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禄口镇科协立足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结对帮扶、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为农民致富架起了一座座金桥。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该协会在每年的科普宣传周活动期间,都免费送各类科技书籍50册以上,科普资料2000份以上,展出各类展板10多块,并组织农民开展知识大奖赛活动。不仅如此,协会人员还将“三下乡”变为常下乡,把科技下乡作  相似文献   

2.
"三下"得"香"     
某报载,日前,一县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到某镇,农民们不但不"买账",还同带队的领导说"拜托了,以后别再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三下乡了"!"三下乡"遭遇尴尬,着实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近几年来,各地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然而,由于科技下乡一般都在“逢年过节”开展,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此,笔者建议:一是办好乡镇文化站,常年组织开展“科技电影”、“科技磁带”下乡活动,以便农民更好地学习掌握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同时,办好乡镇、村图书室,方便农民借阅书报。二是办好乡镇广播站,让农民听新闻、学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农副产品种植、购销信息,同时办好乡镇农技服务站,搞好农资、农技配套服务和新技术的宣传。三是希望图书销售、发行部门进村入户销售…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12,(9):52-52
四川省农广校体系围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和利用农广校的系统教育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田间大课堂、科教送下乡”行动宗旨,开展了多方位、多形式和多途径的农民科技培训、冬春科技大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时间2005年3月7日-14日二、活动主题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三、活动目的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主题,宣传农资打假工作成效,普及农业法律法规,介绍农资识假辨假常识,讲解科学使用农资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农业系统服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增强农资企业的守法诚信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四、活动组织原则普遍宣传和开展重点活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互动相结合,农资监管知识培训和放心农资知识、技术、实物下乡进村相结合。五、主要活动安排(一)3月14日,在河北省香河县举办…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临沭县自启动农业科技入刻“村村通”活动以来,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在该县掀起了热潮。该县、乡镇各级领导精心组织农技人员分成12个科技入户下乡小组,分赴各乡镇会场开展当前小麦管理、花生种植及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活动声势大,培训效果好。2010年以来,该县通过进村培训、送科技下乡、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共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  相似文献   

7.
<正>送技术下乡,体现了渔业渔政部门对于从业渔民的关心和爱心,从一定程度上解缓了基层从业者的技术需求饥渴,受到普遍欢迎。不少地方开展的"送技"下乡大多是走访、发放科学技术图书等。在下乡实施的活动项目中,一些方案来自上级机关领导,开展什么项目、进行哪些活动也都是上级拍板决定,而一些活动送到乡村后,有的场所冷冷清清,有的项目渔民参与热情不高,好端端的"送技"下乡到了农村后,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受到渔民朋友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江西     
为确保"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富有成效,不走过场,江西省农业厅及时转发文件,要求各地紧紧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的主题,深入乡村农户,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提高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农资企业守法诚信意识,并于3月15目-21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07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9.
如今,在陕西省宝鸡县阳平镇,不时可见带着干粮和笔记本,骑车下乡办公的"农民"干部,这是阳平镇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带来的新变化.基层干部的干粮、单车、笔记本这"三件宝",受到农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积极开展"党建引领送教下乡"活动,以村支两委干部、组长、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为重点,面向农村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通过送教下乡方式,开展党建知识、家风教育、乡风文明、法律法规、医保政策、传统文化、种植和养殖等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曾经创造"双百工程科技入户"、"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等科教兴农成功模式的南京农业大学,针对"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开展科技入户工作新思路,以构建"专家工作站"为中心,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以科技教育为支撑,集校、地、园、村、户为一体,通过专家组培训技术员、指导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方式,高效率地开展科技入户,扎实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于3月15日-21日期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根据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各地在加强宣传和咨询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执法检查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笔者与一名某大专院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负责人详聊,发现他们的"三下乡"活动内容只是在某山区乡镇待了3天,走访了一下敬老院,与农村"留守儿童"聊聊天,并没有开展多少真正扎实有效的活动。不少群众对走过场的"三下乡"活动颇有微词:一些"三下乡"服务队成员虽下了乡,但却没有真正走进农村、深入基层。他们召集农村孩子开个座谈会,美其名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热热闹闹不到  相似文献   

14.
某报载,日前,一县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到某镇,农民们不但不“买账”,还同带队的领导说“拜托了,以后别再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三下乡了”!“三下乡”遭遇尴尬,着实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让农民学法、知法、守法是农村社会稳定,干群关系密切,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目前,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在学法过程中也因碰到一些问题而提出不少要求,集中起来主要有“三盼”:一盼送法固定下乡由于缺少一定的经费和必要的措施,目前的送法下乡活动常常是一阵风,时冷时热,不能长期坚持下去,为此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能把送法下乡活动固定下来。如固定农村集市日或某个日期进行开展法制宣传咨询活动。做到定期下乡,真正把法送到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16.
送岗位下乡     
春节期间,江西高安市劳动就业局组织100多家用工企业,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深入各乡镇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图为:2月26日,蓝坊镇蓝坊村胡冬余(左一)等农民在高安市蓝坊镇农贸市场上举办的"送岗位下乡"活动中查看招聘信息。  相似文献   

17.
"五·四"前夕,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了96辽宁省直属机关青年志愿者科普之春活动。团员青年开展了送书下乡、科普宣传、解难答疑和法律咨询等项服务,亲手将一千多册科普图书和五千多张科普宣传单送到农民朋友手中,并耐心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有一位农民在领到两本书后激动地说:"这本是《农业塑料大棚种菜指导》,这本是《储蓄管理条例》,这样的书对我们太有用了。过去种菜只凭经验,不懂科学;有了钱想存银行  相似文献   

18.
正农民,乃农业从业者也。农民教育培训是以提高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个人增收"为目的,对农民进行的促使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改变,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近几年,泰州市积极通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从业者年龄日渐偏大、整体素质逐年下降,先进科技推广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广校在市农委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创建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为新形势下探寻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积累了经验。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目前万州区已建农民田间学校40个,其中"大户带动型"11个,"公司推动型"6个,"专业合作社领办型"23个。万州区农广校注册农民学员1000余人,每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活动360次,入户指导1000余户,电话咨询指导500余人次,发放科技书籍、资料1000套,  相似文献   

20.
自2001年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的第三周作为“科技活动周”,在全国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以来,湖南省始终将“科技下乡”列为每年科技活动周的重要内容,紧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围绕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精心部署每一次“科技下乡”活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领导都高度重视“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并在常下乡、求实效上下功夫,认真研究,锐意创新。广大科技工作者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科技力量,为提高湖南农民的科技意识,引导科技植入农村经济,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回顾剪辑湖南历年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活动的部分精彩片段,以总结经验,促进科技下乡活动更深入、更经常、更广泛地开展,把我们的美好家园建设得更富饶、更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