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四个维度构建公司治理指数的测度指标。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2008—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境外机构股权投资者持股(QFII-shares)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QFII-shares持股比例、持股制衡度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表明QFII-shares持股比例和持股制衡度越高,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越高,治理绩效就越好;公司规模和控股股东类型与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公司所处的宏观政策环境越好,公司治理结构就越完善,治理绩效就越好;QFII-shares持股周期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公司绩效综合评价指标,并组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截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了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削减大股东集团的持股比例,形成股权分散型公司,以求通过外部市场的收购压力,促使公司高层努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从而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3.
运用江苏省市值前30的上市公司 2013~2015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江苏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有鉴于此,建议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以及实现适度的股权制衡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以2000年~2004年399家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大股东控制力过强会削弱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股权制衡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水平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管理层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大股东受到相对制衡的公司更显著。结论暗示在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几个能够对大股东作出有效制衡的股东能够促使公司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管理层激励效应,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5.
祝龙娃 《经济论坛》2012,(9):101-104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法,以ROE作为公司绩效的度量指标,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创业板公司中,制衡的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仍然能够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效激励制度。在我国,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而股权激励是否真能如预期提高公司绩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2010年5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主板上市公司为例,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华幸 《经济研究导刊》2016,(4):80-82,84
以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分别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测量指标,同时以ROA和ROE作为企业绩效的测量指标,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对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建议适当增加大股东比例,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同时需要适当控制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8.
公司捐赠是现代社会中公司的一项重要活动,体现了公司作为良好企业公民的道德义务。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匮乏,从而引发了实践中诸多利益纷争。文章从股东利益保护的视角入手,分析了我国公司捐赠行为的失范及其原因,并建议从公司捐赠内部管理制度和公司捐赠行为适度性准则判断制度两个方面对相关法律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同时存在,但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2)大股东存在对实际控制人有制衡作用,但制衡效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相关;(3)随着大股东之间持股差距的缩小,公司绩效会变差,大股东之间的分歧效应占主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表现,进一步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认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权利不对等,在监督上市公司时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等,以及大股东具有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动机和可能性导致利益冲突的发生;然后阐明两者利益冲突所产生的后果,最后提出有效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瑾  李娜 《经济师》2009,(1):104-105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股权结构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公司绩效。文章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相关性检验。  相似文献   

12.
论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兰英 《经济经纬》2001,(5):101-104
上市公司收购,实际上是收购者为一方,以目标公司经营管理者为另一方,围绕着目标公司控制权展开的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争夺战中,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相互交叉,错综复杂。而在这错综复杂的交易背后,往往存在着许多的不公平,牺牲的是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因而,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如何在坚持“股东民主”缺席的前提下,寻求各方当事人间权力和利益的平衡点,以达到保护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是立法者与执法者“重中之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余澳  李昀桦  薛熙 《经济纵横》2012,(6):110-113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40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多个股东分享控制权的治理机制能有效抑制第一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从而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公司所有权结构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大股东的缺乏会使小股东的"搭便车(takefreeride)"行为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经理人员也会因此更加缺乏有效的监督。如果授予经理人员一定的股权,能不能使经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不是成为监督经理人员的一种有效替代手段呢?文章在分析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关于经理人员股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解释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第一大股东性质以及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国内外公司治理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利用2002年在深沪两地上市交易的1181家上市公司的02~04连续三年数据,分析了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家法人股)的上市公司的绩效显著高于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法人股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而非国有法人股比例则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前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近二十年来的重要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或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介绍了国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石,资本结构代表了长期债务与股权的分配比例情况,而债务融资作为长期债务的来源,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高公司的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基本界定,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债务融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2006—2012年间宣告并坚持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与公司绩效水平的改善显著正相关;实施限制性股票带来的绩效改善程度略高于股票期权模式,但两者差异并不显著。最后从上市公司自身和法律制度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雯 《生产力研究》2004,(11):163-165
本文认为股权分裂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流通股股东资产大幅增长,而流通股股东资产市值大幅缩水之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