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作用,加强对高素质农民、能工巧匠等本土人才培养。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十四五"的起点上,加大人才培养,一定要扭住农民教育培训这个"牛鼻子",吸引人、增能人、育新人,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乡村输送智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着力推动全民健身持续向农民覆盖和倾斜,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满足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5月18日,夏邑县委、夏邑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县委层面出台《意见》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支持,在全国尚属首例。《意见》的出台,彰显了实干者散发出的耀眼光芒,人们看到正在奋斗路上的夏邑农广人的鲜活身影,叫响了农民教育培训品牌。在实干中诠释担当。农广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扛起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笔者结合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分区调研情况,就推进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农民教育培训始终围绕"三农""三生"以及"五大振兴"需求,以"围绕农业转、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科技连两端、共育新农人"为育人理念,建立起农科教协同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为我国热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根据《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战略规划》)、《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最近重磅出台。  相似文献   

9.
2018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设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目标,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探讨了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意义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农民科技素养提升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9月,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设计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10个方面27项任务。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农民职业教育怎样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围绕农民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发力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广东GDP年均增长5%左右,到2025年GDP约为14万亿元。展望2035年,广东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乡村人才振兴决策部署,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2019年,湖州出台《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人才引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建设行动"的战略地位,全面构建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两进两回"长效机制,着力破解乡村人才引不进来、沉不下去、活不起来的窘境,乡村人才队伍逐步健全。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现代农业需要的人才,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核心在于教育。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  相似文献   

15.
正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指出,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分别从"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乡村治,则农村稳。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决定着广大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要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必须先奠稳治  相似文献   

16.
要闻     
正新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其中,第七篇专门就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专门部署。规划纲要提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  相似文献   

17.
正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如何破解"谁来兴村"的问题,笔者对此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8日中共夏邑县委、夏邑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夏邑县农广校创建于1981年,1986年就被定为全国农广校四个实验基地县之一,多年来在众多县级农广校中一直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此次夏邑县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在全国县级农广校中实属首例,也是帮助夏邑县农民早日挑上"金扁担"的实践探索。近日,中共商丘市委常委、夏邑县委书记梁万涛接受了采访。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精神,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于今年元月起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人才、对农民教育培训的一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0多次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