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蒋海  刘少波 《财经研究》2004,30(7):26-34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建设为微观监管主体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银行监管演进方式的分析,立足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现状,探寻有效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模式的原则,并提出框架设计,为国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潘林伟 《经济纵横》2012,(2):117-120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以市场约束为主的放任监管理念的不足,欧美国家先后进行了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变革,实现了政府监管的回归与超越,强调政府机构在金融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实施全方位监控。比较和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有效性,通过促进竞争来提高金融市场效率,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葛晓萌 《当代经济》2018,(12):122-123
由对当前世界的金融危机和我国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得出,我国经济相关部门在金融审计与经济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监管不力、信息把握不准、资源浪费、职权不明等不足,针对金融审计与经济监管的不同职责以及二者进行协作的必要性,将金融审计与经济监管的相关职能结合起来,搭建一个经济金融审计和监管协作的平台,将二者的优势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使我国金融的安全性与效益型得到更好的保障,为我国金融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5.
郭宏彬 《生产力研究》2006,(7):194-196,201
我国的立法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基本思路,一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二是深入研究并紧密结合我国的现实。文章对英、美、日等国的保险监管体制变革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对照反思了我国目前保险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制的基本思路:即应依法强化保监会的监管主体地位和职权;提高保险监管执法效率;培育并完善非政府保险监管机制;加强保险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监管主体建设是现代商业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国际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横向比较,结合我国银行监管改革的实际,从监管职能与货币政策相分离、监管主体设置原则以及多元监管主体的分工和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我国银行监管主体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纠纷日益增多,而对于金融消费者的立法保护仍是一片空白.金融消费者由于其自身知识的缺乏和监管部门职能的缺陷在金融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金融纠纷就会出现投诉无门的窘境.因此借鉴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有益探索,我国有必要从立法、监管、教育等方面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保障其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同时对于金融机构应加强其义务与责任,促进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的规范化、人性化.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内证券监管权的配置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灵活型和合作型三种模式,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权的配置大体可归入政府主导型。合作监管模式具有既可以保留政府监管者广泛的监管权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律机构的监管资源及优势,该模式还具有将自律机构视为其有力的监管合作伙伴的特点,合作模式应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权配置改革的首选模式。证券监管向合作模式过渡需要尽快推动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明晰中国证监会与自律机构的监管定位与合作方式、完善中国证监会与自律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以及加强对中国证监会自身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使中央银行的监管意识大大增强,监管理念不断更新,在监管意识和手段上有较大进步。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并从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加快现代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贤敏 《经济经纬》2006,19(5):158-160
随着金融的国际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大量抢滩国内市场,这对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运行将产生深远影响,并使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作者在分析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不足,借鉴国际经验,从监管目标入手,阐述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需对金融的发展理念、风险思维和政府行为模式等方面重塑金融监管理念.近期的改革宜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放在职能重设和监管协调上.如做实金融监管协调办公室职责,强化过渡期的金融监管协调和监管理念的重构工作.重点明确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边界,构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划分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能.中期可将改革重点转向组织机构的重构,组建综合的金融监管委员会,下设微观审慎管理局、市场和行为管理局,并将分散于各个监管部门的中小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机构统一为独立的中小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奥巴马签署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旨在解决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在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该法案是近年来对美国未来金融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监管较为深远的一项改革法案。它将给中国金融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要求我们既要尊重金融市场化发展规律,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市场透明度,同时也要在统一监管方面做足功课,并积极促进国内监管改革向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货币监理署作为历史悠久的银行监管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对该机构的组织安排和业务分工,从八个方面总结了它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的新型金融监管制度要从监管理念、监管体系、监管方法、监管的交流与合作、高素质监管人才的培养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是属于宏观管理范畴,需遵循管理学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具体内容上,如监管理念、部门的职责目标设定和划分、手段与目标关系上,则反映了金融监管的特殊要求.我国需要结合我国当前金融运行和社会管理的特点统筹设计金融监管改革需遵循的原则.包括金融监管需以金融体系稳健、高效、包容式发展作为最终目标;需区分利益协调、政策决策和政策实施,将政府对金融业的多重目标协调、政策决策和政策实施分层实现和考核;监管机构的调整要以监管理念转变为基础,合理确定风险管理的水平和垂直分工;要保证充足的监管资源,在愿景清晰的情况下采取问题导向的分步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宏善 《经济师》2007,(6):240-241
在当今金融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银行监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趋势和潮流,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不仅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薄弱环节,从确立监管目标、建设监管法律体系、构建监管组织机构、完善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手段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英国绩效预算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绩效预算改革的目标在于给政府活动施加一个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效率效益驱动模式;其中的成果管理、支出和成本管理、绩效信息管理、绩效评估充分体现了结果为本、公共利益导向、公共服务市场化等理念,这对中国的预算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市场自由度、规范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改革措施,是政府行政审批和监管改革的重要举措;不能将其仅仅视作投资领域的创新模式.西方监管理论与现代监管型政府可为上海自贸区建设、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以及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以发展与完善我国监管型政府为目标,可以提出完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将法治作为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内在元素和基本要求;以行政法创新作为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主要理论支撑;以成本—收益分析理论作为建立监管绩效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介绍了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职能应由行政管理向行业监管转变。通过对我国目前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政府监管的建议,即明确政府角色、建立监管机构,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内容,开发有效监管手段及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魏普 《经济论坛》2006,(21):114-116
属地监管在管理学领域属于地域管辖范畴,由于其职责明确和委托代理管理链扁平且直接,已在国内众多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实行属地监管对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有效性将会发挥重要作用。银行业属地监管的理念早已有之,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上下级分责有序有效的运行机制,因此有必要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实践探索。地市银监分局处在监管的第一线,其作用和效能的发挥将影响整个银行业监管绩效的提升,如何构建一套规范有效的属地监管体系,对实现并达到属地监管的目标意义重大。一、基层分局属地监管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属地监管是一种渐进式深入认识和…  相似文献   

20.
陆鹏 《新经济》2022,(4):91-94
关于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政策界讨论和研究的重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开放不断扩大,金融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模式是否能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可能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金融共荣共生的一把重要钥匙。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动因。混业经营大趋势导致监管空白问题、金融市场分割导致监管效率低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是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