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三农"是指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三农态势,有区别于传统意义的"三农"问题。新三农包括新农业、新农人、新农村。农业发展状态决定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民的生存状态决定农村的总体面貌。有什么样的新农业,就有什么样的新农人,有什么样的新农人就有什么样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莒南县的农村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单纯发展传统农业,很难为农民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只有加大蔬菜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莒南县农村经济的提质增效。一、莒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莒南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地栽培达到15万亩以上,露天栽培面积在5万亩左右。从总体形式来看,莒南的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多年来的打工经济,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巨额财富,而且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农村社会面貌,尤其变革着农村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4.
99年10月中旬,山东临沂市供销社在莒南县供销社召开了全市供销社系统开拓市场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了该县供销社系统开拓市场的14个现场,听取了莒南县供销社先进经验介绍。真实、新颖、感人的现场,充分展示了莒南县供销社系统的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50年代土改、80年代家庭承包经营之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解决农村"三乱",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农村稳定的治本之策.前不久我们对全区7县市、16个乡镇及上百个村组作了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农村税费改革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势在必行.但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如今,"莒南经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熟知的专有名词。一提起它,人们会想到供销社,想到供销社着手推动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性发展。有专家指出,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两块"最低的木板":一是供销社,一是缺乏组织的农民。从莒南县供销社的探索和经验来看,他们贯彻合作制理念,以"流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将这两块"最低的木板"结合起来,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供销社,加快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三四年来,相继有各级官员、学者、其他地区有关人员一万多人到莒南参观、考察、学习;中央主要媒体对此也进行过多次报道。他们对"莒南经验"可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但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一致赞誉。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在对山东省莒南县等地进行考察后,于12月连续推出《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山东省供销社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与建议》、《发挥供销社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等数份调研报告,对山东省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同年12月,"供销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出席论坛,来自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在聚集一堂,热议莒南经验,畅谈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莒南经验"已经从其独特价值指向一定范围的普适意义;从供销社系统走向更纵深的领域;从莒南县走向山东全省,乃至更广阔的空间;从实践探索走向经验总结、理论提炼,进而指导下一步的复制推广。因此,对"莒南经验",需要进行再思考、再发现、再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今,"莒南经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熟知的专有名词。一提起它,人们会想到供销社,想到供销社着手推动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性发展。有专家指出,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两块"最低的木板":一是供销社,一是缺乏组织的农民。从莒南县供销社的探索和经验来看,他们贯彻合作制理念,以"流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将这两块"最低的木板"结合起来,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供销社,加快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三四年来,相继有各级官员、学者、其他地区有关人员一万多人到莒南参观、考察、学习;中央主要媒体对此也进行过多次报道。他们对"莒南经验"可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但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一致赞誉。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在对山东省莒南县等地进行考察后,于12月连续推出《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山东省供销社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与建议》、《发挥供销社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等数份调研报告,对山东省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同年12月,"供销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出席论坛,来自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在聚集一堂,热议莒南经验,畅谈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莒南经验"已经从其独特价值指向一定范围的普适意义;从供销社系统走向更纵深的领域;从莒南县走向山东全省,乃至更广阔的空间;从实践探索走向经验总结、理论提炼,进而指导下一步的复制推广。因此,对"莒南经验",需要进行再思考、再发现、再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2007,(1):22-23
如今,"莒南经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熟知的专有名词。一提起它,人们会想到供销社,想到供销社着手推动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性发展。有专家指出,在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两块"最低的木板":一是供销社,一是缺乏组织的农民。从莒南县供销社的探索和经验来看,他们贯彻合作制理念,以"流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方式,最大程度地将这两块"最低的木板"结合起来,塑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供销社,加快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近三四年来,相继有各级官员、学者、其他地区有关人员一万多人到莒南参观、考察、学习;中央主要媒体对此也进行过多次报道。他们对"莒南经验"可能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但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一致赞誉。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在对山东省莒南县等地进行考察后,于12月连续推出《加快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山东省供销社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与建议》、《发挥供销社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作用》等数份调研报告,对山东省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同年12月,"供销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山东省临沂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出席论坛,来自全国政协、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部门的官员、专家、学者在聚集一堂,热议莒南经验,畅谈供销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莒南经验"已经从其独特价值指向一定范围的普适意义;从供销社系统走向更纵深的领域;从莒南县走向山东全省,乃至更广阔的空间;从实践探索走向经验总结、理论提炼,进而指导下一步的复制推广。因此,对"莒南经验",需要进行再思考、再发现、再探讨。  相似文献   

9.
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财政支农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明显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杜润生,1913年出生,原名杜德,山西省太谷县阳邑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内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参与组织农业合作化运动。1978年平反复出后,协助党中央、国务院主持农村改革开放工作,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在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民第二次解放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中,积极支持和引导在安徽、四川发起的农村改革向全国铺开,从1982年到1986年,杜润生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的选择》、《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杜润生文集》等。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现在看来,农业搞好了不仅能够解决好亿万农民的吃饭问题,同时还能促进和扩大再生产的范围,还能更好地解决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也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不过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建设具有新的内涵和特点。我国不乏国内和基层发展农村和农业的经验,但从系统科学的思维看,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把开发农村、解决薄弱环节作为整体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例如,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时期比较好地处理了城乡关系,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的成功转变。德国、日本以及英国等国家在20世纪末期也都进行过农村建设。经过一系列的政策实施,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13.
昔日不起眼的柳编产品,如今在山东莒南县却成了大气候。山东省是中国柳编工艺品出口大省,其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莒南县又占全省柳编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有"全国柳编在山东,山东柳编在莒南"之称。1998年,这个县共种柳条2万亩,产柳条1200万公斤,柳编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堪称山东柳编第一县。如诗似画的柳编之乡柳条,学名白杞柳,当地俗名簸箕柳、南柳。把柳条剥去皮,通体呈白色,就叫白柳条。莒南县西部乡镇的农民擅于把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种筐、篮等制品。莒南县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泰山  相似文献   

14.
在加快老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强动力,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老区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一、以推进“三个集中”为突破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老区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指导思想上不能就农村抓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民抓农民,必须树立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铜鼓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一年试点启动、两年面上推开、三至五年大见成效"的总体要求,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全县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全县已在91个行政村、13个乡镇(场)集镇、16所农村中小学,13个乡镇场卫生院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初步达到了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效果。在全县农村大力开展以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养殖场  相似文献   

16.
鄞州区为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相对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满足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型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的"四民"原则,以旧村改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创建的农村医疗模式为农民提供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障,被称为中国的一次“卫生革命”。时至今日,农村医疗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一滞后迫切地呼唤着农村医疗又一次革命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凉城县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在战争年代,凉城人民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解放以来,全县人民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县的国民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80年以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六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在深化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完善和发展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股份合作制的发展潜力分析对股份合作制的源头可以作很远的追溯,但对人们影响最深的则是50年代初期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它保留了农民对土  相似文献   

20.
范德官 《上海改革》1998,(10):10-11,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历届市委、市府领导下,上海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业逐步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农村逐步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农民逐步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