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目的:测度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民福利,揭示农民福利的变动机理与原因,期望对当前的理论争论提供新的启示,并对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与拓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测得农户整体福利指数为78.3025,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进了农户整体福利;(2)从5大子系统的福利效应来看,最明显改善的是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公平感知状况居中,就业发展与家庭经济状况最不明显,这与农户福利诉求存在一定偏差,表明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尚存优化空间。研究结论:增减挂钩政策应围绕变政府主导为农民自主、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注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拓展。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表明,产业扶贫的效果会受到多重逻辑的影响,但这些逻辑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仍未得到充分解答。基于多重逻辑的分析框架,对42个产业扶贫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自然资源禀赋、间接型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和利益分配秩序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市场逻辑可有效地防止产业扶贫失败;产业扶贫呈现出五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包括间接政策支持的外部市场主体带动模式、单纯的外部市场主体带动模式、全方位政策支持的内部经济组织带动模式、间接政策支持的外部市场主体和内部经济组织带动模式、直接政策支持下市场导向的内部经济组织带动模式。上述发现蕴含了五个带有规律性质的命题,即当前产业扶贫具有较强的政策建构性、企业带动模式可摆脱对政府的直接依赖、乡村自我发展需要外部力量介入、局部逻辑缺陷可由多重逻辑的系统效应弥合、产业扶贫的成功存在不可突破的约束条件。建立这些命题不仅有助于把握当前产业扶贫的运行规律,还可为继续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兴旺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2021,(6):25-32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的贫困类型由绝对贫困转为相对贫困,总结减贫经验、巩固减贫成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广义精确匹配法定量分析了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相对贫困状况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 "GSP" "GTP"以及"企业或大户带领"三种模式扶贫政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摆脱相对贫困状态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多元化的扶贫政策可以优化农户的资源配置,"GSP" "GTP"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农户走向内生脱贫路径,但"企业或大户带领"模式则存在着"理念困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产业化扶贫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十几年来,我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把扶贫产业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探索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扶贫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产业化扶贫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协同作用,结合各地实践分析了扶贫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扶贫具有强大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是我国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现实中,由于政府层面缺乏统筹规划,农旅产业融合度不高,村寨空心化严重等问题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扶贫发展。因此,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融合、绿水青山"生态+"、"观念扶贫、智力扶贫、智慧扶贫"等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创新商品营销模式、汇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等途径促使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扶贫。  相似文献   

6.
正金融扶贫模式主要是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利用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其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为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综合扶贫等扶贫项目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资源,促进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一,我国金融扶贫的做法与存在问题(一)金融扶贫的主要模式1.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组织。扶贫资金互助组织是指由政府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扶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基和关键举措,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扶贫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产业扶贫模式的变迁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产业扶贫模式的变迁逻辑和影响因素。根据多源流理论,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构成了产业扶贫模式变迁的问题源流;国家领导人的执政观念和扶贫理念构成了政治源流;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在三源流相互交汇下,最终使我国的产业扶贫模式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取河北省内较为具有代表性、扶贫工作开展工作最深入的保定市阜平县作为调研地,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就业状况、收入状况、贫困风险等级、居住地以及政府福利政策等方面开展调研。从研究金融推动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防止返贫等方面入手,为河北省解决金融扶贫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多方式扶贫,保证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推出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这一金融扶贫项目的扶贫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了扶贫小额信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的年纯收入无显著影响,但对其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贫困户发展了产业的情况下,扶贫小额信贷能对贫困户的经营性收入产生更高的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建立合理的扶贫信贷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小额信贷项目与产业扶贫政策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我国面临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任务。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提出"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在"经济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以SWOT分析为方法,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各类产业扶贫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扶贫机制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为实现产业扶贫机制效用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之路,是脱贫攻坚中的主攻领域,然而在产业扶贫实践中,产业扶贫也面临着各种现实困境。通过分析江西省吉安县"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及其实践,发现其构建了多元参与、主体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客观上激发了扶贫主体"内生"参与动力,突破了参与障碍,提高了参与能力,取得一定的产业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扶贫举措中,产业扶贫被认为是一种治本之策。然而,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乡村产业扶贫就开始出现“援助疲倦”问题,尤其是产业推进与贫困农户发展之间的抽象对立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此一来,容易引致贫困农户陷入“福利陷阱”,导致内生性脱贫能力的匮乏,不利于从被动的结果扶持向主动的起点预防转变。因此,应逐步将产业扶贫对贫困农户的最大效用从增收转化为赋能,从能力提高维度来解析产业扶贫的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13.
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是确保脱贫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阐述辽宁省建立科技扶贫工作机制的主要做法及科技扶贫主要模式:"政府+科技+企业+贫困户"科技扶贫院县共建模式、"四位一体"科特派扶持产业脱贫模式、科企合作产研融合扶贫模式,进一步提出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产业扶贫是我国农村扶贫的核心,而食用菌产业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潜力和问题对贫困地区制订食用菌扶贫政策和提高扶贫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依据钻石模型理论,结合贫困地区和扶贫产业选择的特点,在保留钻石模型4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将绿色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纳入钻石模型的组成要素。[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食用菌产业特点,对自然资源禀赋、市场消费增长速度和稳定性、产业的流通能力、组织规模效应、绿色生态、贫困户有效参与程度等6个方面进行了潜力因素分析,并从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地区扶贫失衡、行业技术壁垒、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等角度对食用菌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研究最后从开展大数据市场预警、转变扶贫政策导向、加强生产要素优化、完善和延伸产业链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陕西省3县6镇863户贫困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粗略精确匹配方法估计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家庭收入的影响,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研究发现:产业扶贫政策使贫困户参与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生计活动的比例分别提高了12%和14%,但该政策对贫困户是否选择经营商业和外出务工影响不显著;相应地,产业扶贫政策显著增加了贫困户的农业种植收入、畜禽养殖收入和家庭总收入,减少了外出务工收入,但该政策对经营商业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可见,产业扶贫政策在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方面效果良好,贫困户在该政策引导下将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活动,同时减少了外出务工的时间,即生计模式向农业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中职免费政策的重点是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吸引更多学生学习涉农专业,以提升中职教育服务"三农"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分析中职免费政策在贫困地区的"支农"和"扶贫"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考虑中职免费政策资助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以四川省贫困地区为例,采用内生选择转换模型评估了中职免费政策的支农和扶贫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中职免费政策在支农和扶贫两方面并未充分发挥效率和应有的作用。中职免费政策对中职毕业生从事"三农"相关工作意愿及月收入的提升都存在"替代效应",无助于引导中职毕业生从事"三农"相关工作和提高其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70年产业扶贫政策:演变路径、经验教训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扶贫是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产业扶贫政策经历了基础夯实、起步摸索、雏形确立、加速推进、精准施策五个阶段,在产业扶贫推进过程中,各地区持续改善产业扶贫基础环境,结合实际创新推进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各界参与的多元形式,实施差异化的支持政策,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也面临趋同化现象明显,益贫性仍然较低,政府和市场边界相对模糊等问题。今后,产业扶贫仍将是消除绝对和相对贫困人口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展望未来,在扶贫产业迈向产业兴旺的进程中,产业的特色化与差异化将更加凸显,多元化与创新性的推进模式机制将不断涌现,全方位与立体式的促进乡村振兴将加速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四川省通江县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形成"以产业发展政府主导为机制,产业扶贫‘1+1+1’体系为模式,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抓手,产业扶贫‘增量奖补’为创新"的"产业发展+扶贫"工作体系,奋力走出一条秦巴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完成发展特色食用菌、精品茶药、优质干果、  相似文献   

19.
重庆分行创新推出产业扶贫"1+6酉阳模式",破解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户产业扶贫难题。2019年以来,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坚持秉承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服务脱贫攻坚,着力在信贷支持产业扶贫方面积极探索,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创新推出产业扶贫"1+6酉阳模式",被农发行总行确定为创新试点,并于2019年9月30日在酉阳县正式落地。  相似文献   

20.
正农发行甘肃省分行于2018年在全系统首创"农社担贷"农民专业合作社直贷模式,实现农发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直接信贷支持。为进一步扩大支持效应,2019年探索创新"统贷共管"产业扶贫联合体贷款模式,在该模式下实现由单户支持合作社向批量支持的转变,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