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膑兵法》是战国时齐国人孙膑及其后学所著。《史记·太史公自序》有:“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的记载。《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齐孙子”,颜师古注:“即孙膑。”《汉书·陈汤传》曾引用《孙膑兵法·客主人分》中“客倍主人半,然后敌”句。这些都说明,《孙膑兵法》到汉代还在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
《周易》“六经”之首,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其表现形式的独特与完整,已为历代学者、专家所重视,本文在此只想就《周易·蒙》的教育精神及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读者。所谓“蒙”即幼稚之义。《蒙》卦中的“童蒙”,即幼稚的儿童。《序卦》说:“《蒙》者,蒙电,物之稚也”。“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为幼苗,《诗经·闯  相似文献   

3.
垄断:老祖宗们把垄断叫做“龙断”、“陇断”,原指中国古代市场中隆起的地方,也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列子·汤问》中有话:“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孟子·公孙丑下》中说:“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说的是有做生意的人爬上土墩子,为的是能够获得卖得好价钱的货物。后喻为把持和独占,“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用法,无疑是后人引申而来。  相似文献   

4.
“火耕”与“水耨”并列,最早为汉代史家司马迁提出,《史记·货殖列传》曰:“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平准书》亦有“火耕水耨”之辞。其后《盐铁论·通有篇》和《汉书》的《武帝纪》、《地理志》均有类似记载,至六朝时期则广泛为社会各阶层引用,“火耕”成为两汉六朝南方稻作耕作方式的重要内容。“火耕”一般指春季稻作前放火烧掉稻田中上一年干枯的杂草和稻秆。南方烧田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夫差于姑胥台梦见“两鋘殖吾宫墙”,召臣下为之占梦。伯嚭谓系“农夫就成、田夫耕也”之征,公孙圣谓系“越军入吴国”之兆。《越绝书·吴王占梦》记同一事件“鋘”作“铧”。“鋘”或“鋘”。《一切经音义》卷十六:“鋘,此古文奇字铧。”按,《说文》《字林》《三仓》无“银”字,“银”应为吴越地区金属犁铧之古称。或谓越人即因犁铧而得名。这一名称在江南之使用延至汉魏六朝。《后汉书》卷81载,会稽郡仓曹椽戴就被考掠,“又烧鋘斧,使就挟于肘腋”。《梁书》卷18载,梁时康绚督修堰淮水  相似文献   

6.
闪烁在毛泽东诗词名句中的格言警语极逾于一般之人,迈前而启后。 浪漫,潇洒。《庄子·物论》言:“大块噫气,其名曰风。”外国曾有人评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中国。其实,毛泽东首先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或言至哲乃诗,至诗乃哲;格至浪漫,警至潇洒,乃诗一大风格。屈原、李白若是,毛泽东更若是。少年心事当舒云。《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哪位青年不把它写在青春时代的日历上?《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倒释一下,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就是为了这美丽的江山社稷么!然而这还不够。共产党人最  相似文献   

7.
郭丽 《辽宁经济》2003,(11):28-29
一、信用的定义和分类 《辞海》里“信用”有几种解释:“以诚信任用人;信任使用。”;“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可见,信用与信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按照拉吕·霍斯默的解释,信任是“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企业,自愿承认有责任确认和保护所有参与共同事业或经济交易的人的权利和义务。”戴维·J·弗里切认为,信任由可预见性、可依靠性和信赖这三个基本要素构  相似文献   

8.
一、策划和企业策划 策即计策、主意,如上策、下策、献策、束手无策等,划即计划、规划、谋划、筹划等。“策”和“划”组成“策划”最早是以相同涵义的“壁画”、“策画”出现的。西汉刘安的《淮南鸿烈·要略》一书中,就有“壁画人事之终始者也”的要句。南朝宋范哗的《后汉书·隗器传》有“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的要句。这里的“壁画”、“策画”和策划通用,都是出主意,谋妙法,出谋划策的意思。中国策划名著的《孙子兵法·计篇》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段  相似文献   

9.
太阳与能源     
光焰耀目而神秘莫测的太阳,早就引起人类的巨大兴趣。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故事。太阳的诞生。至少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盘古化生”,见于《五运历年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一说是“羲和所生”,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  相似文献   

10.
戴婧 《理论观察》2004,(4):113-114
宣传,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其含义是指将封建统治者的政令、军令传达给臣僚,以控制各级官吏,巩固中央政权。比如,“日宣三德”(《尚书·皋陶谟》)“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先主亦以为奇,数令漾宣传军事,指授诸将”(《三国志·蜀志·彭漾传》)等,都为古代表达宣传行为的最早用语。以上所出现的“宣传”一词,主要指上情下达、宣告传播的意思。大众传播媒介为对外、对上宣传插上了翅膀,本文所述的重点报道,就是指媒体对上或对外的主流报道,其产生的广泛影响和重要性已经日益显现。重点报道是一…  相似文献   

11.
词类活用,在中学语文文言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有些文言词,到底是不是活用,其说不一。本文拟就某些文言词是否活用加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愿为市鞍马”的“市”李强运等《疑难词句汇析》在《诗词八首》的“词类活用”中说:“愿为市鞍马(《木兰诗》)”是“名词‘市’带宾语‘鞍马’,用作动词:买”。〔1〕把这一“市”字看成是活用词。经传方等《中学古文评注》在《木兰诗》中注为:“市,动词,买。”〔2〕没有把这一“市”字看成是活用词。市,本义是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名词。《说文》:“市,买卖所之也。”引申为交易,动词。《宋史·范仲淹…  相似文献   

12.
在中俄关系史的译作和著作中,常常出现同一历史人物而译名各异的现象。例如,俄国御前大臣、尼布楚条约谈判时俄方首席代表ФёдорАлексеевичГолови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汉译本中译作“费岳多·阿列克歇耶维赤·柯罗文”;在《八旗通志初集·郎谈传》中译为“费咬多罗”;《俄罗斯行程录》译作“蜚托啰”;《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及《俄国人在黑龙江》等书沿用“费要多罗”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种语法现象:两个词共指同一事物,前者对后者具有限制或修饰作用,后者对前才具有说明或解释的作用。如: ①其实这夫妇二人完全错了。(王昌定《招魂》) ②这个腼腆的姑娘,她的身上处处透着一种天生美的素质。(王英奇:《爱之厦》) ③他的几个朋友: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工人,一个是作家。(《重庆日报》)句中加“·”和“=”的词语之间不象偏正,说重迭又不同于重迭,至于述宾、述补就更不谈不上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文化面对跨世纪的革命刘芳华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15年前在《第三次浪潮》中说:“进入2l世纪,人们将面临全方位的革命,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模式、新的理论与实践,将伴随跨世纪的工业革命而诞生,人类社会将因此而发生重大变革。”(华夏出版社,198...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度地篇》是一篇论述水利灌溉工程的著作,《地员篇》是一篇论述土壤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著作,这两篇是《管子》书中关于农学的著作,也是先秦古籍中关于农学的重要著作。韩非说,“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韩非子·五蠹》),秦始皇焚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记》),《管子》这两篇著作当属于“不去之书”,并可能是“商管之法”的一部分。《管子》书中这两篇著作,难免使读者产生以下问题:《管子》书中主要论述的是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兵法等问题,为何包括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农学著作?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解释说,这是由于刘向编定《管子》一书时汇集各篇的随意性所致。因为从表面来说,这两篇的体例与大多篇文相同,也是桓公与管仲问答之文。除此而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知识经济的概念出现较晚 ,但经济思想史上对它的论述则早已有之且相当丰富。从 16~ 1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到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知识经济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1)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全面的分析 ,为知识经济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 )知识经济思想的形成。丹尼尔·贝尔、阿尔文·托夫勒、施赖贝尔、奈斯比特、屋太一分别从“后工业社会”、“未来社会”、“信息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提出了丰富的知识经济的思想。 (3)知识经济理论的确立。马克卢普、马克·波拉特、彼得·德鲁克等人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对知识经济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总结 ,不仅提出了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测度方法 ,形成了知识经济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健康住宅——人类居住健康与健康的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内涵、目标 ·定义: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次的需求,使居住者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居住环境中的住宅和住区,称健康住宅。 ·内涵:“以人为本”,关注居住生活行为规律。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和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3日,《走向世界·帆船 之都》编辑部在青岛梅地亚宾馆举行了首 次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与会者大都 是《走向世界·帆船之都》杂志的忠实读 者及合作伙伴。会上,每个人都从不同的 角度对《走向世界·帆船之都》作出了评 价,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于光远 《特区经济》1997,(12):14-16
<正>一、一般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说法:公有制是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许多人这样说,本意是为了简化。但是我认为应该先把本义准确地交代清楚才能作这样的简化。即宪法第五条上的公有制前面的“社会主义”四个字是不应该随便“简化”掉的。理由为不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或“社会主义的”五个字,容易被人理解为“一般的公有制”,而一般的公有制的存在,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特点。中国古代人们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说的“王”就是奴隶主国家和封建主国家,那是“公”不是“私”。《诗经·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不论这里说的“公”是怎样的“公”,反正是“公”不是“私”。在资本主义国家里也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有制或资本主义的国家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汉书·沟洫志》载成帝河平元年及其后二年两次治河修堤后,“卒治河者,为著外徭六月”。或谓外徭系远离本郡县的役期较长而劳剧程度较大的“更役”(高敏:《秦汉的徭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此说可商。《汉志》注引孟康曰:“外徭,戍边也。治水不复戍边也。”颜师古非之,谓“以卒治河有劳,虽执役日近,皆得比徭戍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