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理财顾问》2014,(5):58-59
正在与一位客户交流理财时,提到了保险,客户很不以为然。这位客户是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比普通工薪阶层要高,很多这样的人士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太需要保险。这位客户对保险特别是重大疾病险,有3点不认同。一是他有社保,而且当说到这一点时,他颇为自豪。  相似文献   

2.
《大众理财顾问》2012,(3):78-79
河南张艳春2011年12月加入光大永明人寿,仅2个月时间就为15位客户带去了安全的财务保障计划。在她看来,没有人不需要保险。张艳春的客户基本上都是生意人,资产雄厚、身价高贵,曾经的职业生涯让她深知作为生意人打理财富的方法无非就是扩大再生产,但任何一个意外都有可能让资产大厦倒塌,财富付之东流。所以她不厌其烦地跟自己的合作伙伴、朋友、亲戚们沟通。  相似文献   

3.
“保险难卖”,不少基层营业网点员工持有这种认识,沙河营业所就是其中之一,2005年上半年仅销售代理保险额9万元,是全行倒数第一名;下半年突飞猛进,截止12月20日,已销售保险180多万元,完成支行下达计划的300%,变为全行第一名。倒数第一与顺数第一的转变,值得赞扬,更值得细心总结。代理保险销售大户蒋庆一边向柜台外递保险单,一边含着甜甜地笑容对笔说“过去我们叫客户买他们不愿买,现在朋友、同学找上门来要买”。由“要他买”变“他要买”,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相似文献   

4.
不知不觉,我从事保险行业已将近20年.最初接触保险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还记得,1998年,为了给孩子买一份合适的保险,抱着深入了解产品的心态进入保险行业,没想到却"歪打正着",将保险做成了我的人生事业.当初无心插下的柳枝在数年后长成了林荫大道,至今依然郁郁葱葱,并且还吸引了一批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多年来一路风雨无阻走到今天,还有很多我所服务过的客户,成为值得信任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股市现状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她目前在购买基金,最近买的几只基金都涨了,而且现在她的很多亲戚、朋友都在向她讨教如何买基金,甚至还拿出5000到1万元钱给她让她帮助购买基金.  相似文献   

6.
沉雁 《理财》2012,(6):58-59
如何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一位80后MM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别人的投保教训,不正好可以成为你我投保的参考吗?我是1984年出生的MM,受理财意识较早的影响,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购买商业保险了,只是至今我都认为我所买的保险于我而言没有什么作用。对于保险,我也一直处在困惑之中:到底如何才能花最少的钱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居然买了储蓄分红保险2004年的时候,做保险的小姑为了让家里人都支持她的工作,动员了家里所有的亲戚买她所在公司的商业保险,而刚  相似文献   

7.
《上海保险》2009,(11):40-40
她刚入行不久。有位客户打来电话咨询保险事宜。杨卫萍及时赶到客户家,为客户介绍、解释相关条款,并签下了客户全家的相关保险合同。两年后,客户的女儿在一次煤气意外事故中留下了残疾。但万幸的是,保险理赔款在经济上减轻了这个家庭的负担。正是这次理赔事件,让杨卫萍深深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和价值所在,并且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做好保险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春晓 《金融博览》2013,(14):84-85
最近,与一位好久不见的朋友联络,才发现她已经“转了行”,做起艺术品、高档普洱茶及酒的经纪买卖。这位过去琴棋书画样样通,而且也颇有“艺术天分”的朋友向我表示:这是她未来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徐锋 《上海保险》1997,(4):42-42
保险对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把推销保险当作一种事业,一个使命,我认为每一位我所接触的人都应该购买保险。因为,我完全相信了保险的价值,因为我给客户的是心灵的平静、人性的尊严。 一天,我站在殡仪馆的礼堂中,向我的第一位死去的客户致哀。当时,我就站在那位死者的丈夫身旁,人们不断地走过来,  相似文献   

10.
如果是保险赢家,那么他们在保险时就会做到-- 宁精勿滥 在某保险公司的一次客户座谈会上,笔者听到一位中年保户说,自己至今购买的保险已经达到十余种.常常是保险公司推出一个新险种,经过代理人的一番推荐,这位保户就会投保,积累下来,每年需要交纳的保费就超过两万元.事实上,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保障需求.专家的建议是,保户应根据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产品,人的一生必要的保险大概在3份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孩子买保险很容易,只要按照保险公司的规定交纳保费就可以,但想要为孩子买对保险、拥有充分的保障却并不简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买哪些保险合适?第二,花多少钱合理?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才是具体的产品筛选与组合.  相似文献   

12.
李彦鹏 《理财》2012,(8):58
消费型险种,对很多朋友来说都不陌生了,有人非常喜欢,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保险:低保费、高保障;有人则坚决拒绝此类"消费",认为"如果不出险钱就拿不回来了,不划算"。究其实际如何,我们不妨探探其根本。最近遇到的正好是一位不认可消费型保险的客户,她比较看好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也想给自己和爱人投保。当我问其为什么喜欢时,她回答说是看公司好几位同事都购买了这个保险。我直言说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不要求最好或适合,大家选哪个我也选哪个,即便是选错了,死的也不是我一个,反正有那么多人陪葬呢。集体无知和集体智慧,你走进了哪一类当中?  相似文献   

13.
魏冬 《理财》2012,(10):58-59
张阿姨很有保险意识,两年前就给自己的女儿买了人身保险、教育储备保险金等一系列保险,不承想她今年投资了一个项目,手头的资金一下就紧张了起来。张阿姨就找到了保险公司,看能否把自己当初买的保险给退掉。保险公司的理赔员说她的保险是可以退的,但是只能退现金价值。张阿姨一看就傻了眼,当初买的保险每年需要交近5000元,自己也交3年了,差不多1.5万元,现在能退的也就八九千元。  相似文献   

14.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19):44-45
不可否认,中国的保险环境始终在改善。就像老吴所说,以前跟客户谈什么是保险,而现在跟客户谈得更多的是怎样科学配置保险。虽然与国外的保险环境还有差距,比如国外考虑买几份、该买什么保险的问题,而在国内某些地区,竟然还存在买不买保险的问题,但中国人的保险意识在增强,保险行业服务人士的专业程度也在加强。  相似文献   

15.
23年前,我在河南睢县一农村上中学时,我的一位亲戚对我说,他有一次进城买保险丝时看到保险公司的招牌,便进去买保险丝,结果保险公司的人对他说:“这里是办理保险的,不是卖保险丝的。”我的这位亲戚疑惑地问我:“不卖保险丝为啥叫保险公司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保险公司”。20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寿保险从业人员都会与客户谈到"假如明天",假如明天不在了怎么办?假如明天得了大病了怎么办?假如明天残疾了怎么办?那么,假如明天风险发生了,我们会面对什么问题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想到的问题.快到春节了,有朋友跟我说:"准备去旅游了,想赶快买个保险."买了保险,就不会发生风险了吗?实际上,买了保险,风险可能仍在.  相似文献   

17.
算账     
曾看过一本杂志,说在美国有一位老妇人,每周都会到同一家杂货店买日常用品,有一次店内的服务员对她态度不好,于是她从此就换到其他一家杂货店买东西.12年后,她再度来到这家杂货店,并告诉老板为何她不再到这个店里来购物的原因.老板很专心地倾听她的诉说,并向她道歉.等到这位妇人走后,店老板拿起计算器计算杂货店的损失:假设这位妇人每周都到店内花25美元,那么12年她将花费1.56万美元.只因12年前的一次小小疏忽,竟导致杂货店营业收入少了1万多美元.  相似文献   

18.
汤洁 《上海保险》1997,(11):39-3
作为代理人,每当客户签字的时候,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努力没有白费,离成功的顶峰又进了一步!可是,有着爬山经验的你肯定也知道:最终没能让我们达到达顶峰的——往往只是因为鞋里的一粒石子。 石子太平凡,平凡的甚至有些琐碎,正如保险的服务:体检送保单、保单更改、保单遗失补发、续保、理赔、随时的客户咨询电话……有这样一位要做所谓“大事业”的代理人,在接到客户家人的电话时不禁愣住了:客户出了事故,在临终时告诉家人他买过保险,可是这张保单却因为这位代理人“太忙”已经过了有效期……作为代理人,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人们避免人生的遗憾,可为何他又成为新遗憾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常工作中,理财经理们经常遇到对理财特别反感的客户。那天,网点大堂经理向一位前来存款的女客户推荐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这位客户听后,嗓门立刻就高了起来:"不要跟我说理财,我一听就烦。"吓得大堂经理再也没敢说话。后来这位客户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说以前在某银行买过理财产品,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所以态度不太好。最终这位客户没有购买理财产品,将资金存成了存款。对理财产品不认可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理财产品;二是听亲戚朋友或者别人说理财不好,理财产品不能买;三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七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位中年妇女步履匆匆地跨进了新昌支行横街分理处的大门。她满脸焦虑地说明来意后,网点营业经理和临柜人员感到这位客户还真给他们带来了一道难题。客户称:2003年她在横街分理处开立了一本活期存折账户,2005年在一场官司中这本存折被有关部门保管一直未再回到客户手中。现在官司已结,存折中尚有余额1万余元,可存折已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