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诸多,其中无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比较容易治理。一是要加深认识,切实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无帐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乱做帐或不建帐的单位要严加片处;二是优化会计工作环境,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技术规范,减少因会计规范不统一,不明确而导致的信息失真,并抓紧修改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减少其与现实的差距和弹性;三是进一步普及会计电算化,改善信息处理手段;四是全面实行会计任职资格制度,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尽快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和道德素质。鉴于我国有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更为普遍,其危害性更大的实际情况,因此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尽快构建有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制约机制和防范措施,包括所有权约束、银行各金融系统的约束、单位内部约束、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机制,使有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心 《湖北审计》2001,(10):37-37
对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会计信息处理不 当造成的失真;二是会计信息处理不当造成的失真;二是经济业务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失真;三是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我们通常所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会计凭证提供的信息失真。会计凭证提供的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起源,会计凭证的失真又可分为原始凭证的失真和记帐凭证的失真。二是会计帐簿生成的信息失真。三是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仅仅有法律制度的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社会道德的建设。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只要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严守职业道德,就能遏制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现象。  相似文献   

4.
巴帅 《企业导报》2012,(14):152
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力。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有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违法处查力度不够等原因,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就要完善管理体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并加大对会计违法处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政府、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并不单是会计本身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要改进会计技术方法,完善会计法规制度,还要在社会大环境中,大力发展经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6.
杨向成 《企业导报》2009,(8):123-123
加强道德建设,营造诚信的外部社会环境,制定完善的反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制度,强化社会外部舆论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诚信素质,以此推动我国会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7.
会计伦理社会学视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社会现象是会计伦理失范的外在表现。社会制度不完善及社会控制不力是会计伦理失范的外部原因,而组织控制制度不力是会计伦理失范的内部原因。文章从会计伦理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就会计伦理失范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崔成顺  张敬民  苗野 《活力》2006,(2):43-43
我国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很多人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监督不力等角度加以研究和阐述。实际上,在会计信息失真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的道德缺失造成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从“治人”开始,即从治理人的道德意识入手,从治德开始。  相似文献   

9.
张彩琴 《西部财会》2005,(11):31-3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外部监督系统不健全等。其治理对策应从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规范和制度、加强外部监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虹丽 《会计之友》2008,(26):81-82
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单位领导的监督责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会计职务犯罪中危害最大、最难根治的形式就是会计信息失真。本文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产权原因,从加强会计管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滞后,与会计业务发展不相匹配。要治理会计诚信缺失,必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背景因素归纳起来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会计背景的问题;二是制度背景的问题;三是执行层面的问题。首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上的缺陷为企业粉饰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其次,法规制度体系,尤其是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和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另外,证券市场参与各方,如注册会计师和政府相关部门,使企业的会计信息缺少制约,相当于间接放纵了报表作假者。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失真防范体系的构筑应从这几方面入手。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1、借鉴国际会计惯例,进一步完善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对通过资产置…  相似文献   

14.
论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行业诚信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立面便是会计信息失真。它表现为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和公众会计信息失真两种形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使社会监督弱化、单位领导弄虚作假而又缺乏内部监督等;又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核算技术性差错的存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由于多用询问和观察的方法而少用详细测试方法、或审计样本的抽取多用非统计抽样技术,少用统计抽样技术,从而导致审计的效果不准确;更有会计做作业人员受利益驱动,放弃职守、自甘堕落;通同作弊,临守自盗这个重要的原因;笔曾地《岭南学刊》2000年第4期发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绩打假”与“社会规范”》一, 理从外部原因方面剖析统计、会计人员迫于外部压力被动参与政绩造假,导致统计、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本则试图从内部原因着手,分析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自身诚信道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实施发展环境会计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工业企业有重要意义。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存在很多障碍和不足,必须强化政府环境管制方面的力度,加强理论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制度,采取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制度,发展我国环保教育和提高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企业管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于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会计信息失真是困扰会计界的普遍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和社会诚信。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是在于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完善、健全的公司管理系统和有效的公司治理系统。当企业组织还不够完善 ,企业缺乏外部约束时 ,会计系统可能成为内部人所控制的 ,用来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工具。联系我国现实 ,在会计信息失真时 ,人们往往对会计本身横加指责 ,认为缺乏真实、相关的决策信息是会计本身的失职。显然这种就会计论会计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要解决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是要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横加指责有失偏颇@唐仁 @杨惠敏…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已经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日益增多,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且破坏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运行机制,损害了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会计工作领域的净化。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军毅 《西部财会》2007,(11):37-38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成因复杂的经济现象,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其原因主要是法律体系和会计规范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既需要改变和消除导致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部环境,也需要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