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李源洪 《银行家》2012,(10):108-111
正近年来由于银行收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随之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日益重视。由于我国还缺乏较为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规,以致银行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职能范围还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结合境内外监管法规及银行消费者保护实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者保护工作应重点关注的几项工作做一阐述。立足银行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审查协议和制度银行与消费者的法律关系绝大多数是依赖银行拟定的格式文本,在这些文本草拟阶段即渗透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是  相似文献   

2.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同时,也对银行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诸多挑战。本文从新消法与金融消费者信息相关的亮点新规入手,分析了新规对银行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影响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2,(46):54-55
据银监会消息透露,银监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已正式成立。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目标,银监会系统要切实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新形势下保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要从何处入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花样繁多、结构复杂的金融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金融消费的形式从单一的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延伸,与此同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信息与专业知识不对称也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关注到这种变化,通过法律、监管、自律等多种手段对消费者进行保障.对比而言,我国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是很欠缺的,加强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揭示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分析其成因,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健全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主张,包括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改<商业银行法>,将保护对象由存款人扩大到消费者;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消费者保护是银行业监管的目标之一,明确银行业监管机构保护消费者的职责,在银行业监管机构下设置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加强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协会的指导、监督,促使其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有所担当.  相似文献   

6.
魏敬淼 《中国外资》2010,(6):185-18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花样繁多、结构复杂的金融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金融消费的形式从单一的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延伸,与此同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平等、信息与专业知识不对称也日益突出,一些国家关注到这种变化,通过法律、监管、自律等多种手段对消费者进行保障。对比而言,我国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是很欠缺的,加强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揭示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状,分析其成因,结合我国国情、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健全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主张,包括制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改《商业银行法》,将保护对象由存款人扩大到消费者;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消费者保护是银行业监管的目标之一,明确银行业监管机构保护消费者的职责,在银行业监管机构下设置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加强银行业监管机构对银行业协会的指导、监督,促使其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有所担当。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越来越多地接触和使用金融产品,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纠纷也随之日益增多,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基于2009—2013年期间,31个省市自治区银行消费者投诉的面板数据,讨论了社会收入差距和银行竞争水平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作用。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固定效应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发现:社会收入差距与银行消费者投诉办结率负相关,与投诉数量正相关;银行竞争程度与银行消费者投诉办结率正相关,与投诉数量负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稳定性、存贷比、居民素质等因素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也有一定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还探讨了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具体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以来,金融消费者保护日益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启动并实施了大范围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立法改革。世界银行也于2012年6月正式出台了涵盖银行、证券、保险、非银行信贷机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为各国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金融危机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投资市场,金融消费者损失巨大,这从客观上刺激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近年来,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意识地培育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意识。但现阶段的金融权益活动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理解还较为模糊,对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缺少相应的知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加强仍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9.
罗屹 《海南金融》2013,(9):58-61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纠纷频发,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核心,保护银行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是我国金融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一行三会"均已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彰显监管部门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空前的重视。本文立足于银行领域,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此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消费的形式逐渐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等一体化交易延伸,各种金融理财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联系日趋紧密,因此,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开展过程也是促进金融业不断完善的过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电子银行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其在给金融消费者带来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本文以电子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对电子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法律规范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做好支付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实践,总结出支付结算服务中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几种常见类型,说明了基层人民银行在保护支付服务消费者权益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债市场中各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深入分析了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提出通过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和加强金融知识宣传与培训等措施,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4.
葛立章 《中国保险》2014,(10):36-41
G20组织提出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高层原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适性,通过将其与我国实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进展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借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普遍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把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升到保持金融稳定性的高度。世界银行、经合组织、G20集团等国际组织均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过不同表述,指导各国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ATM机的法律属性应界定为银行分支机构,ATM机客户应为银行的消费者。在应对ATM机技术缺陷引发的法律问题时。可以建立把消费者权益倾斜保护与技术标准立法相结合的调整机制。这种调整机制的直接实现途径,就是在对消费者权益倾斜保护的立法价值指导下,完善我国ATM机的技术标准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金融消费者权益问题也日渐突出。消费者的利益与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从消费者切身利益出发,以改进现代金融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提高金融稳定性,提高公众金融素质,支持行业发展,赢得社会尊重为目标。文章通过对现代金融企业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论述,呼吁现代金融行业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当前金融创新加速,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更显重要。希望建立和维护消费者对金融业的信心和信任,实现行业的整体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逐渐受到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重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成为国际共识,我国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做了许多工作,但在体制建设、机制运行、操作与服务、教育宣传、纠纷化解、监督检查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把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领域,尝试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为描述金融体系与其依存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相似文献   

18.
林旭 《福建金融》2012,(5):48-49
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妥善处理银行与金融消费者间的矛盾纠纷,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市场信誉和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发展迅猛。但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个人理财业务导致的金融消费者与银行的纠纷和法律诉讼事件数量也不断上升,金融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考察了日本对此进行的修法实践,以邻为鉴,为完善中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金融》2013,(12):64-67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促进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国内外背景、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开展金融消费保护存在的问题,就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展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