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湖北省"三农"发展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的新征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帮助农民提高能力素质、增加经济收入,更是为助推农业科技推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的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阶段,湖北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扶贫扶智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定不移培育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夏邑县农广校坚持以"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积极创新、努力探索农民教育培训发展模式,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夏邑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农民是主体。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农广校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勇当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拓荒者,以实际行动培育更多高素质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一一、活学活用,当好二十大精神“宣传员”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整省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江苏农民队伍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依然存在,农民教育培训的精准度、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契合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用创新、协...  相似文献   

6.
正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江苏省如东县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模式,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扎实有效推进如东县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发展壮大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笔者结合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分区调研情况,就推进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核心在于教育。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将农民技能素质提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摆到重要位置,予以强力推进。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以省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为抓手,依托各地农广校,面向普通小农户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6万人左右。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涉农专业大学生农业创业创新专题培训,每年培训1.5万人。以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依托12所涉农高等院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农业经理人培养等。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67万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培训。各地以培养高素质农民为抓手,助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物阜民丰,业态多元,乡村产业有了"新玩法"。"参加了农广校的培训,我才知道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发展。"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崔天鋆激动地说。合作社的草莓是应季产品,且产业单一,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达到这些要求,哪一项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然而农民教育培训是当前国民教育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和迫切需要,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理清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新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当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工作,切实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在总体思路上,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人才、对农民教育培训的一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0多次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3.
值此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40周年之际,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体同志表示热烈地祝贺! 中央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40年来,中国农学会和中央农广校紧密联系,通力合作,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己任,围绕深入推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2019年8月19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党内条例的形式规范农业农村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高素质农民是构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是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骨干力量,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是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而农民教育培训,是指在一定的培育环境下,培育主体借助培育工具和信息技术,以多样化的培育方式将农业知识、技能、现代观念等传授给农民,使普通农民和有志从事农业的人成为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专业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现代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农民。推动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顶层设计、系统部署乡村人才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再次提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擘画了"十四五"时期以及到2035年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蓝图。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就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基于"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只有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多年来,农广校教师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全方位、多形式培养农民。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了农民的能力素质,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三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广校体系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专门机构,肩负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重任,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产  相似文献   

18.
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农广校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聚焦培育实效,创新培育模式,重点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上发力,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在稻虾产业链上,共培育稻虾共生种养户达4000余户,其中500亩以上的198户;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乡村的全面振兴,意味着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一个都不能少,而这其中人才振兴更是关键,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推动人才振兴就需要更加重视农民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0.
农民教育培训事关基础、事关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乡村振兴开启了农业农村新篇章,农业农村现代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的支撑.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怎样留住人,是需要回答的时代新课题.可以说,办好农民教育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