作基础。成立了南康区稻虾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太湖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从2017年开始,初期发展了2000多亩,2018年发展了1万多亩,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6万亩左右。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挖沟养殖模式,存在坑沟占比大,增加了基础设施投入,减少了水稻种植面积等问题。近年来,县内推广无环沟稻虾种养模式,该模式在不影响水稻种植和产量的情况下,每亩可产出小龙虾100kg左右,收入增加2000多元/亩。  相似文献   

14.
<正>宿迁市境内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三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河湖密布,拥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109万亩(含稻田养殖),盛产螃蟹、小龙虾、青虾等水产品,是江苏省的淡水渔业主产区之一。宿迁市也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28万亩,特别是沿湖、沿河约有100万亩低洼稻田非常适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宿迁地区具有稻渔综合种养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宿迁地区一些沿湖、沿河低洼稻田,不少农户开展过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稻鱼综合种养,按照水产养殖对象分,可分为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稻-蛙、稻-鸭-鱼等几种模式,这几种模式各有特色,在当前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中起到了很好的稳粮增收、以渔促稻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小龙虾市场的火爆,稻-虾模式逐渐成为稻鱼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以2021年为例,全国稻-虾模式综合种养面积2100万亩,占稻鱼综合种养总面积的52.98%,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一年一度龙虾节的启动,安徽合肥正式进入了"龙虾时间":一只只通体红透、壳肉饱满的小龙虾出现在合肥大街小巷的餐馆里;香辣可口的滋味,轻松畅快的餐饮氛围,引来大批食客。这些餐桌上的小龙虾,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合肥市的稻田虾。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发展以稻田虾为主体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10万亩,并达到了稳粮、促渔、改善生态的多重效果,有力带动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户增收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虾稻共作是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潜江市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我国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虽然2021年在一定程序上受新冠肺炎疫情,但稳中向好,养殖面积达2600万亩、产量263.36万吨(来源于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  相似文献   

18.
<正>年未过半,黄冈以虾稻共生模式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就达64.17万亩,完成了65万亩年度目标的98.7%,虾稻共生、稻虾鱼鳖生态种养、稻鳅共生、稻田养鱼种等模式大力推广,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态势。自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召开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王浩鸣提出"要把稻田综合种养放在黄冈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日,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金城村的刘文清正忙着在稻田里捕捞小龙虾,"今年又有好收成,虾子大,稻苗好。"潜江有"稻虾共作"面积13万多亩,亩年纯利2000元以上,刘文清是众多受益农民之一。去年,他的200亩"稻虾共作"养殖基地获利54万元,效益比传统种粮模式放大5倍以上。从潜江发源的稻田养虾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到湖北全省,近年来在宜城、监利、钟祥等35个重点县市区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3年起,全国掀起新一轮稻田综合种养的浪潮,其中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发展速度最快、新增面积最多。成都崇州经过3年多的发展,稻虾共作已初具规模,养殖面积从2013年的30多亩发展到2018年8000多亩,每亩稻田可收获小龙虾150kg、优质大米400kg,稻虾综合效益比单纯种植一稻一麦(油菜)增收2500元,增收效果明显。现将崇州市稻虾共作生态健康养殖增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