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蛛网模型为基础,从逻辑上考察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玉米为例,结合我国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市场表现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期货市场能够增加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降低供给价格弹性,当粮食期货市场足够发达时,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粮食现货市场由“发散型蛛网”转化为“收敛型蛛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下降并趋于均衡;(2)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期间,玉米期货市场不活跃,难以有效发挥价格引领作用,而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后,玉米期货市场活跃度提高,在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共同影响下,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幅度下降,玉米期货市场能够稳定现货价格。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现货市场交易体系、丰富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建立健全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和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生产 ,究竟是受市场零售价格调节 ,还是受国家收购价格调节 ,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我国粮食生产在双轨制下的价格反应进行实证分析 ,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双轨制下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反应的特征第一 ,粮食生产取决于收购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 ,并随其中任何一个的上升而增加 ,即粮食产量与国家收购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有着明显的正向反应。第二 ,在对粮食产量的调节上 ,计划收购价格与市场零售价格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市场零售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受市场零售价格调节的生产者人数增多 ,而受收购价格影响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3.
玉米“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是我国粮食市场化的关键一环,其增产扩种效应对粮食收储政策改革调整具有参考价值。以玉米主产区地级市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增产机制。分析发现:市场化改革未能完全实现玉米“稳生产”的政策目标,尽管改革前期“托住”了玉米面积,但单位要素投入和农户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市场价格和收益不确定性降低了政策施行效果;政策实施有明显的动态性和滞后性,实施第三年玉米种植面积才稳步提升,扩种效应和种植结构调整效应逐步显现;政策实施具有区域差异性,黑龙江扩种积极性最低,辽宁种植面积提升明显,补贴水平、机械化水平、种植收益以及收购价格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此,应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大方向,提高优势产区玉米稳产增产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善政策调整配套举措,考虑其他粮食作物政策调整与玉米政策的适配性和互补性,分区域制定政策目标,提升政策适用性和精准度。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民收益,也稳定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但同时也带来玉米价格倒挂,库存压力增大、粮食种植结构失衡、加工企业成本上升、发展停滞等问题。2016年,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政策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新政策实施二年多,对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进行一下梳理,分析思考政策改革后的影响,有助于对今后粮食政策的制定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生产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5.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基本思路应是要能够更好地发挥该政策的正效应,抑制其负效应。改革的方向不是取消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而是完善政策实施的方式。(一)建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联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实施,就是要保证农民种粮不亏本,而且能够有钱赚。这样可考虑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与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即对种粮农民是否给予补贴及补贴多少,要以最低收购价和市场实际平均收购价为依据。当前者低于或等于后者时,不予补贴;反之,则按两者之间的价差给予农民补贴。农民获得补贴后,仍然按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毁约弃耕”等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不少新闻报道指出土地流转租金的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涨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本文利用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以玉米种植农场为分析对象进行相关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15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下调,到2016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全国玉米种植农场的土地流转租金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地区,2017年玉米种植农场的平均流转租金止跌回升。进一步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调整显著降低了玉米种植农场的土地流转租金;在没有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地区,租金的显著下降持续到2017年;在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的地区,补贴对玉米种植农场2017年的租金产生了正向影响。同时,政策调整对租金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此外,家庭农场的相关特征等因素也影响着土地流转租金。  相似文献   

7.
集约化养猪场对废弃物处理补贴政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创建了集约化养猪场技术选择模型,针对发酵床补贴政策、沼气补贴政策、排污费征收强度等相关政策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政策变量突破一定阈值后就能对养猪场的技术选择产生有效影响。现行补贴政策下,集约化养猪场响应因规模而异:沼气补贴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作用明显,而发酵床及垫料补贴对中等规模养殖场作用显著。需要进一步提高现行补贴强度才能实现社会总收益的最大化。改进排污费征收方式和征收强度能刺激生产者更加重视对废弃物的处理,进一步改善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方杰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36(4):18-19,28
由于农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出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世界各国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施行保护政策——补贴。但补贴扭曲了市场价格,与世界贸易组织发展自由贸易宗旨相悖,因而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农业协议》加以规制,各国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必须遵守。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具体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  相似文献   

10.
<正>3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大幅回暖,东北和华北主产区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联袂拉升,现货强势带动期货价格一度向3月初的高点迈进,但进口谷物替代和临储拍卖压力让玉米期货价格率先回落。"上量压力缺位"推动价格走高整个3月,市场预期的玉米大量上市压力并没有如期而至。东北产区由于多元收购主体入市以及加工企业采购补贴等政策托底,玉米现货收购价格底部逐步抬升。截至3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新产玉米9261万吨,  相似文献   

11.
改革玉米收储制度,就是将原来附加于价格之上的补贴功能分离出去,在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取消临时存储收购,让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形成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三种农业补贴政策的原理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业的补贴政策源远流长。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经过了很多次重大的演变,各种补贴名目繁多,但就核心补贴政策而言主要是三种:保护价收购政策、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脱钩补贴政策。本文分析这三种补贴政策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市场平衡、生产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国家财政支出等方面的不同影响效果。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从2004年起同样经历了很大变化,也没有跳出三种主要补贴政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当前国内玉米供需新形势,通过研究影响玉米供给的主要因素,探究农户种植行为改变动因,从而为保证玉米稳定供给提出建议。[方法]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个地区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Nerlove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供给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玉米市场价格对农户玉米生产决策的影响显著,玉米供给短期价格弹性较低,长期价格弹性较高,玉米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大豆市场价格、自然风险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由于收储细节不够完善、收购企业单方面标准使得临时收储制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发挥作用有限。[结论]在临储取消后政府应积极搭建玉米产销协作平台,加强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建设,保持“价补分离”政策的稳定性,进一步完善生产者补贴机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中国大豆政策几经更迭,截止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制定实施之前的支持政策均未达成理想的政策目标,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已初见成效。为深入探究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在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同一地区内区域定位差异对农户大豆种植行为响应的异质性,由此实现对后续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完善提供实践参考。方法 农户是政策施行的微观行为主体。文章基于吉林省和山东省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借助更换变量法对模型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户种植行为响应,政策试点地区农户相较于非政策试点地区农户大豆种植行为响应更为积极,且政策试点地区内因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区域间农户的大豆种植行为存在异质性。结论 政策区与非政策区农户、政策区内因资源禀赋形成的区域差异下的农户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行为响应存在异质性。未来政府针对大豆相关政策的修订应着重于政策的精准化实施、调整大豆与同等替代作物比价关系、总结经验并适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于2004年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稻谷、小麦先后执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此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不断完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护农民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通过对政策梳理与分析提出要完善生产者补贴,创新粮农增收思路,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与服务以保证粮食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正再有一个多月,新产玉米就要集中上市。市场十分关注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库存陈玉米抛售、生产者补贴拔付、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减少、东北产区干旱等因素,究竟影响几何,新产玉米将以价格涨跌的方式来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今年,我国玉米市场由"政策化"向"市场化"转变过程中,第一次由市场机制决定新产玉米上市价格。市场预期未来国内玉米市场的"领衔主演"非新产玉米莫属。  相似文献   

17.
<正>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发展改革委今年将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发展改革委表示,今年我国将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2014年将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展试点。同时,将继续实行稻谷、小麦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子、食糖临时收储政策。进步完善生猪调控预案和大宗农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1月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新疆开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工作。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  相似文献   

19.
日本肉牛产业政策的经济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肉牛产业相对发达国家,在有效的政策指导下,日本肉牛饲养量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下降后一直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本文系统分析了日本20世纪70年代后实施的牛肉价格稳定制度、犊牛生产者补贴金制度、肉牛育肥经营稳定对策、犊牛生产与扩大奖励对策和肉牛保险补贴制度的背景和原理。日本肉牛产业扶持政策不是简单的政府补贴,而是由国家、地方和生产者共同筹集资金,在市场价格波动时,通过重点维持产业上游生产者的利益来稳定肉牛产业发展。中国目前肉牛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相似,日本的经验和做法对中国制定相关的肉牛产业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和生计问题对于印度而言至关重要。印度农业支持政策框架由破解价格困境的价格支持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品补贴和公共投资政策以及限制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政策构成。文章运用生产者支持估计方法对印度农业支持的总体水平、结构特征及市场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者支持水平最低而消费者支持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政府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保护主要采取扭曲作用最强的价格支持和投入品补贴政策,二者相抵后对生产者实施负保护;一般服务支持以水利灌溉设施为主且支持规模远低于投入品补贴;多数农产品在多数年份的生产者转移为负值,牛奶、果蔬、大米、小麦和油籽的负向保护程度最大。未来印度应深化农业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支持由价格支持向收入补贴转变,构建更加开放稳定的贸易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