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松江区农村妇女的“双学双比”活动已开展了整整十七年。这项时间跨度长,学习和比赛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群众性活动,深受广大妇女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已成为各级妇女组织带领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抓手,成为培育农村女带头人的有效载体,成为一项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2.
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的有机统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资源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乡村清洁工程,通过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的和谐发展,为解决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开辟了现实途径,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务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两手”:一手抓城镇化,一手抓新农村建设。国内外经验反复证明,城镇化不可能取代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必须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协调。新农村建设不是城镇建设的翻版,应该保持农村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有利于保持田园风光、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保育良好生态、健康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妇女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地位、作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妇女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断提升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使她们的思想品格、文化修养、生产生活技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已成当前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城乡现代化”是“十一五”时期无锡市农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根据这个要求,无锡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市人民立足农村实际,大胆创新实践,千方百计落实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增加农村农业有效投入,加快农村综合创新,为实现无锡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山区农村生产力和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块突出短板。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构建出评价农村女性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细致深入地考察了山区农村妇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山村妇女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生活质量较差。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女性化趋势为山区农村女性增加了劳动负担,透支着她们的健康,同时,文化贫困、落后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本和社会支持的缺乏也是影响山村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农发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保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已成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农发行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理应积极探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的有效途径,引导商业性信贷资金、各渠道社会资金回流、反哺农村,形成支农合力,为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曲延春 《农业经济》2006,(10):14-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面对的重要历史课题。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改善了农村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和社会成就,韩国人创造了“汉江奇迹”。韩国新村运动因此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的典范。并且,韩国与我国都属于东亚国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与当初韩国新村运动的经济背景有类似之处,所要达到的目标也相似。因此,考察韩国新村运动实践,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与假设20世纪90年代后期,村级债务问题开始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行,作为村级重要收入来源的村提留改变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村级的收入大幅度减少,村级盈利能力下降,又进一步导致偿债能力下降,村级债务问题突显出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不佳是个普遍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当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亏损严重。1999年,全国57%以上的农村信用社是亏损社,亏损面比上年增加3郾27个百分点;全国信用社系统当年净亏214亿元,比上年增加亏损46郾6亿元。二是贷款质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分析农村医疗保障供求的状况,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构中的定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中西部农村能人和浙江农村能人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中国农村能人的规模、特征及多元作用。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是村域经济,而农村能人在村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民的效仿学习机制和农村能人的先试先行精神和物质条件,把农村能人推到了村域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农村能人的能力建设、成长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步入了免除农业税的新时代,农村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革,改变了农村原有的分配格局,明显减轻了农村负担,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维护.但是现阶段农村分配关系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税费改革后,乡镇一级政府运转困难,村集体债务偿还较难,农民仍然要求增收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分配关系,并提供相关的政策与建议,进一步规范农村的分配关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迫切需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从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静 《中国农史》2006,25(1):92-98
近代以来,随着华北潍县手织区的兴盛,潍县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手工业转型所造成的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及地方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为近代乡村商人群体的崛起提供了诱因,而商人资本在地域上的拓展和行业上的渗透、区域内外商人群体的联合以及商人的兼业现象等,不仅确立其在潍县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且也影响到该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洪凯 《南方农村》2009,25(2):53-55
当前制约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收入下降等四大方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五个方面的新机遇,促进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应采取六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山区乡村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是山区乡村脱贫的关键。通过分析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困境,发现山区乡村地理状况复杂,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缺失,软硬基础设施贫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乡风文明建设缓慢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因此,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完善乡村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关系重塑的背景下,农村住房制度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多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政策研究、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城乡生活状况的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住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立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住房需求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住房需求层次和农村住房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阐释建立农村新型住房制度的理论意义。从宅基地制度的局限性入手,发现宅基地所固有的成员权属性、福利属性及权能模糊性,是造成制度桎梏与现实发展的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农村住房供应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住宅用地供应体系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并对其影响、效果以及试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住房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潘义勇 《南方农村》2010,26(3):78-80
本文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赋予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和一致的。对社会保障的权利也是这样,像在城市城镇普及社会保障一样,对农村居民也适用。本文描述了当前农村缺乏社会保障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困境现状;阐述普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是国家的责任;提出了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目标;强调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业体制改革、规模农业的实施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